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近现代史-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近现代史-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近现代史-1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24.00)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的第一块殖民地和第一个租界是_(分数:1.00)A.澳门和上海地方一区B.香港岛和上海地方一区C.澳门和广州地方一区D.香港和广州地方一区(2).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管束的不平等条约是_(分数:1.00)A.中英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中美
2、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3).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_(分数:1.00)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B.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C.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D.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4).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军舰和商船沿长江最远可到达_(分数:1.00)A.镇江B.九江C.汉口D.南京(5).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同盟条约是_(分数:1.00)A.中俄密约B.北京条约C.江华条约D.中法新约(6).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的签订(分数:1.00)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税务司设立后,南洋大臣任用_担任首位总税务司(分数:1.00)A.赫德B.李泰
3、国C.璞鼎查D.义律2.光绪元年七月,清政府迫于_强烈要求派一位使臣到其国,_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分数:1.00)A.法国 曾纪泽B.德国 浦安臣C.英国 郭嵩涛D.美国 刘锡鸿3.19 世纪末的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法国把_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分数:1.00)A.滇、桂、闽B.滇、湘、粤C.闽、粤、桂D.滇、粤、桂4._条约的签订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进我国的云南和广西(分数:1.00)A.李巴条约B.中法会议简明条款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5.19 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下列_不平等条约实现的(分数:1.00)A.天津条
4、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6.“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在_中最早提出的(分数:1.00)A.魏源的海国图志B.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C.容闳的西学东渐记D.洪仁玕的资政新篇7.下列城市:南京厦门天津杭州,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_(分数:1.00)A.B.C.D.8.在太平军攻打长沙的战斗中,负伤并牺牲的重要将领是_(分数:1.00)A.东王杨秀清B.西王肖朝贵C.翼王石达开D.南王冯云山9.太平军在西征中三
5、次攻克的重镇是_(分数:1.00)A.武昌B.安庆C.汉口D.九江10.下列改革内容不是在天朝天亩制度中提出的一项是_(分数:1.00)A.把全国的土地按照亩产量的高低分为九等,然后再按每家人口的多少平均分田B.废止商业贸易,取消商店,城内军民的衣食杂用由国库统一分配C.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D.每 25 家为 1 两,每两设国库和教堂一座,均由两司马管理其事11.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的后期领导核心成员的是_(分数:1.00)A.洪仁玕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12.义和团发展到高潮的标志是_(分数:1.00)A.朱红灯率众支援平原县义和拳,并在平原县大败前来镇压的清军B.义和
6、团占领涿州,并挫败直隶提督聂士成的镇压C.在清政府的默许下,大批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D.义和团在廊坊、杨村等地顽强阻击进犯北京的八国联军13.下列人物中,主张对义和团实行安抚政策的是_(分数:1.00)A.袁世凯B.刚毅C.荣禄D.毓贤1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对确保天京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不包括_(分数:1.00)A.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太平军,挥师北上,向清政府的统治腹地进攻B.太平天国派出以胡以晃、赖汉英为将领的西征军C.1856 年,石达开和陈玉成一举击败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D.太平军攻克苏州,开辟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福省15.太平天国作为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高峰
7、,所遇到的历次农民运动中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_(分数:1.00)A.封建势力过于强大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D.领导集团发生了分裂16.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_ 石达开率兵出走 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领导阶层的腐化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分数:1.00)A.B.C.D.17.下列关于湘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湘军将领以封建儒生为主B.湘军是镇压太平军的主力C.镇压太平天国后成为清军主力D.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教育方面18.在晚清地方势力崛起的过程中,属于淮系的有_(分数:1.00)A.左宗棠B.张之洞C.沈葆桢D.丁日昌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5,分数:30
8、.00)19.亚罗号事件 (分数:2.00)_20.十三行 (分数:2.00)_21.南京条约 (分数:2.00)_22.片面最惠国待遇 (分数:2.00)_23.魏源 (分数:2.00)_24.三国干涉还辽 (分数:2.00)_25.东南互保 (分数:2.00)_26.瑷珲条约 (分数:2.00)_27.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分数:2.00)_28.门户开放 (分数:2.00)_29.“扶清灭洋” (分数:2.00)_30.天京变乱 (分数:2.00)_31.女馆 (分数:2.00)_32.廊坊狙击战 (分数:2.00)_33.“借师助剿” (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
