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感觉器官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感觉器官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感觉器官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生理学感觉器官及答案解析(总分:3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32,分数:33.00)1.按照行波理论,低频振动(低音调)(分数:1.00)A.只引起耳蜗顶部基底膜发生振动B.只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发生振动C.整个基底膜均有振动,振幅大小相同,终止于顶部D.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振幅逐渐增大,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E.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减小,近顶端处逐渐消失2.发生晕船反应时,受到过度刺激的感受器有(分数:1.00)A.上半规管B.外半规管C.后半规管D.椭圆囊和球囊3.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分数:1.00)A.角膜曲度增
2、大B.角膜曲度减小C.瞳孔缩小D.晶状体曲度增大E.晶状体曲度减小4.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B.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C.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D.视杆细胞对被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E.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5.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
3、大E.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6.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不能产生动作电位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C.视敏度高D.光敏度高E.司暗视觉7.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分数:1.00)A.品状体曲度减小B.晶状体曲度增大C.角膜曲度增大D.角膜曲度减小E.瞳孔缩小8.听觉器官的感音换能装置螺旋器所在的部位是(分数:1.00)A.盖膜B.卵圆窗膜C.基底膜D.前庭膜9.椭圆囊(分数:1.00)A.是一个重力感受器B.与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相通C.囊斑处的毛细胞的纤毛埋植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内D.能引起肌紧张的反射性改变10.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分数:1.00)
4、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E.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11.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有(分数:1.00)A.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B.不发生适应C.有一定的阈值D.有一定的不应期12.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最大的界面是(分数:1.00)A.房水-水晶体前面界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C.水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D.玻璃体-视网膜界面E.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13.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分数:1.00)A.传导阻滞B.衰减性传导C.疲劳D.适应14.正常人
5、耳对声音频率的最敏感范围是(分数:1.00)A.2020000HzB.1006000HzC.10003000HzD.100010000HzE.500020000Hz15.正常情况下,用手电筒灯光照射人左眼时出现的反射性反应是(分数:1.00)A.左侧瞳孔缩小,右侧瞳孔不变B.右侧瞳孔缩小,左侧瞳孔不变C.左侧瞳孔明显缩小,有侧瞳孔略有增大D.左、右两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16.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的折光异常是(分数:1.00)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视A视盘 B视盘的周边部 C中央凹 D中央凹周边部 E视网膜周边部(分数:2.00)(1).视网膜上既无视锥也无视杆细胞的部位是(分数:
6、1.00)A.B.C.D.E.(2).视网膜上仅有视锥细胞的部位是(分数:1.00)A.B.C.D.E.17.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涉及(分数:1.00)A.将刺激能量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B.先产生启动电位,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产生动作电位C.启动电位是“全或无”的D.启动电位传入中枢一定部位,就会产生主观感觉18.正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感受器最容易适应(分数:1.00)A.肌梭B.伤害性感受器C.触觉感受器D.内脏化学感受器E.肺牵张感受器19.人眼的近点表示(分数:1.00)A.视力B.眼的折光能力C.眼的调节能力D.视杆细胞的功能E.视锥细胞的功能20.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特点是
7、(分数:1.00)A.数量少B.对光敏感度高C.能产生色觉D.分辨能力强21.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C.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D.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E.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22.冷水进入一侧耳内,可引起下列哪一变化,从而导致出现头晕和恶心等自主性功能改变(分数:1.00)A.冷却了耳石器官B.壶腹嵴的运动减弱C.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增加D.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减少E.内淋巴液流动23.两眼注视正前方某一点时,右视野中物体的光线(原题是:从物体射向视轴右侧
8、的光线)(分数:1.00)A.被双眼中央凹左侧的视网膜所感受B.产生的冲动沿着右侧视束传导C.产生的冲动在额叶视区内引起有意识的感觉D.作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像24.眼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是(分数:1.00)A.远点B.近点C.焦距D.焦度鼓膜A.使传入耳内的声波频率明显改变B.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C.咽鼓管阻塞时,可使其内陷D.是一个平面膜26.视网膜中央凹处对光感受分辨力高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感光细胞密度大B.感光细胞兴奋性高C.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D.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小27.听觉感受器位于(分数:1.00)A.耳蜗B.鼓膜C.半规管D.椭圆囊E.球囊28.当光
