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3728       资源大小:74.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及答案解析.doc

    1、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 及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结肠癌的特点不包括A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B多见于中老年人C肿块可向肠腔内突出,表面形成溃疡D癌胚抗原(CEA)是常见的肿瘤标记物E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分数:1.00)A.B.C.D.E.2.肛门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应除外A多发生于肛管上部 B通常为多发C可呈粉红色D瘤细胞常含有黑色素E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关系密切(分数:1.00)A.B.C.D.E.3.关于 Peutz-Jeghers 息肉病错误的说法是A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B口唇周围和颊黏膜等处

    2、出现色素斑C几十到数百个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D常见于成年人E肠道息肉属错构瘤性质(分数:1.00)A.B.C.D.E.4.关于痔的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可诱发痔的形成B由痔静脉丛淤血所致C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痔块脱出D以齿状线为界分为内痔和外痔E可发生癌变(分数:1.00)A.B.C.D.E.5.关于缺血性肠病正确的是A好发于儿童 B结肠脾曲最常受累C营养不良是主要病因D很少引起肠梗死E可见裂隙状溃疡(分数:1.00)A.B.C.D.E.6.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描述错误的是A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数量正常B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C扩张的肠管肌层肥

    3、厚,但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均正常D扩张段远侧端肠壁副交感神经的数量增加且直径增大E扩张段远侧端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分数:1.00)A.B.C.D.E.7.关于肠扭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肠袢及其系膜扭转所致B可引起肠坏死C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D可引起肠梗阻E通常继发于肠套叠(分数:1.00)A.B.C.D.E.8.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错误的是A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小B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浅C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易穿孔D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临床症状明显E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易癌变(分数:1.00)A.B.C.D.E.9.关于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表现为阑尾炎的

    4、症状和体征B阑尾扩张呈充满黏液的囊状C囊壁内表面被覆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黏液柱状上皮D囊壁的上皮细胞可突入肌层E囊壁破裂时可形成腹膜种植性转移(分数:1.00)A.B.C.D.E.10.关于小肠类癌的病变特点错误的是A来源于肠嗜铬细胞B多位于回肠C类癌细胞较大且形态不一致D肿瘤多位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E切面为淡黄色结节状(分数:1.00)A.B.C.D.E.11.Crohn 病的病变特点不包括A淋巴滤泡形成B黏膜下层淋巴管扩张C黏膜水肿并有裂隙状溃疡D肉芽肿形成E肉芽肿中心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分数:1.00)A.B.C.D.E.12.有关溃疡性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溃疡可累及黏膜下层以下,可由

    5、物理因素等引起B急性应激性溃疡常继发于休克、烧伤等C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和胃最多见D胃溃疡周围可有肠上皮化生E十二指肠溃疡易癌变,不易穿孔(分数:1.00)A.B.C.D.E.13.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特点不包括A急性期肠黏膜充血水肿B溃疡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和纤维素,底部为肉芽组织C固有膜内大量炎细胞浸润D易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E可见潘氏细胞化生(分数:1.00)A.B.C.D.E.14.溃疡病急性穿孔后最严重的后果是A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B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周围脓肿形成C引起肠粘连D引起小网膜急性炎症E引起慢性包裹性腹膜炎(分数:1.00)A.B.C.D.E.15.消化道类癌的特点应除外A

    6、最常见于阑尾,其次为小肠B多来自肠黏膜腺体的 Kultschitzky 细胞C癌细胞较小,为圆形或多边彤,形态较一致D胞质内含有嗜天青颗粒E胞质颗粒内含 5-羟色胺(分数:1.00)A.B.C.D.E.16.关于 Czohn 病的病变错误的是A病变主要累及结肠B病变呈节段性分布C病变肠壁可发生粘连D肠系膜淋巴结肿大E病变肠黏膜高度水肿如鹅卵石(分数:1.00)A.B.C.D.E.17.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是A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B直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盲肠C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盲肠D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E升结

