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1571       资源大小:7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风尘三侠的故事出于唐传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王昌龄的( )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首都师范大学 1996 年)(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4.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5.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复旦大学 1999 年)(分数:2.00)_6.元

    2、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南京大学 1998 年)(分数:2.00)_7.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清华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8.试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浙江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9.“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这首诗或为刘皂所作,或为贾岛所作,你以为何如? (2)分析此诗的艺术特点。(广西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10.金圣叹

    3、评点水浒传,称赞它“胜似史记” (读第五才子书法),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方面简述人对“胜似史记”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11.试论长生殿的戏剧结构及有关李、杨爱情的取舍。(四川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2.七体(北京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3.郊寒岛瘦(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广西大学 2005 年、浙江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14.一祖三宗(武汉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15.减斋体(南开大学 2000 年、山东大学 20

    4、04 年)(分数:2.00)_16.漱玉词(山东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7.旦本和末本(浙江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18.拜月亭记(江西财经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9.晚明小品文(北京大学 1999 年、首都师范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20.红学(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1.清空(南京帅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2.官场现形记(西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3.为何将庄、骚并称?(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

    5、24.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分析建安风骨。(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5.阐释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含义: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河南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26.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什么创新?(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27.姜夔对婉约词风的改造。(湖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8.谈淡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的关于乡村题材诗歌的创作情况。 (北京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29.简论关汉卿的戏剧创作。(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

    6、30.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吉林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1.分析三国志演义中战争描写的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32.简述梁启超“新文体”特点。(湖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风尘三侠的故事出于唐传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虬髯客传)解析:3.王昌龄的( )诗曾被推为唐人

    7、七绝的压卷之作。(首都师范大学 1996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凉州词)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4.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苏州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尤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8、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莳长上了翅膀。 “邻曲时时来,抗言淡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更沦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厶支为可贵的部分。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农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

    9、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剑,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陶诗的总体艺术特色是自然,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搿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等几个方面,这也是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解析:5.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复旦大学 199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南朝梁萧

    10、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 思想内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土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总体上讲,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 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

    11、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二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的回车驾言迈、明

    12、月皎夜光。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艺术特色: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显然是有专业素养的诗人,他们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就这样概括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艺术特色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意味无穷。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

    13、但涵咏不尽,意味无穷,好比陈年佳酿,入口平平,但余味无穷;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语言精炼。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得我国古诗之精髓。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在中国诗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它对人生、命运的

    14、感叹,到炉火纯青的表现手法,无不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2)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其三十二)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其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清露为凝霜,华草

    15、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其五十三)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如其十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四、其五、其六十五),功名富贵之难保(如其十三、其五十三、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二十、其二十七、其三十)。或以佳人喻理想,写诗人心虽悦之而无由交接,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如其十九。)解析:6.元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

    16、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南京大学 199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本题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时期,综合性很强,这里仅提出答题思路,以供思考。)题目所选元稹杜甫墓志铭中的这几句是从文学的历史与传承角度对杜诗博大精深的概括,其意借用元稹的上下文亦能自解: 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日: 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之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于余年,仲尼缉拾选拣,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余无所闻。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

    17、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辞,亦随时间作。至汉武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辞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翕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留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能者之文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之后,文体之变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

    18、去实,效齐、梁则不迨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扶莫备。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 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文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幌翰,况堂奥乎!)解析:7.试述南朝的“文笔之辨”。(清华大学 2000 年)(

    19、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于文笔的辨别,发生于宋齐时期。颜延之认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刘勰文心雕龙.总术引录)肯定“笔”的文学性,并将经典与文笔分别对待,反映了文学的自觉意识。至于文与笔如何区分,正如刘勰所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同上)有韵与否是当时通行的一个标准。不过,随着宋齐以来美文的衍化,原来无韵的文体也或多或少地显出韵律上的经营,笔与文既有区别又有沟通。梁时萧绎重新提出对“文”的界定:“至如文者,惟须绮毅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金楼子.立言篇)这对原来文笔之辨的纯形式标准有所超越,