9、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分数:1.00)A.瞳孔近反射B.直接缩小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D.直接光反射E.减弱的瞳孔开大反射29.光线刺激视杆细胞可引起(分数:1.00)A.Na+内流增加和超极化B.Na+内流增加和去极化C.Na+内流减少和超极化D.Na+内流减少和去极化E.K+外流停止和去极化30.眼的视近物调节机制包括(分数:1.00)A.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释放 AChB.品状体前后面变得更凸C.内直肌收缩D.瞳孔括约肌松弛31.眼球前后径正常的人,眼的近点越近,说明其(分数:1.00)A.角膜越呈球形B.品状体弹性越好C.缩瞳能力越强D.双眼球会聚能力越强E.对光反应能力越强
10、西医综合-生理学感觉器官答案解析(总分:3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32,分数:33.00)1.按照行波理论,低频振动(低音调)(分数:1.00)A.只引起耳蜗顶部基底膜发生振动B.只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发生振动C.整个基底膜均有振动,振幅大小相同,终止于顶部D.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振幅逐渐增大,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 E.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减小,近顶端处逐渐消失解析:解释 行波理论内容为: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底部,即靠近卵圆窗膜处开始,但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有所不同。低频声音引起行波
11、,可传播到基底膜顶端,并在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而高频声音引起的基底膜振动,主要局限在卵网窗附近。2.发生晕船反应时,受到过度刺激的感受器有(分数:1.00)A.上半规管 B.外半规管C.后半规管 D.椭圆囊和球囊解析:解释 当半规管感受器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时,可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恶心、呕吐等现象,称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vestibular autonomic reaction)。在前庭感受器过度敏感的人,一般的前庭刺激也会引起自主神经反应。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使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
12、激所造成的。3.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分数:1.00)A.角膜曲度增大B.角膜曲度减小C.瞳孔缩小D.晶状体曲度增大 E.晶状体曲度减小解析:解释 睫状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囊的悬韧带松弛,促成品状体由其自身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突出,曲度增加。4.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B.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 C.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D.视杆细胞对被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E.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解析:解释 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度较视锥细胞高。5.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
13、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 E.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解析:解释 感受器电位多为去极化,突触后电位有上极化和超极化,它们都是局部电位;幅度较低;并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大,可以总和;能以电紧张的形式沿细胞膜做短距离扩布(指数衰减)。6.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不能产生动作电位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C.视敏度高 D.光敏度高E.司暗视觉解析:解释 视
14、网膜的两种感光系统中由视杆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绌胞等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但视觉分辨力低,只有粗略的轮廓,视敏度差;另一种是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但可分辨颜色,且有高的分辨能力,对物体的细节和轮廓都能看清,视敏度高。7.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分数:1.00)A.品状体曲度减小B.晶状体曲度增大 C.角膜曲度增大D.角膜曲度减小E.瞳孔缩小解析:解释 悬韧带放松时晶状体弹性回缩,曲度增大。8.听觉器官的感音换能装置螺旋器所在的部位是(分数:1.00)A.盖膜B.卵圆窗膜C.基底膜 D.前庭膜解析:解释 考察部位。耳蜗是由
15、一条骨质管腔围绕一锥形骨轴旋转所构成。在耳蜗管的横断面上有两个分界膜,一为斜行的前庭膜,一为横行的基底膜。此二膜将管道分为三个腔,分别称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前庭阶在耳蜗底部与卵圆窗膜相接,内充外淋巴;鼓阶在耳蜗底部与圆窗膜相接,也充满外淋巴。鼓阶中的外淋巴在耳蜗顶部通过蜗孔与前庭阶中的外淋巴交通。蜗管是一个充满内淋巴的盲管。基底膜上有声音感受器螺旋器(也称柯带器),螺旋器由内、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等组成。在蜗管的近蜗轴侧有一行纵向排列的内毛细胞,靠外侧有 35 行纵向排列的外毛细胞。9.椭圆囊(分数:1.00)A.是一个重力感受器 B.与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相通 C.囊斑处的毛细胞的纤毛埋植
16、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内 D.能引起肌紧张的反射性改变 解析:解释 椭网囊内有内淋巴液,与球囊、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是相通的,椭圆囊的感受细胞为毛细胞,存在于囊斑结构中,其纤毛埋植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中,耳石膜的比重大于内淋巴液,当人体头部的空间位置改变或在直线方向运动时,在重力作用下耳石膜与囊斑的位置关系也将改变,所以是一个重力感受器,其传入冲动可对肌紧张进行调节,以保持姿势平衡和运动协调。10.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分数:1.00)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 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E.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生理学 感觉器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