    7、肠、降结肠、盲肠、横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分数:1.00)A.B.C.D.E.18.阑尾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A机体抵抗力下降B阑尾腔内含大量细菌C阑尾周围炎症蔓延D阑尾腔内阻塞并感染E饭后剧烈运动(分数:1.00)A.B.C.D.E.19.关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黏膜表面有假膜形成B主要见于儿童C多发生于空肠和回肠D出血坏死呈节段性分布E可见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分数:1.00)A.B.C.D.E.20.癌变率较高的大肠病变是APeutz-Jeghers 息肉 B绒毛状腺瘤C增生性息肉 D炎性息肉E幼年性息肉(分数:1.00)A.B.C.D.E.21.关于假膜性结肠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8、A假膜脱落后常引起溃疡和肠穿孔B与服用广谱抗生素无关C主要见于青壮年D假膜由黏液、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构成E假膜不易脱落(分数:1.00)A.B.C.D.E.22.结肠癌最常转移到A肺脏 B脑C肝脏 D脊椎骨E前列腺(分数:1.00)A.B.C.D.E.23.进展期大肠癌的肉眼形态不包括A息肉型 B扁平隆起型C溃疡型 D浸润型E胶样型(分数:1.00)A.B.C.D.E.24.关于阑尾腺癌正确的是A是肠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B只发生于阑尾根部C形态与大肠腺癌相似D不引起阑尾黏液囊肿E比阑尾类癌多见(分数:1.00)A.B.C.D.E.25.关于大肠腺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多大于 1cmB当伴发上皮

    9、内瘤变时有可能恶变C恶变率与肿瘤大小无关D重度异型增生腺瘤相当于早期癌E结节状腺瘤最多见(分数:1.00)A.B.C.D.E.26.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应除外A病因不明确B肠黏膜隐窝微脓肿形成C溃疡可融合沟通D溃疡边缘可见不典型增生E易修复不会癌变(分数:1.00)A.B.C.D.E.27.息肉为单发性、表面较光滑,切面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小囊,且与大肠癌的关系不大,最可能为A家族性息肉病 B增生性息肉C幼年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EPeut-Jeghers 息肉(分数:1.00)A.B.C.D.E.28.关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好发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乳突处B肉眼肿瘤呈硬结状、溃疡型或分支细

    10、密的乳头状C可有表浅溃疡形成D可来源于胆总管远端 1/3 的黏膜上皮E鳞状细胞癌是其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数:1.00)A.B.C.D.E.29.关于肛管瘘管的特点应除外A主要由肛门导管的括约肌间脓肿所致B瘘管壁表面为坏死和渗出物C可见异物巨细胞D是一种特异性炎症E腔面由肉芽组织构成(分数:1.00)A.B.C.D.E.30.关于梅克尔憩室错误的是A是一种先天性畸形B好发于小肠C多发生于肠系膜同侧的肠壁D憩室的腔与肠腔相通E憩室壁内可见到异位的胃组织(分数:1.00)A.B.C.D.E.31.最易引起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A胃小弯近幽门处B胃小弯近贲门处C胃底D十二指肠球部前壁E十二指肠球部后

    11、壁(分数:1.00)A.B.C.D.E.32.最易引起阑尾穿孔的是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C慢性阑尾炎D亚急性阑尾炎E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分数:1.00)A.B.C.D.E.33.关于阑尾类癌错误的是A在肠道类癌中最多见B多见于中青年C大多数表现为类癌综合征D类癌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 3.5cmE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分数:1.00)A.B.C.D.E.34.关于阑尾黏液囊肿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由阑尾腔内大量积聚的黏液使阑尾扩张而成B阑尾慢性炎症是病因之一C囊肿内无分隔 D囊肿壁薄E囊壁内表面被覆扁平上皮,有乳头形成(分数:1.00)A.B.C.D.E.二、A3 型题(总题数:3

