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简述睡眠障碍的种类。(分数:2.00)_2.试述导致睡眠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数:2.00)_3.失眠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分数:2.00)_4.试述睡眠障碍的刺激控制技术的主要操作方法。(分数:2.00)_5.试述嗜睡症的临床表现和分类。(分数:2.00)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6.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7.下列关于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和抑郁情绪障碍的区别,说法错误的
2、一项是( )。(分数:2.00)A.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认知反应可以按客观事实解释,而抑郁情绪障碍的认知反应是主观臆测的B.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需要应激事件,而抑郁情绪障碍不需要应激事件C.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比抑郁情绪障碍的持续时间短D.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随时间变化减轻,抑郁情绪障碍随时间变化减轻或是加重8.下列不符合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一项是( )。(分数:2.00)A.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 2倍B.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男女几乎相等C.单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比双相早D.心境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9.一位平时节俭的 16岁女孩,在一天之内花光了 3000多元,其中
3、太阳镜就买了 60剐,却没有意识到这些东两太多,也不能意识到无力偿还债务,请问这位女孩的行为表现最符合( )。(分数:2.00)A.癔症B.神经症C.躁狂症D.抑郁症10.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抑郁的躯体症状表现的一项是( )。(分数:2.00)A.睡眠紊乱B.食欲紊乱C.急性疼痛D.性功能减弱11.某位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不十分明显,但持续出现多种躯体不适感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及全身乏力等,那么这位患者最有可能患了以下哪种类型的抑郁症?( )(分数:2.00)A.季节性抑郁症B.更年期抑郁症C.隐匿性抑郁症D.产后抑郁症12.下列关于环性心境障碍的说
4、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属于持续性心境障碍B.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C.心境波动与所谓“环性人格”有密切关系D.心境波动与生活应激有明显的关系13.下列关于恶劣心境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属于非持续性情感障碍B.患者的社会学习功能没有明显受损C.患者的自知力不完整,不会主动求医D.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偶尔会出现躁狂14.下列关于心因性心境障碍和内因性心境障碍两者区别,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心因性患者既往无心境障碍发作史,内因性患者既往健康或仅有躁郁症史B.心因性心境障碍多在应激事件后发生,内因性心境
5、障碍缺乏明显的应激事件C.心因性心境障碍是指患者检验现实能力丧失,内因性心境障碍是长期适应不良人格特征的结果D.心因性心境障碍经常比内因性心境障碍发生得早15.双相型与双相型之间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型有躁狂发作史,型没有躁狂发作史B.型有抑郁发作史,型没有抑郁发作史C.型躁狂发作严重,型抑郁发作严重D.型抑郁发作严重,型躁狂发作严重16.下列对心境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中属于认识治疗的一项是( )。(分数:2.00)A.试图消除患者逻辑上的思维错误,目标是帮助患者重建认知B.注重增加强化刺激和改善社交技巧,目标是让患者重新学会快乐C.力图引导病人发现,实现个人生活目标是获
6、得更好生活的理由D.焦点集中在个体当前的社交关系上,尤其是当前的人际关系问题17.认为抑郁是源于未能完整和真实地生活而产生的一种非存在感的心理学派是( )。(分数:2.00)A.存在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19.下列描述中属于 DSMIV分类系统中的心境障碍的有( )。(分数:2.00)A.重症抑郁障碍B.双相型障碍C.双相型障碍D.环性心境障碍E.心境恶劣障碍20.下列关于双相障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
7、0)A.首次发作是抑郁而不是躁狂B.双相障碍发作在性别上没有区别C.双相障碍发作是突然性的,且没有明显的诱发事件D.可分为躁狂相、抑郁相、混合相、快速循环型和其他E.双相障碍不会反复发作,但不易康复21.下列有关心境障碍发生的观点中,属于行为主义观点的有( )。(分数:2.00)A.不要去挖掘抑郁在无意识中的根源,要集中讨论一个人得到正强化和惩罚的数量的效果B.当一个人缺乏充分的正性强化会感到悲哀和退缩,在经历丧失或挫折之后得到不充分的正强化而且经历很多惩罚就会导致抑郁C.无意识冲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敌意情绪在抑郁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D.成人期真实的或符号式的损失会使敌意情绪重新活跃起来,开始指向
8、个体自身的自我,造成抑郁的特定表现自责E.最初对抑郁患者有支持反应的人开始厌烦他们的情绪和态度,并开始躲避他们。这种反应切断了强化的另一来源,使病人更深地陷入抑郁中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22.睡眠障碍(分数:2.00)_23.猝倒型猝睡症(分数:2.00)_24.夜惊症(分数:2.00)_25.失眠症(分数:2.00)_26.嗜睡症(分数:2.00)_27.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分数:2.00)_28.睡行症(分数:2.00)_29.梦魇症(分数:2.00)_夜惊_31.心境障碍(分数:2.00)_32.抑郁症(分数:2.00)_33.季节性抑郁症(分数:2.00)_应
9、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简述睡眠障碍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睡眠障碍有以下种类: (1)失眠症:或称之为入睡和保持睡眠的障碍,这是最为普遍的睡眠障碍。失眠症有 3种不同的类型,都有慢性睡眠障碍和白天倦怠的主诉。 入睡障碍性睡眠,致入睡困难。 保持睡眠障碍性失眠,以频繁的夜间易醒为特征。 终末性失眠,指清晨早醒,而且不能再度入睡,这些类型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出现,但在环境允许睡眠的情况下,出现通宵失眠者比较少见。 (2)过度嗜睡性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
