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语言学概论-1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语言学概论-1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语言学概论-10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语言学概论-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四个汉语词,不属于借词的是:_(分数:1.00)A.啤酒B.和尚C.拖拉机D.火箭炮2.下列语言学研究门类中不属于具体语言学的是:_(分数:1.00)A.古代英语B.理论语言学C.汉语史D.现代法语3.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_。(分数:1.00)A.词类的变化B.词序的改变C.语法范畴的消长D.形态的改变4.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研究不包括:_(分数:1.00)A.文字学B.语法学C.音韵学D.训诂学5.下面哪个词具有书面语色彩:_(分数:1.00)A.脑壳B歇C
2、搁D.崎岖6.下列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_(分数:1.00)A.官腔B.行业语C.黑话D.皮钦语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8.就语言的谱系分类而言,下列四组语言,哪一组不具有亲属关系:_(分数:1.00)A.壮语、傣语、侗语B.英语、德语、荷兰语C.朝鲜语、满语、佤语D.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9.英语名词 变为动词时,除了重音要转移外, 也要变读成 ,即整个词读成 (分数:1.00)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10.中古汉语声母bdg后来并入ptk,合流
3、了,这条规律叫作:_(分数:1.00)A.腭化规律B.清音浊化规律C.浊音清化规律D.浊音送气化规律11.“木乃伊”一词是:_(分数:1.00)A.一个词根和一个后缀组成的词B.三个词根语素组成的词C.前缀加词根加后缀构成的词D.一个三音节的单纯词12.下列哪种语言不属于黏着语:_(分数:1.00)A.壮语B.土耳其语C.日语D.芬兰语13.从文字的类型上讲,阿拉伯文属于_(分数:1.00)A.表音文字B.音位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14.下列关于文字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所有文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B.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C.文字和
4、语言一样,是全民的交际工具,不具有阶级性D.用某种文字去记录某种语言,其选择是相对自由的15.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_(分数:1.00)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采用拉丁字母的是:_(分数:2.00)A.俄语文字B.汉语拼音C.朝鲜文字D.日语文字E.英语1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
5、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的时候,声带都要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浊辅音需要振动声带。E.发元音的时候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气流较强。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因而只能渐变B.与语汇和语法相比,语音最容易发生演变C.语言的发展演变与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并无关系D.语言的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域之间会呈现不平衡性E.退出了社会交际活动,语言就不再会有发展演变19.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书面语扩大了用词范围,句子结构复杂。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
6、脱节现象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20.在“语言替换”现象中,哪种语言能够取代其他语言主要取决于:_(分数:2.00)A.语言使用者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B.语言使用者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C.语言使用者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优势地位D.语言使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势地位E.语言使用者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地位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coldhot”、“shutopen”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反义词。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2.语言具有二层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3.疑问句表达的都是“询问”这种言语行为。 (分数:2.00)A
7、.正确B.错误24.专有名词的词义不具有概括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5.语法的民族性是指世界上各语言的语法没有共性。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26.语音分析根据发音特点描述下列发音的特征。 b m k (分数:6.00)_27.指出下列句子中六个名词性成分的语义角色。 Anne Marshall whacked (重击) the ball from the woods to the grassy area near the hole and she suddenly felt invincible. (分数:6.00)_指出
8、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分数:5.00)(1).She has many works to do.(分数:2.50)_(2).He is buying me a pen.(分数:2.50)_28.语言接触有哪些表现形式,请简要举例介绍。 (分数:5.00)_29.请用英语动词 be 的八种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意义。 (分数:8.00)_五、材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35.00)下面是日语的一些动词形式,采用的是宽式记音。这些动词都是现在时,有两种风格变体:正式和非正式。语素与语素之间用+隔开。阅读这些材料,然后回答其后的问题。 英文释义 非正式 正式
9、 call yob+u yob+imasu write kak+u kak+imasu eat tabe+ru tabe+masu See m1+ru m1+masu leave de+re de+masu go out dekake+ru dekake+mast die in+u in+imasu close ime+re ime+masu swindle katar+u katar+imasu wear ki+ru ki+masu read Vom+u yom+imasu lend kas+u ka +imasu walt mats+u mat+imasu press os+u o +im
10、asu apply ate+ru ate+masu drop otos+u oto +imasu have mots+u mot+imasu win kats+u kat+imasu steal a lover netor+u netor+imasu (分数:15.00)(1).列出上述材料每一个动词词根的语音形式。(分数:5.00)_(2).可以看出,部分动词词根具有不同的语音形式。请归纳出一条音系规则来解释这种现象。(分数:5.00)_(3).表示正式风格与非正式风格的动词后缀均具有一个以上的变体。请列出相应的语素变体,并描述它们的分布规律。(分数:5.00)_下列材料展示了汉语史上“及”
11、由伴随介词演变为并列连词的现象。阅读这些用例,然后回答其后的问题。(1)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经邶风谷风) (2)公及郑伯盟于越。(左传桓公元年) (3)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4)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诗经小雅斯干) (5)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6)冬十二月,城诸及防,书时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7)七月亨葵及菽。(诗经豳风七月)(分数:20.01)(1).请指出上述哪些例子中“及”是伴随介词,哪些例子中“及”是并列连词。这种现象属于语法化吗?为什么?(分数:6.67)_(2).上述哪些(哪个)例子可以进行重新分析
12、?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分数:6.67)_(3).上述哪些例子体现了类推(扩展)?请结合材料对类推(扩展)进行分析。(分数:6.67)_考研语言学概论-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四个汉语词,不属于借词的是:_(分数:1.00)A.啤酒B.和尚C.拖拉机D.火箭炮 解析:2.下列语言学研究门类中不属于具体语言学的是:_(分数:1.00)A.古代英语B.理论语言学 C.汉语史D.现代法语解析:3.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_。(分数:1.00)A.词类的变化B.词序的改变 C.语法范畴的消长D.形态的改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语言学 概论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