    12、,分数:3.50)男性,35 岁,出租车司机。半年来经常上腹部疼痛,有烧灼感,饥饿时及夜间疼痛更明显。昨晚与朋友聚餐时喝了 2 两白酒后突然腹痛加剧,难以忍受。查体:患者表情痛苦,全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最明显,腹壁肌紧张明显。(分数:1.00)(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胃应激性溃疡D慢性胃溃疡穿孔 E急性阑尾炎穿孔(分数:0.50)A.B.C.D.E.(2).病变部位最可能是A十二指肠前壁 B十二指肠后壁C胃大弯近幽门部 D胃小弯近幽门部E阑尾根部(分数:0.50)A.B.C.D.E.女性,40 岁,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现阑尾尖端有一直径 0.9cm

    13、 的灰白色肿物,质硬,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经甲醛固定后肿物呈淡黄色。显微镜下发现,肿物内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NSE 染色阳性。(分数:1.00)(1).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阑尾囊肿 B阑尾腺瘤C阑尾类癌 D化脓性阑尾炎E阑尾脂肪瘤(分数:0.50)A.B.C.D.E.(2).对明确诊断具有帮助的检查是ACE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黏液染色CCK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嗜银染色 E脂肪染色(分数:0.50)A.B.C.D.E.男性,49 岁,从青年时期开始,时常有腹痛及腹泻,近 3 个月来出现便血及腹部包块。腹腔手术发现,结肠壁增厚。镜下见增厚的结肠内正常腺体被破坏,具

    14、有明显异型性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这些腺腔样结构侵犯到深肌层内,但未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分数:1.5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肠腺癌 B结肠黏液腺癌C结肠鳞状细胞癌 D结肠印戒细胞癌E结肠腺鳞癌(分数:0.50)A.B.C.D.E.(2).该患者应属于 Dukes 分期的哪一期AB 期 BC 期CA3 期 DA2 期EA1 期(分数:0.50)A.B.C.D.E.(3).该患者目前所患疾病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但应除外A溃疡性结肠炎 B慢性肠血吸虫病C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D慢性细菌性痢疾 E绒毛乳头状腺瘤(分数:0.50)A.B.C.D.E.三、B 型题(总题数:

    15、2,分数:3.50)A阑尾壁有纤维组织增生B阑尾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C阑尾壁内炎细胞浸润,各层均见出血、坏死D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E阑尾全层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分数:2.00)(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4).慢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A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突破基底膜,但未穿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B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穿过黏膜肌层而到达黏膜下层C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未突破基

    16、底膜D黏膜固有膜内出现脂肪细胞岛E黏膜上皮黏液分泌亢进(分数:1.5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数:0.50)A.B.C.D.E.(2).黏膜内瘤变(分数:0.50)A.B.C.D.E.(3).大肠癌(分数:0.50)A.B.C.D.E.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 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结肠癌的特点不包括A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B多见于中老年人C肿块可向肠腔内突出,表面形成溃疡D癌胚抗原(CEA)是常见的肿瘤标记物E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分数:1.00)A.B.C.D.E. 解析:2.肛门恶性黑色素瘤的

    17、特点应除外A多发生于肛管上部 B通常为多发C可呈粉红色D瘤细胞常含有黑色素E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关系密切(分数:1.00)A.B. C.D.E.解析:3.关于 Peutz-Jeghers 息肉病错误的说法是A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B口唇周围和颊黏膜等处出现色素斑C几十到数百个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D常见于成年人E肠道息肉属错构瘤性质(分数:1.00)A.B.C.D. E.解析:Peutz-Jeghers 息肉病又称黑斑息肉病,是 Peutz-Jeghers 综合征的肠道表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肉眼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斑和肠息肉病两部分。色素斑多见于唇、口周围区、颊黏

