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 及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结肠癌的特点不包括A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B多见于中老年人C肿块可向肠腔内突出,表面形成溃疡D癌胚抗原(CEA)是常见的肿瘤标记物E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分数:1.00)A.B.C.D.E.2.肛门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应除外A多发生于肛管上部 B通常为多发C可呈粉红色D瘤细胞常含有黑色素E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关系密切(分数:1.00)A.B.C.D.E.3.关于 Peutz-Jeghers 息肉病错误的说法是A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B口唇周围和颊黏膜等处
2、出现色素斑C几十到数百个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D常见于成年人E肠道息肉属错构瘤性质(分数:1.00)A.B.C.D.E.4.关于痔的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可诱发痔的形成B由痔静脉丛淤血所致C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痔块脱出D以齿状线为界分为内痔和外痔E可发生癌变(分数:1.00)A.B.C.D.E.5.关于缺血性肠病正确的是A好发于儿童 B结肠脾曲最常受累C营养不良是主要病因D很少引起肠梗死E可见裂隙状溃疡(分数:1.00)A.B.C.D.E.6.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描述错误的是A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数量正常B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C扩张的肠管肌层肥
3、厚,但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均正常D扩张段远侧端肠壁副交感神经的数量增加且直径增大E扩张段远侧端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分数:1.00)A.B.C.D.E.7.关于肠扭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肠袢及其系膜扭转所致B可引起肠坏死C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D可引起肠梗阻E通常继发于肠套叠(分数:1.00)A.B.C.D.E.8.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错误的是A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小B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浅C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易穿孔D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临床症状明显E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易癌变(分数:1.00)A.B.C.D.E.9.关于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表现为阑尾炎的
4、症状和体征B阑尾扩张呈充满黏液的囊状C囊壁内表面被覆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黏液柱状上皮D囊壁的上皮细胞可突入肌层E囊壁破裂时可形成腹膜种植性转移(分数:1.00)A.B.C.D.E.10.关于小肠类癌的病变特点错误的是A来源于肠嗜铬细胞B多位于回肠C类癌细胞较大且形态不一致D肿瘤多位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E切面为淡黄色结节状(分数:1.00)A.B.C.D.E.11.Crohn 病的病变特点不包括A淋巴滤泡形成B黏膜下层淋巴管扩张C黏膜水肿并有裂隙状溃疡D肉芽肿形成E肉芽肿中心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分数:1.00)A.B.C.D.E.12.有关溃疡性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溃疡可累及黏膜下层以下,可由
5、物理因素等引起B急性应激性溃疡常继发于休克、烧伤等C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和胃最多见D胃溃疡周围可有肠上皮化生E十二指肠溃疡易癌变,不易穿孔(分数:1.00)A.B.C.D.E.13.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特点不包括A急性期肠黏膜充血水肿B溃疡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和纤维素,底部为肉芽组织C固有膜内大量炎细胞浸润D易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E可见潘氏细胞化生(分数:1.00)A.B.C.D.E.14.溃疡病急性穿孔后最严重的后果是A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B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周围脓肿形成C引起肠粘连D引起小网膜急性炎症E引起慢性包裹性腹膜炎(分数:1.00)A.B.C.D.E.15.消化道类癌的特点应除外A
6、最常见于阑尾,其次为小肠B多来自肠黏膜腺体的 Kultschitzky 细胞C癌细胞较小,为圆形或多边彤,形态较一致D胞质内含有嗜天青颗粒E胞质颗粒内含 5-羟色胺(分数:1.00)A.B.C.D.E.16.关于 Czohn 病的病变错误的是A病变主要累及结肠B病变呈节段性分布C病变肠壁可发生粘连D肠系膜淋巴结肿大E病变肠黏膜高度水肿如鹅卵石(分数:1.00)A.B.C.D.E.17.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是A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B直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盲肠C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盲肠D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E升结
