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恩格斯指出:“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这说明( )(分数:2.00)A.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B.主观辩证法高于客观辩证法C.客观辩证法包含主观辩证法D.客观辩证法表现主观辩证法3.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分数:2
2、.00)A.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B.矛盾分析法C.现代科学思维方法D.实践方法4.一只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水桶,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分数:2.00)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D.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5.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数:2.00)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遵循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3、古难全”,这说明( )(分数:2.00)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规律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7.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分数:2.00)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8.有一家人养了一头母牛,平时都是每天挤奶一次以供自用,一天主人决定要宴请客人,便想每天挤下一些奶积攒着,等到请客那天牛奶会丰富些。可是又一想,离请客的那天还有一个月呢?如果挤下来放到那天
4、,不都要变质了吗?还不如在牛肚里储藏着,到时候又多又新鲜,岂不更好!于是他就这么做了。请客的日子来到了,宾客们纷纷人座,主人便兴冲冲地跑去挤奶,结果大失所望,一滴奶也挤不出来。这一故事告诉我们( )(分数:2.00)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B.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人们不能改变它C.在规律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D.人们可以不尊重规律而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9.清代赵翼有诗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启发我们( )(分数:2.00)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瞬息万变、难以把握的C.要弄清
5、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D.事物发展过程中只有偶然没有必然10.“燕子低飞蛇过道,必有大雨到”这句谚语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11.日本福岛核泄漏引起全球关注,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核政策,采取措施应对核泄漏危机。这件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12.孙子兵法日:“投入亡地然后存,陷人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
6、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分数:2.00)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3.“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 )(分数:2.00)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4.健康是个“大”话题,但成就健康的往往是“小“细节。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B.
7、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D.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原理15.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段话表明( )(分数:2.00)A.历史是由理论推演出来的B.历史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历史经过修正的再现C.历史进程与逻辑进程是完全一致的D.理论反映的是历史过程的全部内容16.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
8、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分数:2.00)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17.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这句话( )(分数:2.00)A.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夸大了人本性的作用D.表明物质决定意识18.中国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一事实说明( )(分数:2.00)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决定作用B.主体的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C.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
9、,主体没有选择的自由D.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19.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 年 3 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 年 3 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分数:2.00)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20.“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
10、学道理主要是( )(分数:2.00)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1.上海近郊的低山丘陵地貌十分适合野生鸟类栖息 Q松江区林业站采用近似自然的人工造林模式养护涵养林,让乔木层、灌木层等植被自然交叉生长,优胜劣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动植物生态链,成为野生鸟类的安全栖息地。松江区林业站的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分数:2.00)A.必须根据社会生活的需求,构建矛盾的统一体B.办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让主观依赖客观C.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改变事
11、物的内在联系和条件,达到预期有目的22.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分数:2.00)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2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4.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
12、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群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B.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C.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5.列宁说:“除了运动的物质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的内容包括( )(分数:2.00)A.世界是统一的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C.世界统一性的基础
13、在于其实践性D.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2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它违背了(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D.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的原则27.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啧啧赞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而“从人身上割下来的手,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主要说明了( )(分数:2.00)A.部分依赖于整体B.
14、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28.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事件越来越多,破坏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灾难频发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 )(分数:2.00)A.自然灾害与环境开发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B.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D.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29.“你永远不能控制大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让它为我们所用。“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有(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
15、世界C.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统一的D.实践主体能够创造物质30.“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有可无的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1.“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分数:2.00)A.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混为一谈B.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C.否认了逻辑矛盾是客观矛盾的主观映象D.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对立起来32.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
16、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分数:2.00)A.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B.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C.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D.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3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 )(分数:2.00)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D.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34.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
17、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 )(分数:2.00)A.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C.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35.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说明( )(分数:2.00)A.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B.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C
18、.想象一定能成为现实D.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36.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这短短的几个字却蕴涵了丰富的哲理,包括( )(分数:2.00)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37.农民梁金牛在家乡采用美国 NBA 赛制举办农民篮球联赛,将“常规赛”安排在庙会日,“总决赛“放在春节期间,巧借传统文化的“东风“,愈办愈红火。此例说明( )(分数:2.00)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统一B.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不可分C.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38.庄子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有许
19、多儒士,学习先生的道家学说的人却很少。”庄子说:“鲁国很少儒士。”哀公说:“整个鲁国的人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鲁国少儒士呢?”庄子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穿着儒士服;穿着儒士服装的不一定是懂得儒家学说。”这说明( )(分数:2.00)A.研究学问不能只重形式,弄虚作假B.有什么样的本质,就会通过什么样的现象表现出来C.学习要注重实际,讲求真才实学D.看人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39.蟾蜍有毒,蟾衣却可人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变的过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上吃掉;还发现蟾
20、蜍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明了通过控制光线、在水中获取、用光照吸引幼虫喂养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终于闯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取蟾衣之所以可能的客观依据是( )(分数:2.00)A.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B.认识规律及其实现条件才能利用规律C.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D.规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40.1930 年,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存在。后来,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先进的观测仪器,发现了比冥王星距太阳距离远 30 亿公里的“塞德娜”,认为这可能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这说明人的认识( )(分数:2.00)A.具有不
21、确定性B.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41.“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浮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分数:2.00)A.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C.人的意识在生产实践中是没用的D.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42.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不已。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被称为“古史分期”的学术大讨论中,相继出现了“三论五说”:西
22、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沦和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上述材料说明( )(分数:2.00)A.所有争论都无法推翻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B.人类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解释具有历史性C.与自然科学相比,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不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D.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抛弃这些毫无意义的历史纠葛43.1928 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经过从动物实验到人体的长期反复过程,1942 年,青霉素成为人类战胜病菌的有力武器。但是,青霉素不能治疗结核菌等病菌的感染。之后,人们又发现了金霉素等,形成了抗生素家庭。这表明( )(分数:2.00)A.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
23、上产生B.新事物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C.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D.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4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说明( )(分数:2.00)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D.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45.蚕蛹
24、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分数:2.00)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中断事物的正常发展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46.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段话说明( )(分数:2.00)A.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B.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C.人依赖于自然界D.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47.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世界 物质性 及其 发展规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