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3-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3-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3-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3-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语言的形成 C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D学校的出现(分数:1.00)A.B.C.D.2.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原则中的( )。A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B德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分数:1.00)A.B.C.D.3.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2、B启发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分数:1.00)A.B.C.D.4.把教学过程应分为”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等几个步骤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分数:1.00)A.B.C.D.5.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学计划(分数:1.00)A.B.C.D.6.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 )要求。A不平衡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互补性(分数:1.00)A.B.C.D.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分数:1.00)A.B.C.D.8.制定
3、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分数:1.00)A.B.C.D.9.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分数:1.00)A.B.C.D.10.确立了”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等基本目标,其内容来源于教育部 1998 年颁布的(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4、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分数:1.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1.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 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分数:1.00)填空项 1:_12.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渴求社会;另一类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1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14.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分数:1.00)
5、填空项 1:_15.一个国家往往把 1 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16.人的价值(分数:3.00)_17.德育(分数:3.00)_18.课程标准(分数:3.00)_19.榜样示范法(分数:3.00)_20.分组教学(分数:3.00)_四、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25.00)21.德育过程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开始的。(分数:5.00)A.正确B.错误22.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分数:5.00)A.正确B.错误2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分数:5.00)A.正确B.错误
6、24.学校课程中的学科就是科学。(分数:5.00)A.正确B.错误25.外铄论者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分数:5.00)A.正确B.错误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26.论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数:15.00)_27.论述教育性活动和交往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分数:15.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张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地上有一些碎纸片。“是哪个同学撕的废纸?”老师一问,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陈伟的身上。“老师,是陈伟撕的。”“不是我!”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张老师看在眼里,什么都明白了。这时张老师完
7、全可以通过几个同学的证明把陈伟拉出来,当着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一顿,说他不能自觉保护环境,为班级丢分,使我们这个“优秀班级”荣誉受损。但张老师平静地把目光投向全班同学,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哪一个同学愿意把纸片捡干净?”张老师话音刚落,几乎全班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张老师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事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这么多同学举手,该让谁来做呢?”这时陈伟连忙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让我去捡吧!”张老师笑着对他点头说“好!”他马上把地上的纸片捡得干干净净。张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看陈伟,说:“陈伟为了班级的环境卫生不怕脏,一
8、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给大家作出了榜样。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自觉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下课后,陈伟就来到张老师身边,低着头说:“老师,纸片是我扔的,以后我再也不随地乱扔东西了。”张老师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案例中张老师的德育思想、德育方法、德育原则。(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3-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语言的形成 C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D学校的出现(分数:1.00)A.B.C. D.解析
9、:2.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原则中的( )。A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B德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分数:1.00)A.B.C. D.解析:3.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4.把教学过程应分为”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等几个步骤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分数:1.00)A. B.C.D.解析:5.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
10、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学计划(分数:1.00)A.B.C. D.解析:6.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 )要求。A不平衡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互补性(分数:1.00)A.B. C.D.解析: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分数:1.00)A.B.C.D. 解析:8.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分数:1.00)A. B.C.D.解析:9.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
11、、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分数:1.00)A.B.C.D. 解析:10.确立了”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等基本目标,其内容来源于教育部 1998 年颁布的(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分数:1.00)A.B. 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1.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上强调知识
12、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 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析:12.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渴求社会;另一类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心理失衡)解析:1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京师同文馆)解析:14.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班级教学)解析:15.一个国家往往把 1 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攻读 硕士 联考 教育学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