7、肠、降结肠、盲肠、横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分数:1.00)A.B.C.D.E.18.阑尾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A机体抵抗力下降B阑尾腔内含大量细菌C阑尾周围炎症蔓延D阑尾腔内阻塞并感染E饭后剧烈运动(分数:1.00)A.B.C.D.E.19.关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黏膜表面有假膜形成B主要见于儿童C多发生于空肠和回肠D出血坏死呈节段性分布E可见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分数:1.00)A.B.C.D.E.20.癌变率较高的大肠病变是APeutz-Jeghers 息肉 B绒毛状腺瘤C增生性息肉 D炎性息肉E幼年性息肉(分数:1.00)A.B.C.D.E.21.关于假膜性结肠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8、A假膜脱落后常引起溃疡和肠穿孔B与服用广谱抗生素无关C主要见于青壮年D假膜由黏液、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构成E假膜不易脱落(分数:1.00)A.B.C.D.E.22.结肠癌最常转移到A肺脏 B脑C肝脏 D脊椎骨E前列腺(分数:1.00)A.B.C.D.E.23.进展期大肠癌的肉眼形态不包括A息肉型 B扁平隆起型C溃疡型 D浸润型E胶样型(分数:1.00)A.B.C.D.E.24.关于阑尾腺癌正确的是A是肠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B只发生于阑尾根部C形态与大肠腺癌相似D不引起阑尾黏液囊肿E比阑尾类癌多见(分数:1.00)A.B.C.D.E.25.关于大肠腺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多大于 1cmB当伴发上皮
9、内瘤变时有可能恶变C恶变率与肿瘤大小无关D重度异型增生腺瘤相当于早期癌E结节状腺瘤最多见(分数:1.00)A.B.C.D.E.26.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应除外A病因不明确B肠黏膜隐窝微脓肿形成C溃疡可融合沟通D溃疡边缘可见不典型增生E易修复不会癌变(分数:1.00)A.B.C.D.E.27.息肉为单发性、表面较光滑,切面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小囊,且与大肠癌的关系不大,最可能为A家族性息肉病 B增生性息肉C幼年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EPeut-Jeghers 息肉(分数:1.00)A.B.C.D.E.28.关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好发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乳突处B肉眼肿瘤呈硬结状、溃疡型或分支细
10、密的乳头状C可有表浅溃疡形成D可来源于胆总管远端 1/3 的黏膜上皮E鳞状细胞癌是其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数:1.00)A.B.C.D.E.29.关于肛管瘘管的特点应除外A主要由肛门导管的括约肌间脓肿所致B瘘管壁表面为坏死和渗出物C可见异物巨细胞D是一种特异性炎症E腔面由肉芽组织构成(分数:1.00)A.B.C.D.E.30.关于梅克尔憩室错误的是A是一种先天性畸形B好发于小肠C多发生于肠系膜同侧的肠壁D憩室的腔与肠腔相通E憩室壁内可见到异位的胃组织(分数:1.00)A.B.C.D.E.31.最易引起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A胃小弯近幽门处B胃小弯近贲门处C胃底D十二指肠球部前壁E十二指肠球部后
11、壁(分数:1.00)A.B.C.D.E.32.最易引起阑尾穿孔的是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C慢性阑尾炎D亚急性阑尾炎E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分数:1.00)A.B.C.D.E.33.关于阑尾类癌错误的是A在肠道类癌中最多见B多见于中青年C大多数表现为类癌综合征D类癌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 3.5cmE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分数:1.00)A.B.C.D.E.34.关于阑尾黏液囊肿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由阑尾腔内大量积聚的黏液使阑尾扩张而成B阑尾慢性炎症是病因之一C囊肿内无分隔 D囊肿壁薄E囊壁内表面被覆扁平上皮,有乳头形成(分数:1.00)A.B.C.D.E.二、A3 型题(总题数:3
12、,分数:3.50)男性,35 岁,出租车司机。半年来经常上腹部疼痛,有烧灼感,饥饿时及夜间疼痛更明显。昨晚与朋友聚餐时喝了 2 两白酒后突然腹痛加剧,难以忍受。查体:患者表情痛苦,全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最明显,腹壁肌紧张明显。(分数:1.00)(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胃应激性溃疡D慢性胃溃疡穿孔 E急性阑尾炎穿孔(分数:0.50)A.B.C.D.E.(2).病变部位最可能是A十二指肠前壁 B十二指肠后壁C胃大弯近幽门部 D胃小弯近幽门部E阑尾根部(分数:0.50)A.B.C.D.E.女性,40 岁,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现阑尾尖端有一直径 0.9cm
13、 的灰白色肿物,质硬,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经甲醛固定后肿物呈淡黄色。显微镜下发现,肿物内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NSE 染色阳性。(分数:1.00)(1).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阑尾囊肿 B阑尾腺瘤C阑尾类癌 D化脓性阑尾炎E阑尾脂肪瘤(分数:0.50)A.B.C.D.E.(2).对明确诊断具有帮助的检查是ACE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黏液染色CCK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嗜银染色 E脂肪染色(分数:0.50)A.B.C.D.E.男性,49 岁,从青年时期开始,时常有腹痛及腹泻,近 3 个月来出现便血及腹部包块。腹腔手术发现,结肠壁增厚。镜下见增厚的结肠内正常腺体被破坏,具
14、有明显异型性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这些腺腔样结构侵犯到深肌层内,但未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分数:1.5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肠腺癌 B结肠黏液腺癌C结肠鳞状细胞癌 D结肠印戒细胞癌E结肠腺鳞癌(分数:0.50)A.B.C.D.E.(2).该患者应属于 Dukes 分期的哪一期AB 期 BC 期CA3 期 DA2 期EA1 期(分数:0.50)A.B.C.D.E.(3).该患者目前所患疾病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但应除外A溃疡性结肠炎 B慢性肠血吸虫病C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D慢性细菌性痢疾 E绒毛乳头状腺瘤(分数:0.50)A.B.C.D.E.三、B 型题(总题数:
15、2,分数:3.50)A阑尾壁有纤维组织增生B阑尾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C阑尾壁内炎细胞浸润,各层均见出血、坏死D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E阑尾全层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分数:2.00)(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4).慢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A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突破基底膜,但未穿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B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穿过黏膜肌层而到达黏膜下层C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未突破基