    18、膜、眼、鼻孔、指甲下区等,呈深褐色或黑色,表面平滑。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以小肠最多见,多达几十到上百个,粗细不等。镜下见色素斑处鳞状上皮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多伴黑色素堆积。肠道息肉内腺体排列紊乱,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间质由增生的平滑肌束构成,属于错构瘤性质。4.关于痔的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可诱发痔的形成B由痔静脉丛淤血所致C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痔块脱出D以齿状线为界分为内痔和外痔E可发生癌变(分数:1.00)A.B.C.D.E. 解析:痔是由于肛门和肛周静脉丛曲张所致。经常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及盆腔巨大肿瘤等可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形成痔。齿状线以上为内痔,以

    19、下为外痔,齿状线上下均有者为混合痔,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并可呈假上皮瘤样增生,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临床症状有便血、痔块脱出及疼痛。5.关于缺血性肠病正确的是A好发于儿童 B结肠脾曲最常受累C营养不良是主要病因D很少引起肠梗死E可见裂隙状溃疡(分数:1.00)A.B. C.D.E.解析: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 50 岁以上,主要病因有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手术、胶原病等。是一种节段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大肠各部,但脾曲由于血供相对不足而最常受累,表现为梗死。大体上可见溃疡和纤维化;镜下可见溃疡及底部的肉芽组织,含铁血黄素丰富;小血管腔内可见透明血栓。缺乏裂隙状溃疡、淋巴滤泡和肉芽肿,但有隐窝脓肿形成。急性期可

    20、见黏膜表面有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出血及黏膜坏死。愈合期可见黏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增多。6.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描述错误的是A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数量正常B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C扩张的肠管肌层肥厚,但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形态均正常D扩张段远侧端肠壁副交感神经的数量增加且直径增大E扩张段远侧端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分数:1.00)A.B. C.D.E.解析: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肠壁肌间神经丛或黏膜下神经丛缺乏神经节细胞所致大肠远段缺乏协调性推进运动,进而造成近段大肠扩张。组织学检查,从结肠的某一部位起直到直肠末端的肠壁内,位于肌层

    21、的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内,正常可见到的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因此又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此外,在这些神经丛内,无髓性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数量上和粗细上均较正常多和大,交织成束,代替了正常的神经丛。扩张段的肠管可见肌层肥厚,黏膜呈卡他性炎,但肌间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正常,副交感神经纤维在数量和形态上也正常。7.关于肠扭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肠袢及其系膜扭转所致B可引起肠坏死C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D可引起肠梗阻E通常继发于肠套叠(分数:1.00)A.B.C.D.E. 解析:肠扭转指肠袢及其系膜发生扭转,导致肠管发生梗阻。通常是因为肠袢及其系膜过长,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或者粘连收缩等原因,当肠内容重量突然增加,

    22、以及体位突然改变时,即可诱发肠扭转。除梗阻外,当肠袢扭转超过 180时,还可因系膜血管受压而引起肠管出血和坏死,甚至引起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而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内,不会引起肠扭转。8.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错误的是A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小B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浅C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易穿孔D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临床症状明显E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易癌变(分数:1.00)A.B.C.D.E.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溃疡直径多在 1cm 以下,溃疡较浅,但较胃溃疡更易穿孔,尤其是前壁溃疡。十二指肠后壁的溃疡易发生大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癌变,夜间疼痛明显;而胃溃疡的胃

    23、痛节律性没有十二指肠溃疡明显,可恶变为癌。9.关于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B阑尾扩张呈充满黏液的囊状C囊壁内表面被覆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黏液柱状上皮D囊壁的上皮细胞可突入肌层E囊壁破裂时可形成腹膜种植性转移(分数:1.00)A.B.C.D.E. 解析:10.关于小肠类癌的病变特点错误的是A来源于肠嗜铬细胞B多位于回肠C类癌细胞较大且形态不一致D肿瘤多位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E切面为淡黄色结节状(分数:1.00)A.B.C. D.E.解析:小肠类癌来源于肠嗜铬细胞,多发生在成年人,主要累及回肠,其次是十二指肠,可引起类癌综合征。肿瘤表面的黏膜常常是完整的,通常为黏膜

