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本溪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
《2013年辽宁省本溪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省本溪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辽宁省本溪市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邮 局 yu 殷 红 yn 暂 时 zn 目不 暇 接 xi B胆 怯 qi 翘 首 qio 暴 露 lu 漠 不关心 m C胸 脯 p 震 撼 hn 束 缚 f 一 哄 而散 hng D 刹 那 ch 侮 辱 w 潜 能 qin 重蹈 复 辙 f 2 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青歌赛的一切比赛规则 ,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稍有 就要回避,并且随时接受全国观众的 ,监审组要当场作出 ,这就保证了大赛的公正。 A公开 纠葛 质疑 反应 B公开
2、瓜葛 质疑 回应 C公道 瓜葛 置疑 回应 D公道 纠葛 置疑 反应 3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A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校长充满激情的讲话不禁使我心潮澎湃。 修改:将“在”删去。 B为了避免感染 H7N9 禽流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要增强体育锻炼。 修改:将“增强”改为“加强”。 C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 IT 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 修改:在句末加“的活动”。 D因为他开始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因此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修改:将“因为”删去。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旧传为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B陋室铭的作
3、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C关雎和蒹葭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 D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江城子,词牌名。 5 选出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即在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
4、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三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向往。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描写了战斗场面,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D最后一句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满含悲壮之情。 6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 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的内容。 B水浒中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直安分守己,但经历了“误入白虎堂”“血溅鸳鸯楼”“风雪山神庙”等事件后,万般无奈,被逼上梁山。 C在格
5、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曾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领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的五猖会一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7 把下面语句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不抄标点。( 2 分)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8 结合语境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 分) 鲜花有鲜花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散发清新迷人的芬芳; , ;溪水有溪水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汇入波澜壮阔的大海。坚守,奏响了史上最华丽的乐章! 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2 分) 【材料一】 2013 年 5 月 24 日晚 1
6、1 时左右,微博名为空游无依爆出: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有人用中文刻上丁到此一游的字样。微博上配有现场图片。 【材料二】 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台湾一些景区增加了用简体字书写的告示牌,提醒大陆游客不要践踏草坪、随意折花。 【情境】团市委决定在暑期组织一次参观锦州世博园的夏令营活动,你被邀请参加此次活动,并被任命为第一小组的组长。临行前一天,你看到了以上两则材料。 在出发前,你想对你的组员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40 字左右。 10 古诗文 默写填空。( 12 分) ( 1)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 (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3)报
7、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 4) ,浅草才能莫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5)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6)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 7) 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 8)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 9)古往今来,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 ”就是杜甫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用杜甫的望岳中的诗句回答) ( 10)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 , ”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虽然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阅读
8、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 11-14 题。( 10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冯异 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 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 。诏 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
9、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 诮 大司马 以下,称异功若丘山。 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冯异:人名,汉代名将。章:奏章。谢:谢罪。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诮: qi o,责备。大司马:官名。 11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A 安 求其能千里也 自以久在外,不自 安 B不以千里 称 也 称 异功若丘山 C且 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 诸将 欲 分其功 D 然 后有千里马 然 非君之明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 2)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13 【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 2 分) 14 【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 2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20 题。( 20 分)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 , 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 , 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 , 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 , 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 , 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 。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
11、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 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 ! 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 ! 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
12、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 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蚂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 45 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 ! 不知为何,我的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本溪市 初中毕业生 学业 考试 语文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