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地理.docx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地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卷) 地理 一、选择题。 本卷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 读图 1 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2 题 . 1.2005-2010 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解析: 要注意区分“迁出(迁入)人口比重”和“迁出(迁入)人口数量”的含义。该图给出的是迁移人口的比重,故排除
2、D;在图中贵州迁出人口比重虽高于四川,但四川的人口总量大大高出贵州,故 A 选项中“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不正确;同理可以排除 B。 答案: C 2.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由于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所以对于人口迁出地来说,会加速当地人口老龄化进程,而对人口迁入地来说,会降低老龄人口所占的比重,从而延缓该地的老龄化进程;青壮年的迁移一般多由农村进入城市,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 B。 答案: B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
3、、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 35 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春季温度较低,降水较少,多风沙,不利于春播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因此使用地膜覆盖来保水、保温、保土,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答案: A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多风沙危害,且纬度
4、较高,温度较低,因此地膜覆盖的保湿、保 温、保土作用最显著。 答案: D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B. C. D. 解析: 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会切断土壤中孔隙的连续性,降低土壤透气性,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 答案: A 图 2 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 2,完成 6-8 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解析: 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应为台湾,图中区域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较密且呈环状由四周向中心递减,说明气
5、温变化较明显,应为山地地形,而西部等温线较稀疏温度变化幅度小,说明地势较为平坦。 答案: C 7.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 解析: 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而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答案: A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 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 解析: 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不符合题干;树木林地一般分布在山地,排除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的山麓地带,故选 B。 答案: B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6、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 3 中, 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 S 市。据此完成 9-11 题。 9.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解析: 雾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具备充足的水汽,二是地面气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成雾。夏季由于温度高,蒸发量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所以多雾。 答案: D 10.S 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解析: 风力弱不利于
7、雾的消散,故选 C; A、 B、 C 三项所述均不利于雾的形成。 答案: C 11.夏季, S 市主要受 (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解析: 该地位于北纬 30 N 40 N 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2 题 1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4 题 1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8、。图 5 所示区城中, 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 分 ) 解析: 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大,在 M 处沉积;从图中来看,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大风天气,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力携带沙尘在此沉积。 答案: (M 处附近的 )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 3 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 2 分)风沙在此沉积。( 1 分) (2)分析 H 县城附近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新课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