    24、下层浸润,也可扩展到肌层。甲醛固定后肿瘤呈淡黄色,镜下,肿瘤由具有小圆形细胞核的形态单一的实性细胞巢组成。可表达 5-羟色胺等物质,还可分泌多种肽类激素,如 P 物质、胃泌素等。11.Crohn 病的病变特点不包括A淋巴滤泡形成B黏膜下层淋巴管扩张C黏膜水肿并有裂隙状溃疡D肉芽肿形成E肉芽肿中心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分数:1.00)A.B.C.D.E. 解析:Crohn 病的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其次为结肠和直肠等处。因病变呈节段性,故又称节段性或局限性肠炎。肉眼可见病变呈节段性,病变之间的黏膜正常。肠管变硬、增粗;肠黏膜高度水肿,皱襞成块状增厚如鹅卵石样外观;水肿黏膜之间可见裂隙状溃疡;所形成的

    25、肠穿孔和内瘘可引起肠粘连;肠系膜水肿、变硬,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镜下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管高度扩张;溃疡狭长,可深达肌层。可见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具有诊断意义。12.有关溃疡性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溃疡可累及黏膜下层以下,可由物理因素等引起B急性应激性溃疡常继发于休克、烧伤等C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和胃最多见D胃溃疡周围可有肠上皮化生E十二指肠溃疡易癌变,不易穿孔(分数:1.00)A.B.C.D.E. 解析:13.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特点不包括A急性期肠黏膜充血水肿B溃疡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和纤维素,底部为肉芽组织C固有膜内大量炎细胞浸润D易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E可见潘氏细

    26、胞化生(分数:1.00)A.B.C.D. E.解析:14.溃疡病急性穿孔后最严重的后果是A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B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周围脓肿形成C引起肠粘连D引起小网膜急性炎症E引起慢性包裹性腹膜炎(分数:1.00)A. B.C.D.E.解析:溃疡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逐渐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的结果,多见于十二指肠前壁和胃前壁溃疡,主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后壁溃疡一般多并发出血或穿透入实质器官,偶尔也可穿入小腹腔引起局限性腹膜炎或脓肿。后壁溃疡在侵蚀到浆膜前,多已与邻近器官发生粘连,形成慢性穿透性溃疡。15.消化道类癌的特点应除外A最常见于阑尾,其次为小肠B多来自肠黏膜腺体的 Kultschitzky

    27、 细胞C癌细胞较小,为圆形或多边彤,形态较一致D胞质内含有嗜天青颗粒E胞质颗粒内含 5-羟色胺(分数:1.00)A.B.C.D. E.解析:16.关于 Czohn 病的病变错误的是A病变主要累及结肠B病变呈节段性分布C病变肠壁可发生粘连D肠系膜淋巴结肿大E病变肠黏膜高度水肿如鹅卵石(分数:1.00)A. B.C.D.E.解析:17.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是A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B直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盲肠C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盲肠D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E升结肠、降结肠、盲肠、横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分数:1.0

    28、0)A. B.C.D.E.解析:18.阑尾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A机体抵抗力下降B阑尾腔内含大量细菌C阑尾周围炎症蔓延D阑尾腔内阻塞并感染E饭后剧烈运动(分数:1.00)A.B.C.D. E.解析:19.关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黏膜表面有假膜形成B主要见于儿童C多发生于空肠和回肠D出血坏死呈节段性分布E可见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分数:1.00)A. B.C.D.E.解析: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见于儿童,以大段小肠出血和坏死为特征。多见于空肠和回肠,肠管增粗,紫褐色,黏膜出血水肿。镜下肠黏膜坏死,黏膜下层高度水肿、增厚,血管扩张,片状出血。部分小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微血栓形成。而黏膜表面有

