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物理.docx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物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卷 )物理 一、解答题 1.(3 分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 “B 超 ” 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 CT 中的 X 射线波长相同 解析: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说话;故 A 错误; B、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用声波说话,故 B 正确;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电磁波,真空中为 310 8m/s; “B 超 ” 中的超声波是声波,常温下
2、,空气中大约为 340m/s;故 C 错误;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 CT 中的 X 射线频率不同,波速相同,根据 c=f ,波长不同,故 D 错误; 答案: B。 2.(3 分 )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 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 其 E t 关系 如图所示 。 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 ,线圈中的 E t 关系可能是 ( ) A. B. C. D. 解析: 根据感应电动势公式 E=BLv 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感应电动势与导体的切割速度成正比,只将刷卡速度改为 ,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将变为原来的 。 磁卡
3、通过刷卡器的时间 t= 与速率成反比,所用时间变为原来的 2 倍 。 故 D 正确 。 答案: D 3.(3 分 )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 2012 年 12 月 10 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 。 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 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 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解析: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
4、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 。 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 故 C正确, A、 B、 D 错误 。 答案: C。 4.(3 分 )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 m=1.0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 Ff的大小 。 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5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 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 D.6s 9s 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2.0m/s2 解析: A、在 0 4s 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5、 4s 末开始运动,则 5s 内位移不为零,则拉力做功不为零 。 故 A 错误; B、 4s 末拉力为 4N,摩擦力为 4N,合力为零 。 故 B 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6s 9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 f=mg ,解得 。 故 C 错误, D 正确 。 答案: : D。 二、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 ) 5.(6 分 )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 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B.一颗卫星 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解析: 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可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引力距离 r 等于两球心间的距离,而 r R 为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故 A 错误; B、计算卫星与地球间的引力, r 应为卫星到地球球心间的距离也就是卫星运行轨道半径 r,故 B 选项正确; C、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两同步卫星间的距离 d= ,故两卫星间的引力大小为 ,故 C 正确; D、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均沿卫星地球间的连线向外,由于三颗卫星质量大小相等,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又因为三颗卫星等间隔分布,根据几何关系
7、可知,地球受到三个卫星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成 120 角,所以合力为 0,故 D 错误 。 答案: BC。 6.(6分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 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 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 180m 时,以 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 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 g=10m/s2。 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受浮力大小为 4830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 10s 后的速度大小为 5m/s D.以 5m/s 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230N 解析
8、: A、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速度为零,故阻力为零,气球受重力和浮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浮 mg=ma 解得: F 浮 =m(g+a)=460 (10+0.5)N=4830N,故 A 正确; B、气球受重力、浮力和空气阻力,若阻力不变,合力不变,气球匀加速上升,矛盾,故 B错误; C、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 0.5m/s2,气球是变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故 10s后的速度大小小于 5m/s,故 C 错误; D、以 5m/s 匀速上升时,根据平衡条件,有: F 浮 =mg+f,解得 f=230N,故 D 正确; 答案: AD。 7.(6 分 )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
9、忽略的离子 P+和 P3+,经电压为 U 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 。 已知离子 P+在磁场中转过 =30 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 。 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 P3+( ) A.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1: 1 B.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 1 C.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 1: 2 D.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 1: 3 解析: A:两个离子的质量相同,其带电量是 1: 3 的关系,所以由 可知其在电场中的加速度是 1: 3,故 A 错 。 B:要想知道半径必须先知道进入磁场的速度,而速度的决定因素是加速电
10、场,所以在离开电场时其速度表达式为: ,可知其速度之比为: 。 又由 知 ,所以其半径之比为 1: ,故 B 错误 。 C:由 B 的分析知道,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设磁场宽度为 L,离子通过磁场转过的角度等于其圆心角,所以有 ,则可知角 度的正弦值之比为 ,又 P+的角度为 30 ,可知 P+3角度为 60 ,故 C 正确 。 D:由电场加速后: 可知,两离子离开电场的动能之比为 1: 3,故 D 正确 。 答案: B, C, D。 三、解答题 (共 5 小题,满分 62 分 ) 8.(10 分 )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浙江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