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事实构成”是指( )。(分数:2.00)A.构成一个法律事实的相关要素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结合D.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结合3.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是( )。(分数:2.00)A.法的效力渊源B.法的历史渊源C
2、.法的思想渊源D.法的文献渊源4.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是指( )。(分数:2.00)A.法的普遍性B.法的一般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程序性5.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分数:2.00)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C.多向(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6.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3、?( )(分数:2.00)A.法律体系,也称为法律渊源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效力位阶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B.法律体系,是由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C.尽管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的现行法构成的,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7.我国法律上规定的审判工作中的法律解释是指(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的解释D.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解释8
4、.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384条第 1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作出解释C.某省人大制定本省实施办法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9.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两者( )。(分数:2.00)A.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10.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律事实,另一个是( )。(分数:2.00)A.法律规范B.法律行为C.法律事件D.法律适用11.刑法第 232条规定:
5、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2.00)A.义务性规范B.委托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12.刑法第 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分数:2.00)A.法律规
6、范B.法律概念C.法律原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13.从法律意识的形成看,( )。(分数:2.00)A.它随着法律制度的建立而产生B.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C.它以司法机关的办案质量优秀为前提D.它凭借国家强制力强制人们形成14.黄某是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楚是县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15.关于守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
7、.00)A.广义的守法,就是法的实施B.守法包括对行政规章的遵守C.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实施法律是一种守法行为D.守法主体在本义上仅指公民16.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素是( )。(分数:2.00)A.以法治国B.依法办事C.健全法制D.依法行政17.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 )构成的体系。(分数:2.00)A.国际法B.国内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成文法18.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
8、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19.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 )。(分数:2.00)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二者相辅相成B.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C.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0.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下列关于义务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9、分数:2.00)A.义务行为能力是权利义务能力的一种B.义务行为能力就是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C.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D.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人能够实际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22.法律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分数:2.00)A.法律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B.法律意识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C.法律意识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D.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23.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义务的联系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B.在权利受妨害以及违
10、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C.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D.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可以相互转换24.下列有关法学思想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2.00)A.自然法学主张法律与道德的分离B.实证主义法学的概念是“实然法”的概念C.社会学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强调法律的社会效果D.经济分析法学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25.合同法第 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
11、费用的,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还。在该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 )。(分数:2.00)A.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的B.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的C.出租人因承租人无力支付剩余租金,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D.承租人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26.法治的含义包括相互联系的方面是( )。(分数:2.00)A.每个人服从且只服从法律的统治B.国家权威机构必须根据法律行使权力与管理公共事务C.法律制度严密和完备D.为人们服从的法律是良法27.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 )的目标。(分数:2.00)A.依法治国B.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C.
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8.法律解释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下列属于无权解释的是(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对宪法的解释B.国务院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C.自治区政府对自治条例的解释D.权威学者对选举法立法目的的解释29.作为治国的原则体系,法治奉行( )。(分数:2.00)A.法律至上B.严格法定C.司法独D.分权制衡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0.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1.论述法律的社会作用。(分数:2.00)_32.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数:2.00)_33.论述法
13、律与道德的区别。(分数:2.00)_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事实构成”是指( )。(分数:2.00)A.构成一个法律事实的相关要素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 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结合D.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结合解析:解析:在法学上,常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称为“事实构成”。3.一定的国家机关
14、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是( )。(分数:2.00)A.法的效力渊源 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思想渊源D.法的文献渊源解析:解析:法的效力渊源,是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法律类别,如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法理等。4.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是指( )。(分数:2.00)A.法的普遍性B.法的一般性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解析:解析:所谓法的规范性,指的是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法的程序性是指法
15、的运行是通过时间、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5.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分数:2.00)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C.多向(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因此,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B 项正确。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价值,就可能会成为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取某种利益,或者分配、转移某种利
16、益。所以,在实质上,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本身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因此,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A 项正确。法律关系客体主要有物、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随着权利义务类型的不断丰富,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和种类有不断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因而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与人们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与法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D项错误。同时,应该认识到的是,在分析多向法律关系的客体时,我们应该把这一法律关系分解成若干单向法律关系,然后逐一寻找它们的客体。多向法律关系之内的诸单向关系有主次之分,因此其客体也有主次之分。C 项正确。6.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17、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分数:2.00)A.法律体系,也称为法律渊源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效力位阶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B.法律体系,是由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C.尽管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的现行法构成的,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解析:解析:法律体系,也
18、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A 项错误。其余表述正确。7.我国法律上规定的审判工作中的法律解释是指(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的解释D.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解释解析:解析:审判工作中的法律解释,即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8.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384条第 1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作出解释
19、C.某省人大制定本省实施办法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解析:解析:狭义的立法活动是专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法律这种特殊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9.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两者( )。(分数:2.00)A.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解析:解析: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是同一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有同样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0.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律事实,另一个是( )。(分数:2.00)A.法律规范 B.法律行
20、为C.法律事件D.法律适用解析:解析: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有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前提条件,它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11.刑法第 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2.00)A.义务性规范B.委托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 解析:解析:根据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和委任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是指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不必再参照或者援
21、引其他规则的规范。12.刑法第 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分数:2.00)A.法律规范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解析:解析: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规范。刑法第 13条的规定是犯罪的概念。13.从法律意识的形成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法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