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
《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试卷2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届陕西省铜川市中考模拟 试卷 2 语文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狡 黠 ( xi) 剽 悍 ( pio) 暂 时 ( zhn) 戛 然而止 ( ji) B.提 防 ( d) 星 宿 ( xi) 胆 怯 ( qi) 牵 强 附会 ( qin) C.纤 细 ( qin) 殷 红 ( ) 闷 热 ( mn) 茅 塞 顿开 ( s) D.龟 裂 ( jn) 称 职 ( chn) 应 酬 ( yn) 屡见不 鲜 ( xin)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字的字音。 A 中应是“暂 ( zn) 时”; C 中应是“纤( xin) 细”“
2、闷 ( mn) 热”; D 中应是“称 ( chn) 职” 答案 : 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喧闹 寒暄 获益匪浅 轻飞慢舞 B.要诀 决择 出奇治胜 融会贯通 C.蓬篙 竹蒿 相濡以沫 戛然而止 D.斑斓 谰言 好高骛远 苦心孤诣 解析:此题考查常用汉字的书写。 A 中应是“轻飞曼舞”; B 中应是“出奇制胜” “抉择”;C 中应是“蓬蒿” 、 “竹篙” 。 答案 :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2 分) 为了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 , 学校决定 _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教人员。 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
3、错 , 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 , 但营业额一直很低。 _ _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 , 找找原因。 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 , 要仔细 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起用 看来 品尝 B.启用 看来 品评 C.起用 可见 品尝 D.启用 可见 品评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 要注意近义词的区别。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启用”指开始使用。 “可见”承接上文 , 表示可以作出判断或结论 , 用在这里不妥。 “品尝”指仔细地辨别;尝试 ( 滋味 ) 。“品评”指评论高下。绿茶 , 应“品尝”。 答案 : A 二、默写 4.经典诗文默写 (任选六道题) ( 6 分 ) ( 1) _? 因
4、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 2) _, 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 3) 潮平两岸阔 , 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 4) _,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5) 只恐双溪舴艋舟 , _。 ( 李清照武陵春 ) ( 6) _, 猿则百叫无绝。 ( 吴均与朱元思书 ) ( 7) 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范 仲淹岳阳楼记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 名篇名句。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 书写要整齐规范 , 书写完毕后要通读 , 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答案: ( 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2) 不畏浮云
5、遮望眼 ( 3) 风正一帆悬 (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 5) 载不动许多愁 ( 6) 蝉则千转不穷 ( 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语言表达 5.下面语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和一处语病 , 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 分) 3 月 21 日下午 , 由省委宣传部、铜川市委、当代陕西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陕西好人现象研讨会在铜川新区举行。 陕西好人体现了陕西人忠厚质朴的传统美德 , 也展现了陕西人豪放宽厚的时代特征。 要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识陕西好人现象 , 深入研究陕西好人的示范、塑造、培养 , 做好 “ 陕西好人 ” 的品牌效应 , 为 “ 三个陕西 ” 建设提供坚强
6、的精神动力。 解析: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注意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句子中特殊词语的标点的用法等;常见的语病为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 答案: 文段中“陕西好人” , 书名号改为引号;第句中“示范、塑造、培养”改为“塑造、培养、示范” 。 ( 4 分 ) 6.在 “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 综合性学习中 , 班上将开展一次对本村 ( 居 ) 老年人的调查活动。根据这次活动的内容 ,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 7 分) ( 1) 仿照下面的示例 , 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 分) 示例:调查主题:
7、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 调查主题: _ 解析:本题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 , 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 , 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 , 设计合理都能得分。注意语言的表达要简明 , 扼要 , 通顺得体。 答案:示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的感情生活 老年人的娱乐情况 ( 2) 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 2 分) _ _ _ _ 解析:此题考查综合探究能力。解 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多读书 , 多接触社会 , 多体验生活 , 多了解乡俗文化 , 。这里学生调查方式设计合理 , 可操作性强即可。 答案:示例:走访 电话调查 填写调查问卷 开座谈会 材料一:新区、耀州区的孤寡、特困老人 , 都可以报名申请享受居家养老
