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1 简述抑郁的心理症状群表现的主要症状。2 如何区分双相障碍与双重抑郁症?3 试论述有关心境障碍发生的心理学理论。4 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正常人的兴奋有何区别?5 如何区分恶劣心境与抑郁症?6 心境障碍由于病因未明,不同的学术观点对其分类有不同的角度或区分点,被称为维度。试阐述心境障碍的不同划分维度。7 社会支持在对心境障碍的应对上主要有哪些作用?8 试分析不同的心理治疗在心境障碍治疗中的特点。9 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维持心境障碍的治疗以及预防心境障碍的复发。10 如何理解关于心境障碍发生的综合模型?三、单项选择题下列
2、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1 根据 DSM 一 IV 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患者体重( )(A)正常(B)正常或超重(C) 85正常体重(D)严重低于正常体重12 关于神经性贪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贪食者存在情绪低落一暴食一再次低落一代偿行为的恶性循环(B)暴食后会有自我评判低下及深深的罪恶感(C)贪食症患者的体重往往有很大的波动,但不可能正常或超重(D)贪食者没有明显的体像障碍13 关于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食欲、饥饱和进食行为有关(B)神经化学物质的调节障碍不会引起进食障碍(C)下丘脑的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进食 障碍(D)
3、进食障碍的发生有家族聚集倾向14 下面关于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措施,哪项是正确的?( )(A)可使用抗精神药物或抗抑郁药物(B)心理治疗(C)餐前可使用胰岛素以促进食欲(D)以上方法均可15 认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对口唇受孕恐惧的防御的心理流派是( )。(A)家庭动力学(B)心理动力学(C)认知学派(D)行为学派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约 60贪食症患者为女性(B)贪食症患者有神经性厌食病史或肥胖病史(C)贪食症患者在住人院时,最明显的常常是电解质紊乱(D)贪食症患者常伴有 A 型人格障碍(如偏
4、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E)贪食症患者的代偿行为、酒精成瘾、偷窃、自杀意图等属于冲动控制问题1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女性更倾向于对自己的外表不满(B)不发达的国家中,进食障碍比较多见(C)芭蕾舞运动员罹患进食障碍的风险较高(D)进食障碍者开始节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健康(E)社会文化因素与进食障碍发病密切关联18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的心,理病理特点是( )。(A)害怕发胖(B)对体形、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C)饮食(D)无望感19 在 DSMIV 中,神经性厌食症属于( )。(A)限制型(B)泻出型(C)非泻出型(D)暴食一泻出型20 双相障碍21 环性心境障碍22
5、轻躁狂症23 谵妄性躁狂24 躁狂发作25 更年期抑郁症26 产后抑郁症27 恶劣心境28 继发性心境障碍29 内因性抑郁30 精神病性抑郁31 神经症性抑郁32 进食障碍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抑郁的心理症候群表现为:(1)焦虑,常与抑郁伴发,可伴随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速和尿频等。(2)自罪自责,患者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给社会或家庭带来了损失,使别人遭受了痛苦,自己是有罪的,应当接受惩罚,甚至是主动去“自首 ”。(3)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妄想或幻觉。(4)认知症状,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下降,认知扭曲
6、也是其主要特征。(5)自杀,偶尔出现扩大性自杀和曲线自杀。(6)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7)自知力受损。【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2 【正确答案】 (1)双相障碍是指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症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躁狂症是一种异常夸张的欢欣喜悦或愉快的情感状态,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的“ 三高” 症状。抑郁症又称为抑郁发作,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2)既有恶劣心境又有抑郁发作称之为双重抑郁症。恶劣心境是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3)双相障碍不仅包括了抑郁发作,还包括