    20、而且由于追究的是“文”的实质,因而是兼容文笔而言,如任防、陆任之笔就被视为上乘之“文”。)解析:8.试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浙江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诗人已赋予了它全新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人笔,描绘出月色中烟波浩淼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诗人在感受这美丽景色的同时,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感到神秘而亲切,表现出一种

    21、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诗人似乎在无须回答的天真提问中得到了满足,然而也迷惘了,因为光阴毕竟如流水,一去难复返。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转而叙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明净的诗境中,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从优美而来的忧伤,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徐缓迷人。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本诗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人美的兴象,将诗情与画意相结合。其中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解析:9.“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

    22、并州是故乡”。 (1)这首诗或为刘皂所作,或为贾岛所作,你以为何如? (2)分析此诗的艺术特点。(广西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许多诗集中,这首诗都归在贾岛名下,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三: (1)贾岛是范阳(今北京市大兴)人,而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而在贾岛自己的作品以及有关这位诗人牛平的文献中,从无他在并州作客十年的记载。 (2)全诗风格沉郁,婉转深情。与贾诗之以清奇僻苦见长者很不相同。 (3)元和御览诗集认为它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虽然我们今天对刘皂的生平也不详知,但元和与贞元时代相接,元和御览诗集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因此,我们定其为刘作。

    23、诗的前半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无名氏杂诗云:“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虽地理上有西北与东南之异,但情绪相同,可以互证。后半写久客回乡的中途所感。诗人由山西北部(并州、朔方)返回咸阳,取道桑干流域。无端,即没来由。更渡,即再渡。这“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要细细体会。十年以前,初渡桑干,远赴并州,是为的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而十年以后,更渡桑干,回到家乡。诗中以“没来由”带过,事实上是作者极其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只好千里迢迢跑到并州作客,而十年过去,

    24、一事无成,终于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但是,出乎诗人意料的是,过去只感到十年的怀乡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万万没有想到,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在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干,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即怀念并州的情绪,竟然出人意料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前一矛盾本来似乎是唯一的,而“无端更渡”以后,后一矛盾就突了出来。这时,作者和读者才同样感到,“忆咸阳”不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忆咸阳”和“望并州”在作者心里,究竟哪一边更有分量,也难于断

    25、言了。以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和时间上的过去与将来交织在一处,而又以现在桑干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衬,宛转关情。)解析:10.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称赞它“胜似史记” (读第五才子书法),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方面简述人对“胜似史记”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写人方面,水浒传中的人物有共同的性格底色。他们有阳刚之美,粗犷、豪迈,多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多是慷慨悲歌的北方大汉。经历坎坷,性格自然愤愤不平而火暴,没有多少学识的草莽。偏好酒与刺激。特点表现在: 人物的个性鲜明。作者笔下的水浒人物,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武松

    26、、鲁达、李逵性格都是嫉恶如仇、粗豪直鲁,性情火暴,但又不完全一样。同是打虎,武松与李逵的描写不一样。其次,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再次。注意通过行动来刻画人物。武松的勇猛、机警,是通过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行动来充分展现的。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人物性格伴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发展变化。注重细节描写。如武松打虎时,老虎的一系列动作,都表现了武松处境的险恶和他机智勇敢的性格。 在叙事方面,水浒传“因文生事”,即书中那些有声有色的故事情节是因艺术创作的需要而艺术虚构出来的,是作者循着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进行选择、整理、加工、虚构而创作出来的,水浒传虽袭用

    27、了一点点历史的来头,却循着“因文生事”,把小说虚构艺术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另外,它的叙事技巧也是进步与自由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全知与限知视角的巧妙交替使用。而最见作者才华的,又首推限知视角当中的游动视角的精彩使用。如武松在十字坡上与二娘的那段斗智斗勇,时而在武松耳中听到,时而由作者点出,极大调动了读者的阅渎积极性。)解析:11.试论长生殿的戏剧结构及有关李、杨爱情的取舍。(四川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长生殿具有鲜明的舞台艺术特色,剧本的结构非常适合舞台演出。全剧有两条线索,即李、杨的感情纠葛和安史之乱。尽管剧中的人物众多,矛盾复杂,但经过作家的巧