16、底膜D黏膜固有膜内出现脂肪细胞岛E黏膜上皮黏液分泌亢进(分数:1.5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数:0.50)A.B.C.D.E.(2).黏膜内瘤变(分数:0.50)A.B.C.D.E.(3).大肠癌(分数:0.50)A.B.C.D.E.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 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结肠癌的特点不包括A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B多见于中老年人C肿块可向肠腔内突出,表面形成溃疡D癌胚抗原(CEA)是常见的肿瘤标记物E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分数:1.00)A.B.C.D.E. 解析:2.肛门恶性黑色素瘤的
17、特点应除外A多发生于肛管上部 B通常为多发C可呈粉红色D瘤细胞常含有黑色素E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关系密切(分数:1.00)A.B. C.D.E.解析:3.关于 Peutz-Jeghers 息肉病错误的说法是A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B口唇周围和颊黏膜等处出现色素斑C几十到数百个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D常见于成年人E肠道息肉属错构瘤性质(分数:1.00)A.B.C.D. E.解析:Peutz-Jeghers 息肉病又称黑斑息肉病,是 Peutz-Jeghers 综合征的肠道表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肉眼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斑和肠息肉病两部分。色素斑多见于唇、口周围区、颊黏
18、膜、眼、鼻孔、指甲下区等,呈深褐色或黑色,表面平滑。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以小肠最多见,多达几十到上百个,粗细不等。镜下见色素斑处鳞状上皮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多伴黑色素堆积。肠道息肉内腺体排列紊乱,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间质由增生的平滑肌束构成,属于错构瘤性质。4.关于痔的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可诱发痔的形成B由痔静脉丛淤血所致C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痔块脱出D以齿状线为界分为内痔和外痔E可发生癌变(分数:1.00)A.B.C.D.E. 解析:痔是由于肛门和肛周静脉丛曲张所致。经常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及盆腔巨大肿瘤等可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形成痔。齿状线以上为内痔,以
19、下为外痔,齿状线上下均有者为混合痔,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并可呈假上皮瘤样增生,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临床症状有便血、痔块脱出及疼痛。5.关于缺血性肠病正确的是A好发于儿童 B结肠脾曲最常受累C营养不良是主要病因D很少引起肠梗死E可见裂隙状溃疡(分数:1.00)A.B. C.D.E.解析: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 50 岁以上,主要病因有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手术、胶原病等。是一种节段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大肠各部,但脾曲由于血供相对不足而最常受累,表现为梗死。大体上可见溃疡和纤维化;镜下可见溃疡及底部的肉芽组织,含铁血黄素丰富;小血管腔内可见透明血栓。缺乏裂隙状溃疡、淋巴滤泡和肉芽肿,但有隐窝脓肿形成。急性期可
20、见黏膜表面有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出血及黏膜坏死。愈合期可见黏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增多。6.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描述错误的是A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数量正常B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C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但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均正常D扩张段远侧端肠壁副交感神经的数量增加且直径增大E扩张段远侧端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分数:1.00)A.B. C.D.E.解析: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肠壁肌间神经丛或黏膜下神经丛缺乏神经节细胞所致大肠远段缺乏协调性推进运动,进而造成近段大肠扩张。组织学检查,从结肠的某一部位起直到直肠末端的肠壁内,位于肌层
21、的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内,正常可见到的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因此又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此外,在这些神经丛内,无髓性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数量上和粗细上均较正常多和大,交织成束,代替了正常的神经丛。扩张段的肠管可见肌层肥厚,黏膜呈卡他性炎,但肌间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正常,副交感神经纤维在数量和形态上也正常。7.关于肠扭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肠袢及其系膜扭转所致B可引起肠坏死C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D可引起肠梗阻E通常继发于肠套叠(分数:1.00)A.B.C.D.E. 解析:肠扭转指肠袢及其系膜发生扭转,导致肠管发生梗阻。通常是因为肠袢及其系膜过长,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或者粘连收缩等原因,当肠内容重量突然增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病理学 专业知识 专业 实践 能力 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