8、 “ 康乐行 ” 项目的服务。近日 ,由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示范项目 “ 康乐行 ” 铜川市尚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示范项目在耀州区全面启动。该项目以新区、耀州区为中心 , 通过公开征集 , 遴选等方式确定服务对象 , 孤寡、特困、失能及重点优抚对象等老人都可向所在区民政部门报名 。 材料二:宽敞明亮的休息室、棋牌设施齐全的娱乐室、温馨清雅的阅览室、干净整洁的餐厅、四季长青的小花园、漂亮舒适的洗澡间 这不是风景区的疗养院 , 而是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幸福院的真实写照。像这样功能齐全、温馨如家的乡村幸福院在铜川已建成 66 个 , 到今年年底还将有 56 个这样的乡村幸福院
9、陆续建成。届时 , 铜川市将实现农村幸福院重点村全覆盖。 ( 3) 请从以上材料提炼出铜川市为解决养老问题 , 采取了哪些措施?( 3 分) 解析:此题要求在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 , 找出原句即可。精读文章 , 初步筛选 , 看清方向 ,仔细分辨 , 就能找 到答案。 答案:推行居家养老“康乐行”项目的服务实现农村幸福院重点村全覆盖。 四、名著导读 7.仔细观察下图 , 概括图片中的情节 , 不超过 10 个字。( 2 分) A._ B.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及名著。尤其是对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此处了解水浒传中林冲和武松的故事情节。 答案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B.武松斗杀
10、西门庆( 2 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新闻和文章 , 完成后面问题。 ( 12 分 ) 对惯性思维说 “ 不 ” 思维是什么?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专家研究表明 , 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智商 , 而是思维模式 , 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码。为了告诫世人 ,著名哲学家康德生前给自己写下这样一句碑文: “ 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 , 而是给予思维。 ” 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维思考问题 , 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由于这种惯性 ,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 “ 盲点 ” 。比如说 , 一张 0.1 毫米的纸对折 51 次会有多高?一张板凳高 , 一栋大楼
11、高 , 还是珠穆朗玛峰高?答案是比太阳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还要多1 亿公里。答案令 人诧异 , 但更令人诧异的是 , 面对正确答案有的人竟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惯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怕力量。 惯性思维力量的强大有时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 , 竟然取决于两千年前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 4.85英尺。为什么是这个奇特的标准呢?原来美国最早的铁路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 , 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 , 可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 , 他们习惯性地把马车的轮宽搬到了电车上。据查 , 英国老路的辙迹是罗马战车形成的 , 而罗马战车的轮
12、宽恰恰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 台湾作家吴若权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 “ 穷人戴钻石 , 人家以为是玻璃;富人戴玻璃 ,人家以为是钻石。 ” 正因为受惯性思维影响 , 认识不到事情也有变异的时候 , 于是便有了发生在莫泊桑小说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的悲剧。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 , 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 5%是非习惯性的。如果我们奉行所谓 “ 经验主义 ” , 结果必然是 “ 穿着新鞋走老路 , 违背科学走弯路 ” ! 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 “ 天敌 ” , 但并不是不可破除的 “ 魔咒 ” 。牛顿 是物理学的鼻祖 , 牛顿定律一向被认为是
13、物理学中不可更改的真理 , 也从未有人怀疑过 , 但是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却大胆扬弃 , 提出了 “ 宇称不守恒定律 ” , 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 , 勇于对惯性思维说 “ 不 ” , 因此取得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功。 “ 提出一个问题 ,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 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 爱因斯坦这句名言表明 , 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 , 毅然决然对惯性思维说 “ 不 ” 。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 3 分) 解析:此题
14、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中心论点 , 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 , 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概括的内容观点。 答案:对惯性思维说“不” 9.第 段围绕中心论点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依照例子的表述 , 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3 分) ( 1) 惯性思维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 “ 盲点 ” ; ( 2) _; ( 3) _; ( 4) 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 每段的中心句 , 就是分论点。 答案: ( 2) 惯性思维力量非常强大 ( 3) 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 , 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 (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铜川市 中考 模拟 试卷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