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风尘三侠的故事出于唐传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王昌龄的( )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首都师范大学 1996 年)(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4.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5.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复旦大学 1999 年)(分数:2.00)_6.元
2、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南京大学 1998 年)(分数:2.00)_7.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清华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8.试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浙江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9.“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这首诗或为刘皂所作,或为贾岛所作,你以为何如? (2)分析此诗的艺术特点。(广西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10.金圣叹
3、评点水浒传,称赞它“胜似史记” (读第五才子书法),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方面简述人对“胜似史记”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11.试论长生殿的戏剧结构及有关李、杨爱情的取舍。(四川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2.七体(北京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3.郊寒岛瘦(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广西大学 2005 年、浙江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14.一祖三宗(武汉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15.减斋体(南开大学 2000 年、山东大学 20
4、04 年)(分数:2.00)_16.漱玉词(山东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7.旦本和末本(浙江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18.拜月亭记(江西财经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9.晚明小品文(北京大学 1999 年、首都师范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20.红学(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1.清空(南京帅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2.官场现形记(西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3.为何将庄、骚并称?(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
5、24.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分析建安风骨。(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5.阐释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含义: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河南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26.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什么创新?(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27.姜夔对婉约词风的改造。(湖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8.谈淡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的关于乡村题材诗歌的创作情况。 (北京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29.简论关汉卿的戏剧创作。(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
6、30.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吉林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1.分析三国志演义中战争描写的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32.简述梁启超“新文体”特点。(湖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风尘三侠的故事出于唐传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虬髯客传)解析:3.王昌龄的( )诗曾被推为唐人
7、七绝的压卷之作。(首都师范大学 1996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凉州词)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4.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尤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8、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莳长上了翅膀。 “邻曲时时来,抗言淡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更沦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厶支为可贵的部分。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农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
9、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剑,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陶诗的总体艺术特色是自然,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搿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等几个方面,这也是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解析:5.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复旦大学 199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南朝梁萧
10、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 思想内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土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总体上讲,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 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
11、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二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的回车驾言迈、明
12、月皎夜光。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艺术特色: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显然是有专业素养的诗人,他们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就这样概括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艺术特色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意味无穷。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
13、但涵咏不尽,意味无穷,好比陈年佳酿,入口平平,但余味无穷;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语言精炼。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得我国古诗之精髓。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在中国诗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它对人生、命运的
14、感叹,到炉火纯青的表现手法,无不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2)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其三十二)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其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清露为凝霜,华草
15、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其五十三)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如其十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四、其五、其六十五),功名富贵之难保(如其十三、其五十三、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二十、其二十七、其三十)。或以佳人喻理想,写诗人心虽悦之而无由交接,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如其十九。)解析:6.元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
16、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南京大学 199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题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时期,综合性很强,这里仅提出答题思路,以供思考。)题目所选元稹杜甫墓志铭中的这几句是从文学的历史与传承角度对杜诗博大精深的概括,其意借用元稹的上下文亦能自解: 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日: 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之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于余年,仲尼缉拾选拣,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余无所闻。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