10、发作性睡病,其典型症状是睡眠发作,猝倒,睡眠麻痹或称睡瘫,入睡前幻觉。 (3)睡眠一觉醒时间程序的障碍,包括高速飞行时引起的暂时性生理节奏紊乱,和上班时问更改引起的暂时性睡眠障碍。 (4)深眠状态:指一些出现在慢波睡眠阶段且大多在睡眠、期间的临床表现,但其睡眠过程本身并无异常,其中之一是梦游症,多见于儿童及成人的癔症。患者其他这类睡眠障碍还包括睡中惊恐,遗尿和夜间磨牙。)解析:2.试述导致睡眠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个体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 (1)睡眠期待。研究显示失眠者对其睡眠需要的时间期望不现实;对失眠的后果考虑与现实不符。 (2)
11、文化差异。跨文化睡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儿童。 (3)内心冲突。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失眠是未解决的内心冲突的某种表现。 (4)不良睡眠习惯。行为主义者认为,睡眠障碍的出现是不良学习的结果。 (5)错误的认知。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患者对偶然发生的失眠现象的不合理信念是导致失眠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这些不合理信念包括对失眠结果的扩大化、对睡眠时间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和造成睡眠的错误归因。 (6)感知不良。主观性失眠患者把睡眠过程中发生的精神活动错误地判断为是处于觉醒状态时出现的感觉,从而对睡眠状态的感知不良,可能是产生失眠的原因之一。)解析:3.失眠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2、:(1)上床 30分钟还不能入睡并且持续较长时间。 (2)睡眠不深。 (3)早醒。 (4)因担心失眠而痛苦。 (5)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精神疲惫、健忘、乏力、心悸、心慌、易激动、情绪急躁、忧虑、记忆力下降、食欲缺乏等。 (6)其他问题。如情绪不稳和个性改变,长期饮酒或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改善睡眠者,还可引起乙醇和(或)药物依赖。)解析:4.试述睡眠障碍的刺激控制技术的主要操作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刺激控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患者建立快速入睡和卧室与床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系,其策略主要通过减少影响睡眠的活动来达到,其具体操作如下: (1)只有感到困倦时才上床。 (
13、2)卧室和床只能用来睡觉和性生活,不可进行其他活动,如看书报、看电视、吃东西和思考。 (3)若发现超过 20分钟不能人睡,则起床到另外的房间,直到有睡意再回卧室。 (4)每天早晨按时起床,保持良好睡眠节律。 (5)白天睡眠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避免日间小睡。)解析:5.试述嗜睡症的临床表现和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患者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却整夜不眠或睡眠时间显著缩短,睡中易醒等。由于白天嗜睡,严重影响患者日间功能,同时伴发神经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精神萎靡、头昏、头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嗜睡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发作性睡病,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特发性过度睡眠
14、,创伤后过度睡眠,其他原因继发嗜睡症。)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6.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解析:7.下列关于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和抑郁情绪障碍的区别,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认知反应可以按客观事实解释,而抑郁情绪障碍的认知反应是主观臆测的B.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需要应激事件,而抑郁情绪障碍不需要应激事件 C.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比抑郁情绪障碍的持续时间短D.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随时间变化减轻,抑郁情绪障碍随时间变化减轻或是加重解析:解析: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需
15、要应激事件,而抑郁情绪障碍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应激事件,B项错误。8.下列不符合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一项是( )。(分数:2.00)A.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 2倍B.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男女几乎相等C.单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比双相早 D.心境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解析:解析: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 2倍,A 选项正确;双相障碍是指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症或抑郁症标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B选项正确;发病年龄多为 2150 岁,C 选项错误;有遗传倾向,关系越密切,患病的可能性越大,D 选项正确。因此,此题的最佳答案为 C。9.一位平时节俭的 16岁女孩,在一天之内花光
16、了 3000多元,其中太阳镜就买了 60剐,却没有意识到这些东两太多,也不能意识到无力偿还债务,请问这位女孩的行为表现最符合( )。(分数:2.00)A.癔症B.神经症C.躁狂症 D.抑郁症解析:解析:躁狂症也称为躁狂发作,是一种异常夸张的欢欣喜悦或愉快的情感状态,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加(活动增多)的所谓“三高”症状。题目中女孩的行为应当属于躁狂症中意志行为增多,因此,此题的最佳答案为选项 C。癌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官冲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应用 心理 硕士 心理学 专业 综合 变态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