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18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18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183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试卷 183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分数:2.00)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分数:2.00)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4.“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指(分数:2.00)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
2、件下的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性的选择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5.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分数:2.00)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成真知6.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指(分数:2.00)A.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水平B.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性质D.由一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状况7.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分数:2.00)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C
3、.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D.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8.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其直接原因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D.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9.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和引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分数:2.00)A.和平共处原则B.四项基本原则C.自力更生原则D.平等互利原则10.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分数:2.00)A.九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
4、四大11.国共第一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政治基础是(分数:2.00)A.旧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社会主义主义D.共产主义12.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分数:2.00)A.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B.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C.视察上海时的谈话D.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分数:2.00)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
5、定的关系1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分数:2.00)A.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5.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分数:2.00)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坚持以人为本D.坚持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16.2005年 3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分数:2.00)A.反分裂国家法B.证券法C.公务员法D.婚姻法17.2005年 4月 6 日,在伊拉克过渡国民议会第四次会议上当选总统的是(分数:2.00)A.贾法里B.塔拉巴尼C.哈桑尼D.阿拉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8
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表现为(分数:2.00)A.它们都是对世界总的看法B.宗教就是唯心主义哲学C.宗教是粗鲁的拙劣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精致狡猾的宗教D.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20.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数:2.00)A.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21.在科学上,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的研究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元素蜕变现象与宇宙天体运动存在着共同规律,这
7、说明这两种科学现象之间具有(分数:2.00)A.间接的联系B.内在的联系C.偶然的联系D.本质的联系2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分数:2.00)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2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当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C.生产力的任何发展变化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改革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24.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
8、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有(分数:2.00)A.追加的生产资料B.追加的货币准备金C.追加的消费资料D.追加的折旧基金25.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有(分数:2.00)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资金收入D.房产出租者取得的租金收入26.遵义会议的“转折”意义指的是(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从教条主义向实事求是的转折点B.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的转折点C.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转折点D.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的转折点27.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达到成熟,原因在于(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
9、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B.大革命以来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实践经验C.抗日战争为共产党人处理矛盾、积累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D.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这一根本问题28.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有(分数:2.00)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全行业公私合营29.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分数:2.00)A.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中B.邓小平南方谈话中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中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30.从 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表明,
10、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 1985年的 1.25亿人,减至 1998年的 4200万人。这一实践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的解决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分数:2.00)A.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2.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
11、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应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这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投资过快增长B.煤电油运供求紧张C.粮食供求关系趋紧D.一些行业低水平扩张33.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 2005年 7月 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分数:2.00)A.市场供求为基础B.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C.有管理的浮动D.完全市场调节34.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是(分数:2.00)A.应为改革设时限和强行表决B.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数量C.应遵循最广泛协商一致的原则D.安理会任何改革方案都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35.2005年 7月 5日,大湄公河
12、次区经济合作第一次领导人会议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主要议题有(分数:2.00)A.次区域合作成就与挑战B.次区域指导原则C.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行动D.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7.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谈谈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分数:2.00)_38.论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分数:2.00
13、)_39.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请结合这句话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分数:2.00)_40.试述应如何理解在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分数:2.00)_四、选做题(总题数:2,分数:4.00)41.选做题本题满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分数:2.00)_42.本
14、题为选做题,请在 I、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 以下是有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材料: 材料 1 世界及西方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单位:亿美元)年份 1991 年 1993 年 1996 年 世界 1991 2327 3319 国别 美国 314日本 307法国 239德国 237英国 163 美国 782英国 255法国 206德国 153日本 138 美国 878英国 446德国 278法国 265日本 234 五国合计 1260 1534 2101 材料 2 全球经济使得世界上所有生存有道的经济单位,都能够在需要发展时摄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东
15、西。他们不再需要就近寻找资源,也不必再依赖政府的正式出力,就可以获得他国的资源或敲开消费者的大门。这种情况已使传统上扮演“中介人”功能的民族国家及其政府变得无用武之地。全球市场靠自已的力量就运作得很好,因此民族国家再也不必扮演创造市场的角色。实际上,现在民族国家自己问题重重,大部分时间反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绊脚石。假如情况许可,从全球角度所拟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案会自行流通到有需求的地方而不必受到民族国家的干预。这种现象使得民族国家的中介角色逐渐消失掉,那么谁能坐在全球会议桌前提出全球性解决方案,其资格就不再是根据人工划分的国家疆界,反而是更重视他所代表的地理区单位。 摘自(日本)大前研一疆界消失在无
16、国界的世界中 材料 3 1999年 9月 21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状态,即 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状态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惟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还有欧盟的农产品补贴问题。 摘自路透社日内瓦 1999年 9月 23日电 材料 4 美国的普遍利益在于鼓励那些被文化冲突分裂的国家通过共同利益的沟通走向一个发展的世界。美国的
17、经济、政治利益在于确保世界如果走向一种共同语言,那么它将是英语;世界如果趋向于建立共同的电信通讯,那么在安全和质量标准上它将以美国为标准;如果世界在电视广播和音乐上连为一体,那么节目和程序上将是美国的;如果世界要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些价值观念将是适合于美国的价值观念。 摘自(美)罗斯科普夫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赞美吗? 材料5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生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
18、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摘自(美)商业周刊 01998年 10月 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材料 1反映的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 3评析材料 2所体现的观点。 (3)结合材料 l,分析材料 4所提观点的实质及其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 5和材料 1、3,阐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选做题: 以下是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材料: 材料 1 从 1977年阿根廷马德普拉塔的联合国水会议以来的几十年间,联合国有关机构组织了大量专家研究水的问题,召开了多次关于水与环境、水与发展的国际会议,
19、向国际科学界、世界水资源管理 者和决策者提出了建议,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付迫在眉睫的水资源危机。尤其是 1992年,6 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大家关注的热点就是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环境和水资源问题。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僻等重要文件,对解决和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提出了,)系列战略性措施。 摘自世界水资源问题研究趋向,中国水利1999 年第 7期 材料 2 联合国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到 2025年的 80亿和 2050年 93亿,预计全球人口能稳定在 105或 110亿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
20、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危机。摘 6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材料 3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了一九九八年长江特大洪水和近两年的沙尘暴频繁发生之后,中国的生态问题特别是西部的生态退化日渐突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森林质量下降等呈上升趋势。生态问题不仅导致地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条件退化,而且出现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加剧了贫穷灾害风险和生态危机,使经济难以持续增长并引发社会不稳定。 摘自南方网:环境问题:本世纪最严重挑战之一(2003 牟 12月 7日) 材料 4 “坚持
2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 1、2、3 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试分析产生这些问
22、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 4,阐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及其意义。 (3)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分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哲学依据。(分数:2.00)_考研政治-试卷 183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分数:2.00)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
23、知识点是对唯心主义派别的两种基本形式各自特点的理解和确认。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不同理解(B)项。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决定世界;而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某个地方存在着的那么一个虚无缥缈的“精神”决定世界。这样,分析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A 项(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项(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 项(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排除 A、C、D 项,所以 B项是正确选项。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分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18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