7、了躁狂发作,但双重抑郁症只涉及抑郁发作。【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3 【正确答案】 (1)心理动力学观点: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无意识冲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敌意情绪在抑郁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责备的根源是愤怒,本来是指向他人的,后来指向内部,转向自己。(2)行为主义观点:行为学派不是去挖掘抑郁在无意识中的根源,而是集中讨论一个人得到正强化和惩罚的数量的效果。当一个人缺乏充分的正性强化会感到悲哀和退缩,在经历丧失或挫折之后得到不充分的正强化而且经历很多惩罚就会导致抑郁。(3)人本一存在主义观点: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抑郁患者之所以常有内疚和负罪感,是因为他们不能作出选择,不能发挥自
8、己的潜能,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抑郁是对不真实的存在可以理解的解释,而自杀是不真实选择的一个极端。(4)认知理论:抑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个体的期待,即个体预期会有不幸的事件发生,并且自己对此无力阻止。【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4 【正确答案】 (1)躁狂发作是一种异常夸张的欢欣喜悦或愉快的情感状态,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活动增多)的“三高” 症状。(2)它与正常人的兴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原因。正常人有引起情绪愉快的客观原因,而躁狂这不一定有明确的原因。言语。正常人的健谈要考虑别人,且说话有条理,不离主题;而躁狂者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抢着说话,且内容常随环境影响而改变,没有
9、明确目标。自我评价。正常人有理智、不盲目、自我评价恰当;而躁狂者多盲目乐观,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自我评价过高。行动。正常人行动多可适可而止,且能适当休息,做事对人有帮助;而躁狂者行动多不顾后果,做事妨碍别人或翻脸不认人,且睡眠需求减少。效率。正常人因兴趣专一,故工作效率提高;而躁狂者因思维联想加快,兴趣广泛多变而效率低下。【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5 【正确答案】 国内外随访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无本质的区别,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发作可一次表现为典型的抑郁发作,而另一次可表现为恶劣心境障碍,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或病期的差异。但有人认为两者之间仍有区别,主要鉴别点如下:(1)前者以内因为主,家族遗传
10、史比较明显;后者发病以心因为主,家族遗传史不明显。(2)前者临床上精神运动性迟缓症状明显,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降低、早醒及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后者均不明显。(3)前者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后者无。(4)前者多为自限性病程;后者病期冗长,至少持续两年,且间歇期短。(5)前者病前可为循环性格或不一定;后者为多愁善感,郁郁寡欢,较内向。【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6 【正确答案】 (1)原发性与继发性。这种分类主要基于心境障碍的发生是否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或是否由于酒精中毒或其他物质所致。(2)心因性与内因性。由外界应激反应所产生的抑郁称为心因性,多在应激事件后发
11、生;内因性抑郁缺乏明显的应激事件,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3)精神病性与神经症性。精神病性与神经症性的主要区分在于与现实接触的能力。(4)早发性与迟发性。对心境障碍的研究表明,疾病发生得越早,其亲属有或将有心境障碍的可能性越大。(5)单相与双相。由 Leonhard(1962)首先提出,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双相障碍;只表现为躁狂或抑郁者为单相障碍。【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7 【正确答案】 (1)社会支持包括三个层次:社会关系的存在与数量、社会关系的结构以及社会关系所提供的情感交流、相互关心、实际帮助等。(2)良好的社会支持本身对个体的躯体和心理有保护和缓冲作用。(3)社会支持对应激情
12、境有保护和缓冲作用。(4)社会支持对已经出现情感或精神问题的个体有治疗作用,如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知识模块】 变态心理学8 【正确答案】 (1)对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法主要有人际关系治疗、认识治疗、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以及团体治疗。(2)人际关系治疗起源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沙利文以及费洛姆的相关疗法,它将焦点集中在个体当前的社交关系上,尤其是当前的人际关系。(3)认识治疗试图消除患者逻辑上的思维错误。认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病人重建认知,其中包括矫正病人对现实个人经历以及对前途作出预测的系统偏见,帮助病人澄清和矫正认知歪曲和功能失调性假设,治疗中或纠正否定认知过程中应注意强化肯定性认知。(4)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应用 心理 硕士 心理学 专业 综合 变态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