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研究认为( )是学习障碍产生的高峰年龄(分数:2.00)A.12 年级B.23 年级C.34 年级D.45 年级3.(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分数:2.00)A.自我概念B.自我认识C.自我判断D.自我评价4.塞尔曼采用( )方法对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数:2.00)A.观察法B.调查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5.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特点是( )(分数:2.
2、00)A.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关系D.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友谊”6.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 )岁左右(分数:2.00)A.7B.10C.12D.157.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分数:2.00)A.4年级B.2年级C.5年级D.6年级8.下列不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分数:2.00)A.成绩不好B.阅读障碍C.情绪障碍D.智力低下9.自我意识在小学( )发展速度较快,以后速度逐渐减慢(分数:2.00)A.13 年级B.4年级C.34 年级D.24 年级10.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
3、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是( )阶段(分数:2.00)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11.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 )(分数:2.00)A.学前阶段B.中小学阶段C.中学阶段D.小学阶段12.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称为( )(分数:2.00)A.元认知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监控D.元认知体验1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 )直接相联系,具有阶段性(分数:2.00)A.自尊水平B.思维发展水平C.自我意识发展水平D.社会认知水平14.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分数:2.00)A.中度智力落后B.轻度智力落后C
4、.正常或者接近正常D.可能正常也可能不正常15.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哪种典型反应?( )(分数:2.00)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16.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 )(分数:2.00)A.本质抽象水平B.形象抽象水平C.直观形象水平D.初步本质抽象水平17.进入小学以后,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了变化,主要处于( )(分数:2.00)A.父母控制阶段B.共同控制阶段C.儿童控制阶段D.社会控制阶段18.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按阶段可分为( )(分数:2.00)A.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短期
5、游戏伙伴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B.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C.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双向帮助关系、单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D.短期游戏伙伴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19.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分数:2.00)A.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B.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C.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D.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20.小学生自我评价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动机的年龄为( )(分数:2.00)A.6
6、岁左右B.7岁左右C.9岁左右D.10岁左右2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分数:2.00)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2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的主要特征是( )(分数:2.00)A.依从父母B.形成团伙C.主要与老师交往D.一起玩的同伴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二、多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23.与学前儿童游戏相比,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分数:2.00)A.有更大的社会性B.趣味性更强C.带有一定的强制性D.目的性、系统性更强24.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主导儿童学习动机
7、的有( )(分数:2.00)A.为祖国前途、人民的利益B.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C.为个人的前途D.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25.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差异性B.集中性C.缺陷性D.排斥性26.下列关于童年期儿童概念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是一个主动、复杂的过程B.掌握概念是一次完成的C.成人或教师简单的传授过程D.概念的掌握表现出了阶段特征27.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的趋势为( )(分数:2.00)A.从简单到复杂B.从呆板到灵活C.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D.从间断想法到有组织的综合性想法28.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是( )(
8、分数:2.00)A.开始形成同伴团体B.同伴交往的形式复杂多样C.开始建立友谊D.朋友关系变得相对稳定29.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分数:2.00)A.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B.发展水平呈马鞍形C.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D.中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已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30.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分数:2.00)A.争吵B.分享C.助人D.合作31.小学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发展较快的转变年龄阶段为( )(分数:2.00)A.二四年级之间B.一三年级之间C.三五年级之间D.四六年级之间32.友谊的发展表现在( )(分数:2.00)A.亲密
9、性B.稳定性C.沟通性D.选择性33.元认知的发展特点表现在( )(分数:2.00)A.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B.从他控到自控C.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D.从局部到整体34.童年期记忆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有意记忆占优势B.意义记忆占主导C.形象记忆优于词的抽象记忆D.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35.书面言语的掌握有一定的顺序,包括( )等过程。(分数:2.00)A.阅读B.写作C.识字D.写字36.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 )(分数:2.00)A.最初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
10、兴趣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37.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有( )(分数:2.00)A.相互接近B.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C.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D.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三、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38.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发展。(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研究认为( )是学习障碍产生的高峰年龄(分数:2.
11、00)A.12 年级B.23 年级 C.34 年级D.45 年级解析:3.(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分数:2.00)A.自我概念B.自我认识C.自我判断D.自我评价 解析: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4.塞尔曼采用( )方法对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数:2.00)A.观察法B.调查法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解析:解析: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5.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特点是( )(分数:2.00)A.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
12、的关系D.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友谊” 解析:解析:儿童在 915 岁时,友谊已经进入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6.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 )岁左右(分数:2.00)A.7B.10 C.12D.15解析:7.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分数:2.00)A.4年级 B.2年级C.5年级D.6年级解析:解析: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是在小学四年级(1011 岁),也有人认为可以提前到小学三年级或者推后到更高年级。这个“关键年龄”可随教育条件的改变提前或推后。8.下列不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13、 )(分数:2.00)A.成绩不好B.阅读障碍C.情绪障碍D.智力低下 解析:解析:学习障碍定义强调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推理、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障碍,造成学习能力滞后,影响学业成绩,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儿童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成绩却远低于该年龄段儿童所应达到的水平。9.自我意识在小学( )发展速度较快,以后速度逐渐减慢(分数:2.00)A.13 年级 B.4年级C.34 年级D.24 年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以下趋势: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
14、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从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从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开始了第二个上升期。 总体看来,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存在两个高峰:一年级到三年级,五年级到六年级。10.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是( )阶段(分数:2.00)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解析:11.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 )(分数:2.00)A.学前阶段B.中小学阶段C.中学阶段D.小学阶段 解析:解析: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
15、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习惯型过渡。所以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品德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即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期在三年级。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12.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称为( )(分数:2.00)A.元认知B.元认知知识 C.元认知监控D.元认知体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元认知的相关概念的掌握和区别程度。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童年 儿童 心理 发展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