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1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1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19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1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关于古代刑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廷杖制盛行于清代B.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C.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贷刑D.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2.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_。(分数:2.00)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D.从重处罚3.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均可向_提出辞职。(分数:2.00)A.选举他的人大B.他所
2、在的工作单位C.他所在的选举委员会D.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4.地役权在物权类型上属于_。(分数:2.00)A.担保物权B.从物权C.法定物权D.动产物权5.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B.诉讼时效是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C.起诉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被驳回的,诉讼时效暂停计算D.当事人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请求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的是_。(分数:2.00)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D.由法律
3、、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发展到各自独立7.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的是_。(分数:2.00)A.北齐律B.开皇律C.唐律疏议D.宋刑统8.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分数:2.00)A.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B.1689 年英国的权利法案C.1791 年的法国宪法D.1919 年德国的魏玛宪法9.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当事人有权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的是_。(分数:2.00)A.预期违约B.不可抗力C.迟延履行D.第三人过错10.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_。(分数:2.00)A.目标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11.根据法律效力的强
4、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_ 。(分数:2.00)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12.法的实施方式按_可以分为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分数:2.00)A.法的内容B.实施法律的主体C.履行义务的主体D.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30.00)13.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当事人 _ 。(分数:3.00)A.地位平等B.法律适用平等C.平等协商D.意思自由14.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 _ 。(分数:3.00)A.物权法定B.一物一权C.公示、公信D.平等保护15.下列关于义务行
5、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3.00)A.义务行为能力是权利义务能力的一种B.义务行为能力就是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C.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D.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人能够实际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16.下列人员可以成为渎职罪主体的有_。(分数:3.00)A.司法机关工作人员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D.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17.下列关于贷款诈骗罪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3.00)A.主观上要有非
6、法占有的目的B.单位可以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C.犯罪对象包括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D.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是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18.甲和同事乙外出吃饭,看到乙的手机从口袋中滑出,但未告知乙。待和乙一起起身离去后,甲又回到饭店将手机索走。两天后,甲的朋友丙从外地出差,到甲家拜访,看到该手机后爱不释手,随即以市价将该手机买走,则_。(分数:3.00)A.该手机买卖行为属于无权处分B.乙得知后可以直接向丙追索该手机C.丙构成善意取得D.甲索走该手机以及将之出卖,主观上都有恶意,该手机买卖行为也构成欺诈19.一般来说,成立刑法上的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_
7、。(分数:3.00)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这种义务C.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态度20.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遗嘱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3.00)A.口头遗嘱必须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下订立,危急情况解除,其所立的遗嘱应当认定为无效B.代书遗嘱属于要式法律行为C.公证遗嘱在各类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因此绝对不能撤销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属于效力待定的遗嘱21.刑法上的时效的类型有_。(分数:3.00)A.追诉时效B.时效延长C.时效中断D.行刑时效22.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_。(分数:
8、3.00)A.依法被注销B.依法被宣告破产C.依法解散D.依法被责令停业整顿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被告人丁甲,男,43 岁,农民;被告人丁乙,女,18 岁,待业青年;丁丙,男,15 岁,学生;姜某,男,19 岁,无业。 2003 年 12 月 10 日,丁丙、姜某在家饮酒时产生抢劫歹意,遂蒙面伪装后,一起持猎枪闯入某公司经理张某家,对张某进行威胁,从张身上搜得仅有的 50 元钱。二犯仍不满足,随即以匕首撬开室内组合柜,将柜中人民币 1 万元以及一些贵重物品洗劫一空。作案后二犯携带钱物逃至丁丙家,家中只有丁丙之姐姐丁乙。姜某当着丁乙的面将所抢得的钱物放在床上说:“这是我们
9、抢来的。”并提出把现金先藏在丁家。被告人丁乙不同意,提议放在丁丙奶奶家藏匿。被告人丁乙返回家后,即将此事告知其父被告人丁甲。次日,公安人员根据线索到丁家调查其子抢劫一案,丁甲谎称其子上班未归,并与丁乙一同竭力证明丁丙没有作案时间。其后,丁甲还指使丁乙将其子的衣服、皮鞋以及两张火车票送到奶奶家中,告知公安人员曾来家中调查一事。当丁丙得知自己已被公安机关列为怀疑对象时,即脱掉作案时穿的衣服、鞋交给丁乙,并换上丁乙带来的衣服和鞋,丁乙将丁丙作案时穿的衣服、鞋毁弃于屋后垃圾坑中。丁丙与姜某一起携赃款赃物乘坐火车潜逃。丁乙回家后便将二犯潜逃一事告知其父丁甲。丁甲即对丁乙说:“此事千万不要说出去,否则要犯
