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7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7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73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7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42.0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有(分数:1.00)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B.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各有优缺点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分数:1.00)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D.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分数:1
2、.00)A.资源配置市场化B.企业行为自主化C.市场竞争公平化D.市场行为法制化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下列环节组成(分数:1.00)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D.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主要体现在(分数:1.00)A.所有制结构上的不同B.分配制度上的不同C.宏观调控上的不同D.企业制度上的不同6.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分数:1.00)A.使市场在国家宏观
3、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C.运用市场信号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D.针对市场缺陷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经济健康发展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这是因为(分数:1.00)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采用D.为扩大就业门路,采取多种分配方式也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分数:1.00)A.经济调节B
4、.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作用,是因为(分数:1.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基础C.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D.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包括(分数:1.00)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私营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
5、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1.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分数:1.00)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2.根据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和我国改革的经验,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分数:1.00)A.公有公营B.公有民营C.股份公司D.承包经营13.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分数:1.00)A.人们对资产的经营方式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D.人们对资产的组织形式14.所有制实现形式(分数:1.00)A.决定所有制自身的性质B.主要是指
6、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C.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D.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1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正确的认识是(分数:1.00)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B.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C.要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D.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经济16.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要正确认识股份制的性质与特征,这包括(分数:1.00)A.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B.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C.它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D.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
7、公有性17.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分数:1.00)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B.我国农村中的主要经济形式C.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D.只能适应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1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分数:1.00)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C.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D.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1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
8、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D.对满足人民需要、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20.外资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分数:1.00)A.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B.是中国政府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2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分数:1.00)A.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B.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C.公有制经济内部必须全部实行的分配原则D.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分配原则2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意义是,
9、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分数:1.00)A.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B.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C.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D.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2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有(分数:1.00)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公有制中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要提高
10、(分数:1.00)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提高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提高按劳分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5.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分数:1.00)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D.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26.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分数:1.00)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D.现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及发展要求27.在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是(分数:1.00)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企业经营效果的不一C.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D.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2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分数:1.00)A.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B.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中实现C.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D.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29.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中,非按劳分配收入主要有(分数:1.00)A.集体企业工资收入B.国有企业福利收入C.个体劳动所得D.资产收益30.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
12、分配取得的收入有(分数:1.00)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D.房产出租者取得的租金收入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分数:1.00)A.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C.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D.“三大差别”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差别3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分数:1.00)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优抚安置3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分数:1.00)A
13、.个人自愿,逐步展开B.城乡有别,地区有别C.统一规划,分类管理D.权利与义务相统一3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分数:1.00)A.化解个人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公平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C.调节积累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分数:1.00)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C.把增强
14、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D.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6.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1.00)A.科技是关键B.人才是核心C.教育是基础D.投入是根本37.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重点是(分数:1.00)A.增强公平B.适应流动性C.保证可持续性D.贯彻法制性38.按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
15、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此,要大力推进(分数:1.00)A.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B.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C.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D.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39.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分数:1.00)A.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B.农业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C.农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D.农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40.十八大提出,从 2010 年到 2020 年
16、要实现的“两个倍增”计划是(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倍增B.进出口贸易额倍增C.外汇储备量倍增D.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4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要求是(分数:1.00)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B.乡风文明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4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为此要(分数:1.00)A.优化国土空间
17、开发格局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二、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8.00)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涸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讲的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鱼倒是全捕着了,但湖水排干了,就再也不会有鱼了。 材料 2 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描述祖国的广袤与富饶。从大的方面看,这样讲当然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国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相反,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从全球来看,有关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以每年 1600 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现有石油储量不足 2 万亿桶,可供开采时间不超过百年;到 202
18、5 年,全世界 2/3 的人口将遭受用水短缺的威胁。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减少。从我国来看,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比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 2370 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1/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 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与此同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消费方式在生活
19、中并不鲜见。虽然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奢侈浪费的消费观还在发展,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材料 3 2000 多年前,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贸易站楼兰,极尽繁华。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却于公元 500 年左右消失在漫漫黄沙中。不少研究者将吞噬楼兰文明的祸首归结为环境的急剧恶化。应该看到,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
20、峻: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1/5 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 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 174 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 请结合材料回答:(分数:12.00)(1).材料 1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理?(分数:4.00)_(2).材料 2 所反映的现实告诉了我们什么?(分数:4.00)_(3).材料 3 中楼兰的悲剧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示?面对材料 3 中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做什么?(分数:4.00)_43.如何理解为促进国民
21、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分数:11.00)_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也许,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世界上每生产 4 台电脑,就有 1 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再看看这样的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我们生产 1 台电脑竞只能赚 10 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近年来,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出口 8 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 A-380! 材料 2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
22、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 15 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 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 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 39%提高到 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材料 3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 1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 410 倍,33 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 46%。 材料 4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 50%,美国、日本仅为 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 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
23、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 20%、数控机床售价的 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 请结合材料回答:(分数:12.00)(1).材料 1 中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分数:4.00)_(2).结合材料 2、材料 3、材料 4 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4.00)_(3).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哪些工作?(分数:4.00)_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如何促进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7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