    29、假膜形成,是假膜性结肠炎的病变特点。20.癌变率较高的大肠病变是APeutz-Jeghers 息肉 B绒毛状腺瘤C增生性息肉 D炎性息肉E幼年性息肉(分数:1.00)A.B. C.D.E.解析:21.关于假膜性结肠炎的描述正确的是A假膜脱落后常引起溃疡和肠穿孔B与服用广谱抗生素无关C主要见于青壮年D假膜由黏液、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构成E假膜不易脱落(分数:1.00)A.B.C.D. E.解析:假膜性结肠炎由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常与服用广谱抗生素有关。多发生于儿童或年老体弱者。肉眼表现为不连续的黏膜黄白色斑块,脱落后形成溃疡。镜下假膜由黏液、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构成。假膜下的黏膜腺体可扩张,

    30、固有层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22.结肠癌最常转移到A肺脏 B脑C肝脏 D脊椎骨E前列腺(分数:1.00)A.B.C. D.E.解析:23.进展期大肠癌的肉眼形态不包括A息肉型 B扁平隆起型C溃疡型 D浸润型E胶样型(分数:1.00)A.B. C.D.E.解析:24.关于阑尾腺癌正确的是A是肠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B只发生于阑尾根部C形态与大肠腺癌相似D不引起阑尾黏液囊肿E比阑尾类癌多见(分数:1.00)A.B.C. D.E.解析:阑尾原发性腺癌比类癌少见,可发生于阑尾任何部分,镜下所见与结肠、直肠腺癌基本相同。阑尾黏液腺癌可引起阑尾黏液囊肿。25.关于大肠腺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多大于 1cm

    31、B当伴发上皮内瘤变时有可能恶变C恶变率与肿瘤大小无关D重度异型增生腺瘤相当于早期癌E结节状腺瘤最多见(分数:1.00)A.B. C.D.E.解析:大肠腺瘤直径多小于 1cm,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根据腺瘤形态特点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重度异型增生腺瘤相当于原位癌。腺瘤越大恶变率越高,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最高。腺瘤恶变的病理诊断依据是腺瘤伴发上皮内瘤变、黏膜内瘤变或浸润性腺癌。26.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应除外A病因不明确B肠黏膜隐窝微脓肿形成C溃疡可融合沟通D溃疡边缘可见不典型增生E易修复不会癌变(分数:1.00)A.B.C.D.E.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未明。急性期结肠黏膜充血

    32、并出现点状出血,黏膜隐窝有小脓肿形成,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黏膜表面的脓肿逐渐扩大并形成溃疡,溃疡可融合并相互贯穿形成黏膜桥,残存的肠黏膜可增生形成假息肉,还可见小血管炎、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纤维素性血栓形成。晚期肠壁纤维化。静止期或消散期时炎细胞减少,病变处肠壁黏膜萎缩或大致正常,可见潘氏细胞化生及固有膜内脂肪细胞岛。腺上皮有不典型增生,可恶变为癌。27.息肉为单发性、表面较光滑,切面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小囊,且与大肠癌的关系不大,最可能为A家族性息肉病 B增生性息肉C幼年性息肉 D腺瘤性息肉EPeut-Jeghers 息肉(分数:1.00)A.B.C. D.E.解析:幼年性息肉是儿童最常见的大肠息

    33、肉,但有 1/3 发生于成年人。息肉表面常较光滑,切面有多个小囊,囊内有黏液。镜下可见腺体囊性扩张,囊内有黏液,上皮细胞无异型性,与大肠癌的关系不大。家族性息肉病的息肉成百上千地布满整个结肠直肠,多数为管状腺瘤,易癌变。增生性息肉体积小,腺上皮向腺腔突出,使腺腔纵切面呈锯齿状,横切面呈星芒状;腺上皮无异型性,可演变为混合型增生型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腺瘤,两者可恶变为腺癌。少数 Peu-tz-Jeghers 息肉可伴发大肠癌。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可恶变为癌,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恶变率高达 30%70%。28.关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好发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乳