10、杀头罪的。”丁乙点头同意照办。当公安机关传讯二被告人询问丁丙去向时,二被告人均隐瞒了二犯潜逃的事实和其他情节。不久案发,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了丁甲、丁乙。(分数:15.00)(1).丁丙和姜某应当如何定罪量刑?(分数:5.00)_(2).丁甲与丁乙构成何罪?(分数:5.00)_(3).如果丁甲是在被丁丙教唆后而为丁丙提供火车票帮助其逃跑的,对于丁丙的教唆行为又如何处理?(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0)23.论述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 (分数:20.00)_24.简论开皇律的主要成就。 (分数:20.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19 答案解析(总分:109.00,做题时间
11、: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关于古代刑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廷杖制盛行于清代B.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C.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贷刑D.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廷杖制盛行于明代;B 项错在:元朝的笞杖刑分为十一等;C 项错在:在明代,充军刑虽属于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但明朝的充军刑的设置不是为了宽贷死刑,而是专制主义恶性发展在刑罚领域的体现。2.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_。(分数:2.00)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
12、处罚 D.从重处罚解析:精解 我国的刑事政策就是区别对待,对于首要分子严厉打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对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责任。故选 C 项。3.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均可向_提出辞职。(分数:2.00)A.选举他的人大B.他所在的工作单位C.他所在的选举委员会D.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 解析:精解 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均可向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故选 D 项。4.地役权在物权类型上属于_。(分数:2.00)A.担保物权B.从物权 C.法定物权D.动产物权解析:精解 从物权的类型上看
13、,地役权属于用益物权、从物权、约定物权和不动产物权。故选 B 项。5.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B.诉讼时效是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C.起诉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被驳回的,诉讼时效暂停计算D.当事人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请求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解析:精解 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而不是诉讼时效中止,故 A 项错误。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是消灭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也不消灭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法律关系,而除斥期间则是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斥期间经过,则民事实体权利
14、消灭,B 项表述混淆了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故错误。起诉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被法院依法驳回的,诉讼时效既不中止,也不中断,故 C 项错误。当事人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请求的,诉讼时效中断,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故选 D 项。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的是_。(分数:2.00)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发展到各自独立解析:精解 A、B、D 三项都是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之所以不能作为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是因为由公法为主发展
15、成为公法、私法并重是法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跟法的起源没有直接联系。7.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的是_。(分数:2.00)A.北齐律 B.开皇律C.唐律疏议D.宋刑统解析:精解 北齐律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即以名例律为统率,定篇目为 12 篇,该法典编纂结构为隋、唐、宋所沿用。故选 A 项。8.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分数:2.00)A.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B.1689 年英国的权利法案C.1791 年的法国宪法 D.1919 年德国的魏玛宪法解析:解析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1791 年的法国宪法。故选 C 项。9.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当事
16、人有权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的是_。(分数:2.00)A.预期违约 B.不可抗力C.迟延履行D.第三人过错解析:精解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第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言外之意,单纯的不可抗力不构成动用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 B 项不正确。第二,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预期违约。故 A 项正确。第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第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见,单纯迟延履行不构成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 C 项不正确。
17、第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人过错根本不属于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 D 项也不正确。10.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_。(分数:2.00)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解析:精解 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请参见本章单元九第 9 题的精解。本案中将人误认为是兽,属于对事物的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目标的错误认识。故选 A 项。11.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_ 。(分数:2.00)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解析:解析 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具有强制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联考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