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5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5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5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52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关于人才的界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其所著资治通鉴.周纪一中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强调的核心是(分数:2.00)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C.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D.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3.周恩来曾经说过:“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快乐的事情”。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在含义上大体一致的是(分数:2.00
2、)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D.“保守是舒服的产物”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既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的是(分数:2.0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其中,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是(分数:2.00)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有关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和公民个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回答的是(分数:2.00)A.建设什么样的国家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C.培育什么样的公民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空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理想和空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
4、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B.理想具有实践性C.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D.理想具有超越现实性8.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段话凸显了(分数:2.00)A.理想具有实践性和实现可能性B.理想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C.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D.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9.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多种类型。从理想的主体上划分,理想有(分数:2.00)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D.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10.在整个理
5、想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理想是(分数:2.00)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个人理想11.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思想基础是(分数:2.00)A.坚定的信念B.勇于卖践、艰苦奋斗C.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D.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了(分数:2.00)A.远大的理想是指引入生前进的动力B.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C.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D.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
6、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4.作为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手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二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调节领域不同B.调节方式不同C.调节目标不同D.价值基础不同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的相辅相成关系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C.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
7、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D.二者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二耆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基础。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并弥补法律的空白和不足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必将全部体现在社会主义法律的规定中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二者是相
8、辅相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B.社会主义法律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C.通过颁布和实施社会主义法律,强制人们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D.通过颁布和实施社会主义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18.“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蕴含的道德和法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同一国家、同一时代,占社会统治地
9、位的道德与法律,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B.法律的规定之中蕴含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中也包含了法律的规定C.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道德和法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D.二者的调节领域、调节目标、调节方式是一致的19.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为使二者更好地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就要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就要(分数:2.00)A.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使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弘扬和遵循,并成为衡量执法、司法合理性的重要标准B.通过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法律成为饱含道德价值的良法C.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德丰富法律,以道德
10、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全社会信仰法律D.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公民内心的信仰,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20.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其中,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分数:2.00)A.政治素养B.道德品格C.法律素质D.身体素质21.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分数:2.00)A.基本的政治素养B.必备的法律知识C.必需的法律观念D.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22.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
11、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在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数:2.00)A.有利于实现民族独立、实现国富民强B.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进德修业、成长成才C.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D.能够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精神动力23.列宁曾经说过,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由此说明(分数:2.00)A.真正的理想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B.虽然理想具有一定
12、的超越性,但不可能完全脱离实际C.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仅是人在头脑中暂时的一种想象D.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24.克雷洛夫曾经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此话蕴含的理想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分数:2.00)A.理想能够为人生奋斗指引目标B.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C.理想的实现必然不会一帆风顺D.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25.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说明了理想的作用在于(分数:2.00)A.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它是源于人们主观意
13、志的一种判断C.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D.能够为人生提供前进的动力26.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不懈的努力来实现。共产主义是(分数:2.00)A.一种理想B.一种学说C.一种制度D.一种实践2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要实现这一共同理想就要做到(分数:2.00)A.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B.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定实现这一共同理想的信心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8.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分数
14、:2.00)A.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B.现实规定和制约着理想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理想一定可以转化为现实29.有人问吴孟超,你拿了那么多第一,拥有那么多头衔,获得那么多荣誉,你这一生值了。老人家回答说,是啊,就我的人生来讲,这些东西确实够多了。但是要说“值”,它究竟值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是,它凝聚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知识价值、人生价值才会有很好的体现。吴孟超老人的话对我们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关系的教益是(分数:2.00)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B.个人理想的实
15、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逐步实现C.个人理想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所规定的,个人理想的确立也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D.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30.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下列名言警句与这段话中的“志”的含义一致的有(分数:2.00)A.“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B.“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有志者、事竟成”31.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某些别有用心
16、的人预言,社会主义将在 20 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分数:2.00)A.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B.理想的实现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C.实现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D.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都不会轻而易举地实现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52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关于人才的界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其所著资治通鉴.周纪一中写道:“才者
17、,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强调的核心是(分数:2.00)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C.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D.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确立人才目标,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很小。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司马光这句话的核心是用“德”来统率“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故 A 选项正确。3.周恩来曾经说过:“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快乐的事情”。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在含义上
18、大体一致的是(分数:2.00)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D.“保守是舒服的产物”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优良学风的相关要求的理解,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题干周恩来的话表达的是求实的学风,与选项 B 的含义大体一致。A 选项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核心讲述的是要勤奋;C 选项出自礼记.经解,强调的核心意思是严谨;D 选项是高尔基的话,强调的是要创新。故只有 B 选项与题干的名言大体一致,是正确选项。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既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
19、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的是(分数:2.0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A 选项正确。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其中,创造人民美好
20、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是(分数:2.00)A.富强B.民主 C.文明D.和谐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理解,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富强即国富民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 选项正确。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
21、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有关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和公民个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回答的是(分数:2.00)A.建设什么样的国家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C.培育什么样的公民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爱
22、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B 选项正确。D 选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回答的问题。7.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空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理想和空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B.理想具有实践性 C.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D.理想具有超越现实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想和空想的区别,是一道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较大。AB两个选项都是理想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5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