    34、突处B肉眼肿瘤呈硬结状、溃疡型或分支细密的乳头状C可有表浅溃疡形成D可来源于胆总管远端 1/3 的黏膜上皮E鳞状细胞癌是其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数:1.00)A.B.C.D.E. 解析: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来源于胆总管远端 1/3 的黏膜上皮、主胰管的黏膜上皮、十二指肠乳头表面的黏膜上皮、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腺体或壶腹部共同管的黏膜上皮。肉眼表现为小硬结赘生物型、溃疡型或乳头状息肉型。镜下可为腺癌、乳头状癌、黏液腺癌、髓样癌,偶见鳞状细胞癌。29.关于肛管瘘管的特点应除外A主要由肛门导管的括约肌间脓肿所致B瘘管壁表面为坏死和渗出物C可见异物巨细胞D是一种特异性炎症E腔面由肉芽组织构成(分数:1.00)

    35、A.B.C.D. E.解析:30.关于梅克尔憩室错误的是A是一种先天性畸形B好发于小肠C多发生于肠系膜同侧的肠壁D憩室的腔与肠腔相通E憩室壁内可见到异位的胃组织(分数:1.00)A.B.C. D.E.解析:梅克尔憩室是小肠最常见的发育异常,1/3 患者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憩室多发生于回肠距回盲瓣800cm 处的肠系膜对侧缘,憩室的腔与肠腔相通。憩室壁内可有异位的胃、十二指肠的黏膜或胰腺。31.最易引起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A胃小弯近幽门处B胃小弯近贲门处C胃底D十二指肠球部前壁E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分数:1.00)A.B.C.D.E. 解析:32.最易引起阑尾穿孔的是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急性坏

    36、疽性阑尾炎 C慢性阑尾炎D亚急性阑尾炎E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分数:1.00)A.B. C.D.E.解析:33.关于阑尾类癌错误的是A在肠道类癌中最多见B多见于中青年C大多数表现为类癌综合征D类癌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 3.5cmE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分数:1.00)A.B.C. D.E.解析:肠道类癌以阑尾最为多见。多发生于阑尾远端尖部,来自具有嗜银或亲银特性的 Kultschitzky 细胞,大多数偶发,也可因阻塞管腔造成急性阑尾炎而被发现。病变直径小于 1cm,质地硬呈灰白色,界限相当清楚,但无包膜。经甲醛固定后呈特征性的黄色。阑尾类癌主要表现为阑尾炎症状,很少出现类癌综合征。类癌的恶性

    37、程度取决于生物学行为,而不是组织学形态。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或转移。34.关于阑尾黏液囊肿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由阑尾腔内大量积聚的黏液使阑尾扩张而成B阑尾慢性炎症是病因之一C囊肿内无分隔 D囊肿壁薄E囊壁内表面被覆扁平上皮,有乳头形成(分数:1.00)A.B.C.D.E. 解析:二、A3 型题(总题数:3,分数:3.50)男性,35 岁,出租车司机。半年来经常上腹部疼痛,有烧灼感,饥饿时及夜间疼痛更明显。昨晚与朋友聚餐时喝了 2 两白酒后突然腹痛加剧,难以忍受。查体:患者表情痛苦,全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最明显,腹壁肌紧张明显。(分数:1.00)(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十二

    38、指肠溃疡穿孔 C胃应激性溃疡D慢性胃溃疡穿孔 E急性阑尾炎穿孔(分数:0.50)A.B. C.D.E.解析:(2).病变部位最可能是A十二指肠前壁 B十二指肠后壁C胃大弯近幽门部 D胃小弯近幽门部E阑尾根部(分数:0.50)A. B.C.D.E.解析:从患者在饥饿和夜间时上腹部疼痛加剧的特点,可以推测为十二指肠溃疡,而非胃溃疡。在饮酒这一诱因作用下患者出现了急腹症的表现,可以判断溃疡发生了穿孔。穿孔位于十二指肠前壁时,内容物及消化液直接进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如穿孔位于十二指肠后壁,由于紧贴邻近器官,易受粘连限制或被包裹在网膜囊内则表现为慢性穿孔。女性,40 岁,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现阑尾尖