    28、妙安排,做到了繁而不乱,条理分明。 唐明皇与杨贵妃这条主线在全剧中是前后不一致的,前半部分是写实,是爱情的悲剧,而后半部分是叙幻,是鼓吹和赞扬真情。二者在结构上是既对立又依存的:没有前半部分爱情的悲剧,就没有后面真情的生发;没有后面人物的情悔和重圆,那么就会留下遗憾,成为另一种梧桐雨式的悲剧。这样的对立和依存正显示了剧作的结构特征,即虽写李、杨情事,却不限于言情,而是拓宽了情的内蕴,充分显示了剧作崇尚真情的立意。 作品结构谨严,帝王爱情与朝政国事相互穿插,彼此关联,情节错综却脉络清晰,组合得紧凑而自然,场面安排轻重庄谐杂陈,使传奇剧的创作登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2)洪舁创作长生殿的意图在于

    29、他读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白朴的梧桐雨,却不满意于两部作品的悲剧结局,而欲对此进行改变,让李、杨二人“败而能悔”,在月宫里实现盟言。作者在作品中灌注着自己的“至情理想”,写出了帝王夫妻的伦理之情,通过他们生死不断的挚爱来表现对真情的崇尚。所以作者在写杨玉环这个角色时,并不像明人传奇惊鸿记那样写“太真秽事”,而是写出了一个帝王宠妃的既骄纵、悍妒又温柔、软弱的典型性格。作者对两人的爱情悲剧既有批判更有同情,所以对两人的爱情进行了美化和净化,去掉了杨玉环不光彩的事迹,而添加了二人生死执着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特别宣扬一种“一悔能教万孽清”的思想,来显示作者要用“乐极哀来”的道理“垂戒来世”的用意。)解析:

    30、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2.七体(北京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枚乘的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后来的昭明文选曾将七激、七依、七辩、七启等单列为一种文体并称之为“七”。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摹拟。)解析:13.郊寒岛瘦(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广西大学 2005 年、浙江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出自宋苏轼的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指唐朝诗人孟郊、贾岛寒瘦孤峭的诗歌风格

    31、。孟郊是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贾岛则是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仕途不达、穷愁落魄,其诗多描写个人生活的窘迫,格局大多比较狭隘。同时两人在作诗态度上都十分严肃认真,一字不苟,诗中往往多凄情寒景、穷愁情绪,又都追求奇险,刻意雕琢字句,故诗风都趋于凄清奇僻,遂苏轼有此说。)解析:14.一祖三宗(武汉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江西诗派由于黄庭坚的深远影响,一直沿续到南宋,吕本中、曾几、赵蕃、韩漉等人也被看作诗派中人。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两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32、之说。)解析:15.减斋体(南开大学 2000 年、山东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诗人杨万里号“减斋”,他早年学诗是从江西诗派入手,后来改而学习王安石和晚唐诗人的绝句,最后终于领悟到应该摆脱前人的樊篱而自成一家,并形成了独具面目的“减斋体”。减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间有深刻的寓意。时人将其创作的平易自然、清新活泼的诗体称为“诚斋体”。)解析:16.漱玉词(山东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漱玉词是李清照毕生的优秀作品选集,它凝结了李清照一生心血,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哀愁幽恨,都在漱玉词中体现。从早期的纸醉金迷,到后来

    33、的忧国忧民,从清丽华美,到婉约哀怨,李清照的一生都为漱玉词所录。)解析:17.旦本和末本(浙江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杂剧角色大致分为末、旦、净、杂四类。末是男角,相当于京剧里的“生”,“正末”外又有“副末”、“小末”,旦是女角,主角叫正旦,此外有“副旦”、“外旦”,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解析:18.拜月亭记(江西财经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此剧系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写金末战乱中两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通过爱情故事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作品语言本色当行,朴实明白而有余味;人物刻画比较细致,许多细节描绘都很成功。特别是对王瑞兰内心的微妙活动以及矛盾心理的描写,更显得细致人微而富有喜剧性。)解析:19.晚明小品文(北京大学 1999 年、首都师范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显著特点是题材趋于生活化、个人化,艺术表现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解析:20.红学(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作者生平的研究;对红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