【医学类职业资格】传染病学总论练习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传染病学总论练习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传染病学总论练习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传染病学总论练习试卷 1-2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属于甲类法定管理传染病的是( )(分数:2.00)A.鼠疫、AIDsB.鼠疫、sARSC.鼠疫、霍乱D.鼠疫、结核E.鼠疫、炭疽2.对于肠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分数:2.00)A.预防接种B.切断传播途径C.预防性服药D.隔离患者E.治疗带菌者3.关于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B.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C.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
2、潜伏期成正比D.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E.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4.构成感染过程三因素是指( )(分数:2.00)A.病原体、传播途经、易感人群B.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C.病原体、社会因素、环境因素D.人体、病原体、社会因素E.人体、病原体、外环境5.熟悉传染病的潜伏期,是为了( )(分数:2.00)A.确定检疫期B.有助于指导治疗C.预测流行趋势D.确定诊断E.追踪传染来源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表现属于( )(分数:2.0
3、0)A.显性感染B.病原体被清除C.潜伏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隐性感染7.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增高的原因是( )(分数:2.00)A.抗生素的广泛应用B.病原体的变异C.人群中自动免疫的推广D.该传染病流行过后E.人群中一般抵抗力的提高8.根据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分数:2.00)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B.初期、极期、恢复期C.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D.早期、中期、晚期E.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9.检疫期确定是根据该传染病的( )(分数:2.00)A.最短潜伏期B.平均潜伏期C.传染期D.隔离期E.最长潜伏期10.下列哪种制剂不属于主动免疫(
4、 )(分数:2.00)A.菌苗B.抗毒素C.减毒活疫苗D.类毒素E.灭活死疫苗11.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此种情况属( )(分数:2.00)A.隐性感染B.潜在性感染C.病原携带D.易感者E.显性感染1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属于( )(分数:2.00)A.显性感染B.机会性感染C.病原携带状态D.隐性感染E.潜伏性感染13.在同班同学患甲型肝炎后,对一 10 岁小儿检查发现,血清抗-HAVIgM 阳性肝功正常。此种情况属( )(分数:2.00)A.潜在性感染B.易感者C.病原
5、携带D.隐性感染E.显性感染14.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表现属于( )(分数:2.00)A.重复感染B.机会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隐性感染1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分数:2.00)A.自然因素、社会因素B.病原体、人体、外环境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16.关于免疫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B.对传染过程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C.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
6、疫D.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E.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7.潜伏期是指( )(分数:2.00)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始出现B.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排出体外C.自接触传染源至典型症状出现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典型症状出现E.自接触传染源至患者开始出现症状18.病原体侵人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分数:2.00)A.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E.机体的保护性免疫19.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为保护易感人群,下列哪项预防注射无效( )(分数:2.00)A.高效价免疫球蛋白B.抗毒素C.类毒素D.
7、丙种球蛋白E.灭活疫(菌)苗20.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分数:2.00)A.易感者B.受感染的动物C.病原携带者D.隐性感染者E.患者2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分数:2.00)A.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B.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C.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D.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E.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22.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分数:2.00)A.有流行病性B.有病原体C.有传染性D.有感染中毒症状E.有感染后免疫23.下列哪种疾病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管理( )(分数:2.00)A.肺炭疽B.AIDSC.伤寒D.菌痢E.流脑24.发疹性传
8、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为( )(分数:2.00)A.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B.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D.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E.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25.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分数:2.00)A.肺炭疽B.AIDSC.鼠疫D.霍乱E.SARS26.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分数:2.00)A.结核、带状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仅见于部分传染病C.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D.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
9、出现症状E.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27.目前对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分数:2.00)A.预防接种B.注射丙种球蛋白C.加强营养D.预防服药E.锻炼身体28.下列感染中,没有传染性的是( )(分数:2.00)A.潜伏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潜伏期D.隐性感染E.显性感染症状明显期29.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 )(分数:2.00)A.甲类 2 种,乙类 19 种,丙类 14 种B.甲类 2 种,乙类 23 种,丙类 9 种C.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0 种D.甲类 2 种,乙类 22 种,丙类 11 种E.甲类 2 种,乙类 20 种,
10、丙类 13 种二、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分数:4.00)(1).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分数:2.00)A.B.C.D.E.(2).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分数:2.00)A.B.C.D.E.AIgABIgDCIgEDIgGEIgM(分数:4.00)(1).常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是( )(分数:2.00)A.B.C.D.E.(2).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 )(分数:2.00)A.B.C
11、.D.E.A体液传播 B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土壤传播(分数:4.00)(1).艾滋病通过( )(分数:2.00)A.B.C.D.E.(2).乙型肝炎通过( )(分数:2.00)A.B.C.D.E.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体携带状态 E显性感染(分数:4.00)(1).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分数:2.00)A.B.C.D.E.(2).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分数:2.00)A.B.C.D.E.A飞沫传播 B水、食物、苍蝇传播 C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分数:4.00)(1).霍乱主要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传染病 总论 练习 试卷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