    39、端有一直径 0.9cm 的灰白色肿物,质硬,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经甲醛固定后肿物呈淡黄色。显微镜下发现,肿物内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NSE 染色阳性。(分数:1.00)(1).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阑尾囊肿 B阑尾腺瘤C阑尾类癌 D化脓性阑尾炎E阑尾脂肪瘤(分数:0.50)A.B.C. D.E.解析:(2).对明确诊断具有帮助的检查是ACE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黏液染色CCK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嗜银染色 E脂肪染色(分数:0.50)A.B.C.D. E.解析:男性,49 岁,从青年时期开始,时常有腹痛及腹泻,近 3 个月来出现便血及腹部包块。腹腔手术发现,结肠壁增厚

    40、。镜下见增厚的结肠内正常腺体被破坏,具有明显异型性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这些腺腔样结构侵犯到深肌层内,但未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分数:1.5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肠腺癌 B结肠黏液腺癌C结肠鳞状细胞癌 D结肠印戒细胞癌E结肠腺鳞癌(分数:0.50)A. B.C.D.E.解析:(2).该患者应属于 Dukes 分期的哪一期AB 期 BC 期CA3 期 DA2 期EA1 期(分数:0.50)A.B.C. D.E.解析:(3).该患者目前所患疾病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但应除外A溃疡性结肠炎 B慢性肠血吸虫病C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D慢性细菌性痢疾 E绒毛乳头状腺瘤(分数

    41、:0.50)A.B.C.D. E.解析:从手术标本的镜下特点可以看出,结肠内病变为结肠腺癌,癌组织已经浸润到深肌层。结肠癌 A1期时癌仅限于黏膜下层;A2 期时肿瘤侵犯肌层;A3 期时肿瘤侵犯深肌层。B 期时肿瘤侵犯整个肌层、浆膜层甚至累及相邻的器官或组织,但无转移。C 期为处于 B 期的肿瘤但有淋巴结转移。D 期时肿瘤有远处转移。有一些肠道疾病与癌有关,包括溃疡性结肠炎、混合型增生性腺瘤性息肉或锯齿状腺瘤、血吸虫性息肉、绒毛状腺瘤、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等。而慢性细菌性痢疾与结肠癌无关。三、B 型题(总题数:2,分数:3.50)A阑尾壁有纤维组织增生B阑尾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C阑尾壁内炎细胞浸

    42、润,各层均见出血、坏死D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E阑尾全层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分数:2.00)(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 E.解析:(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分数:0.50)A.B.C.D.E. 解析:(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分数:0.50)A.B.C. D.E.解析:(4).慢性阑尾炎(分数:0.50)A. B.C.D.E.解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黏膜层、黏膜下层和浆膜层充血、水肿,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时各层显著淤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肌层病变更明显。坏疽性阑尾炎是在化脓性炎症基础上继发静脉血栓而

    43、成,阑尾除增粗肿胀外呈黑紫色,各层均可见出血、坏死和炎细胞浸润,易引起穿孔。A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突破基底膜,但未穿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B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穿过黏膜肌层而到达黏膜下层C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未突破基底膜D黏膜固有膜内出现脂肪细胞岛E黏膜上皮黏液分泌亢进(分数:1.5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数:0.50)A.B.C. D.E.解析:(2).黏膜内瘤变(分数:0.50)A. B.C.D.E.解析:(3).大肠癌(分数:0.50)A.B. C.D.E.解析: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穿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时才可诊断为大肠癌。大肠黏膜异型增生腺上皮细胞未突破基底膜(限于表面上皮层和腺体内)时,宜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宜称为原位癌。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固有膜,但尚未穿越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者,并无转移危险,宜称为黏膜内瘤变,不宜称作黏膜内腺癌。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