9、:21.00)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将沉睡的中国人震醒,而中国的惨败又被大多数国人视为奇耻大辱。战败后的中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社会危机四伏。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林则徐认为:“黄河南行,非河之性,故屡治而屡为患。”林则徐提出,实行“重商力”,要有好的政策。中国还应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他主张对外国商人,应坚持“守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坚决反对顽固派闭关禁海、与外国断绝往来的愚蠢作法。林则徐、魏源等力主允许民间开矿,反对政府独占。 材料二 姚莹认为“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船猝来,惊若
10、鬼神,畏如雷霆。夫是以愤败至此耳自古兵法,先审敌情,未有知己知彼而不胜,愤愤从事而不败者也”。林则徐在抗英作战中,承认英军火炮能“远及十里之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是技不熟也”。针对顽固派把西方先进技术说成是“奇技淫巧”“形器之末”等谬论,魏源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是“形器之末”,而是了不起的器物。对有用之物,学了也不至于败坏人心。他认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可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摘自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请回答:(分数:4.00)(1).中国有识之士提出哪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2.0
11、0)_(2).结合以上材料,对他们提出的军事、经济改革思想作出简要评价。(分数:2.00)_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台民与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何仇也?大清国列祖列宗与汝何仇也?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割媚倭奴,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尚且不足以快汝意,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下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我台民非不能毁家纾难也,我台民非不能亲上死长也,我台民非如汝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无廉耻,卖国固位,得罪于
12、天地祖宗也。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獹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大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台湾誓死不与贼臣俱生之臣民公启 选自中日战争第六册请回答:(分数:4.00)(1).试详细论述这个檄文提出的背景。(分数:2.00)_(2).你对这个檄文有什么看法?是否同意其中的观点?(分数:2.00)_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
13、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请回答:(分数:4.00)(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纲领性文件?此文件都
14、有哪些内容?(分数:2.00)_(2).此文件实施的效果如何?结果又如何?(分数:2.00)_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一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彼愿公于世,亦禀准遵行,免生别弊。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通则国家无病焉。通省者阔三丈,通郡者阔二丈五尺,通县及市镇者阔二丈,通大乡村者阔丈余。差役时领犯人修葺崩破之处。二十里立一书信馆,愿为者请饷而设。以为四方耳目之便,不致上下梗塞,君民不通也。信资计文书轻重,每二十里该钱若干而收。其书要在某处交递者,车上车下,各先束成一捆,至即互相交讫,不能停车俄
15、顷。因用火、用气、用风之力大猛也,虽三四千里之遥,亦可朝发夕至,纵有小寇窃发,岂能漏纲乎? 一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愿公于世,亦禀明发行。兹有火船气船,一日夜能行二千余里者,大商则搭客运货,国家则战守缉捕,皆不数日而成功,甚有裨于国焉。若天国兴此技,黄河可疏通其沙而流入于海,江淮可通有无而缓急相济,要隘可以防患,凶旱水溢可以救荒,国内可保无虞,外国可通和好,利莫大焉。一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赀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
16、三厘,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身有万金,而人不觉,沉于江河,则损于一己,而益于银行,财宝仍在也。即遇贼劫,亦难骤然孥去也。” 摘自资政新篇请回答:(分数:4.00)(1).资政新篇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分数:2.00)_(2).对资政新篇进行评价。(分数:2.00)_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于岁入常额处,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至岁出之数,兵饷为巨,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馀万。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问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
17、,复旧额。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应请皇上注意将才,但使七十一镇中有十馀镇足为心腹,则缓急可恃矣。” 曾国藩疆场竞斗之计(分数:5.00)(1).谈谈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中的作用。(分数:2.50)_(2).简述湘军在晚清地方势力崛起中的作用。(分数:2.5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34.根据所学知识试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分数:5.00)_35.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 19 世纪 60 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 (分数:5.00)_36.简评清政府闭关政策
18、。 (分数:5.00)_37.太平天国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分数:5.00)_38.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产生背景和最终结局。 (分数:5.00)_中国近现代史-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24.00)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的第一块殖民地和第一个租界是_(分数:1.00)A.澳门和上海地方一区B.香港岛和上海地方一区 C.澳门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近现代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