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东方文学(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2.吉尔伽美什(郑州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3.圣经文学(山东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4.新约(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分数:2.00)_5.四福音书(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分数:2.00)_6.往世书(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考题)(分数:2.00)_7.巴别塔(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分数:2.00)_8.死海古卷(东北师范大学
2、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9.耶利米哀歌(浙江大学 2012 年考题)(分数:2.00)_10.阿维斯塔(北京大学 2012 年考题)(分数:2.00)_11.悬诗(浙江大学 2012 年考题)(分数:2.00)_12.克里希纳(黑天大神)(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分数:2.00)_13.梵剧(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分数:2.00)_14.佛本生经(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分数:2.00)_15.万叶集(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分数:2.00)_16.物语(天津外国语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17.谣曲(北京师范大学 2
3、002 年考题)(分数:2.00)_18.狂言(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分数:2.00)_19.元禄文学(郑州大学 2006 年考题)(分数:2.00)_20.物哀(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21.歌舞伎(东北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22.迦梨陀娑(西北大学 2006 年考题)(分数:2.00)_23.日本”私小说”(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分数:2.00)_24.”新思潮派”(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25.旅美派(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26.戈丹(南京师范大学 20
4、08 年考题)(分数:2.00)_27.春香传(北京大学 2012 年考题)(分数:2.00)_28.东亚战后派(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考题)(分数:2.00)_29.紫式部(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年考题)(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22.00)30.论述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武汉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31.怎样认识印度文学的特征?(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考题)(分数:2.00)_32.如何理解约伯记的主题?(南开大学 2001 年考题)(分数:2.00)_33.古兰经的文学价值何在?(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
5、)_34.论述天方夜谭的艺术特色。(陕西师范大学 2011 年考题)(分数:2.00)_35.松尾芭蕉俳句的艺术风格。(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分数:2.00)_36.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并说明中国文学对该作的具体影响。(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分数:2.00)_37.日本的平家物语在”物语文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清华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38.沙恭达罗的爱情主题及其意义。(湖南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39.纪伯伦先知的艺术特色。(湖南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40.任选日本近现代一位作家谈对其创作特征的认识。
6、(南开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41.东方文学的多元性与统一性是如何体现的?(北京师范大学 2004年考题)(分数:2.00)_42.用你熟悉的例子说明五卷书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武汉大学 2006 年考题)(分数:2.00)_43.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诗歌主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44.分析川端康成雪国中驹子的形象。(武汉大学 2005 年考题)(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
7、.东方文学(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方文学也称亚非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意义上的”东方”既非国际政治、军事概念,也非地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是相对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化而言的一个概念。东方有三大文化圈: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以阿拉伯文化为中心的西亚、北非即中东文化圈;以东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东方文化虽然多元,但有高层次上的一体性倾向和特征,即政治上的东方专制主义、经济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意识形态上的”东方精神”。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运用比较文学的概念与方
8、法,既研究各民族的共通性,也注意比较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解析:2.吉尔伽美什(郑州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 19 世纪前 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全诗共三千余行,用锲行文字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主要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和半人半兽的恩启为民除害的故事,与恩启结识前后,吉尔伽美什是截然不同的统治者:先是欺压民众的暴君,后是奋不顾身保护民众的英雄。史诗对前者加以嘲笑,对后者则加以赞美,反映了”为民
9、立业”的民主思想,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以及他们渴望认识自然法则的朴素愿望。这部史诗对日后的东西方文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解析:3.圣经文学(山东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圣经是著名的宗教经典,也是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文学著作。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共 39 卷,主要用希伯来语写成。旧约文学可分为神话、传说、史诗、史传、小说、抒情诗、智慧文学、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等类型。新约共 27 卷,用希腊文写成。新约文学可分为福音书文学、纪事文学、书信文学和启示文学四种类型。圣经文学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体现了宗教性和理想
10、主义的统一。在艺术上圣经文学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圣经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影响广泛和深远。)解析:4.新约(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约大约产生于公元 3 世纪左右,分为四部分:福音书、历史纪事、使徒书信和启示书。福音书记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和思想学说,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属于小说体;历史纪事属于传记,细致描述了耶稣升天后,圣徒约翰、保罗和彼得等人的传教活动和业绩,反映了早期基督教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的艰辛历程,树立了虔信、智慧、勇敢、坚韧不拔的使徒模范;使徒书信是散文体,是著名
11、使徒保罗、雅各、约翰等人在传教过程中,与各地教会组织的通信,探讨信仰基督教义、规范教会的行为规范等问题;启示书属于启示文学,是希伯来文学的一种文类,书中大量描写各种奇异怪诞的异象,在”传达上帝启示”名义下隐蔽的宣传作者的政治见解和社会主张。新约再现了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 125 年这段历史时期内,犹太民族与其他相关民族和地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新约既是基督教文学的源头,体现着早期基督教的文学成果,同时也继承了希伯来文学的诸多重要性质,是晚期古希伯来民族文学的重要分支。)解析:5.四福音书(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福音书是分别由耶稣基督的门
12、徒马太(玛窦)、约翰(若望)以及彼得(伯铎)的门徒马可(马尔谷)和保罗(保禄)的门徒路加写的四部介绍耶稣生平事迹的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是新约圣经的第一部分。其中马太、马可和路加所写的福音书因为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又称为”共观福音书”、”同观福音”或”符类福音”。马太福音是由原税吏、犹太人马太所写,对象是犹太人,说明耶稣基督的确是旧约圣经预言的弥赛亚。马可福音是由希腊人马可所写,对象是外邦人,说明上帝不单单是犹太人的神,也是世人的神。路加福音是跟随过保罗的医生路加所写,以极优美的希腊文写成,对象是向非犹太人阐明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使用罗马历法为主编年,为四本福音书中最易理
13、解的福音书。约翰福音是耶稣基督的门徒约翰(若望)约公元 100 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写成。他写作的目的在介绍耶稣就是希腊人思想中上帝的逻各斯(意思即是”话语”)以人的形象的呈现。被教父革利免称为”属灵的福音书”。)解析:6.往世书(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往世书”是一种印度民间神话传说的总称。因为印度人把这些神话当做历史,因此”往世书”也有”历史传说”的意思。它主要采用诗体,也有部分散文。全部采用对话形式,分段标明某某人说,诗的格律与史诗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往世书篇幅相差较大,有的往世书的篇幅达到大史诗的一半左右。其中的神话传说主要是在梨俱
14、吠陀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属于原初神话传说,已失去了信仰文学时代的神话和史诗那样的古朴性和神秘性,具有民间特有的世俗化性质。往世书现存18 部,最重要的毗湿奴往世书、湿婆往世书、薄伽梵往世书、鱼往世书等。往世书中的民间传说故事的中心形象是”三大神”,即大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和湿婆(破坏之神)。)解析:7.巴别塔(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巴别塔”这个概念出自圣经.创世纪。”巴别”这个词,就是希伯来文中”变乱”的意思。据创世纪记载,旧时天下人的口音语言,都是一样的。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