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痰饮的致病特点为(分数:2.00)A.阻滞气血运行B.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C.影响血脉运行D.影响新血生成2.下列哪项是结石的形成原因(分数:2.00)A.饮食不当B.情志内伤C.药物服用不当D.以上均是3.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病邪的致病特点(分数:2.00)A.发病急骤,病情危笃B.传染性强,易于流行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侵袭肌表,常兼他邪4.下列哪项是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内容(分数:2.00)A.六气,日阴、阳、风
2、、雨、晦、明B.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C.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D.外所因一一六淫;内所因一一七情;不内外因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B.情志过激、持续不断,则脏腑精气阴阳失调、首先伤心神,再伤他脏,发为情志病C.七情损伤相应之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D.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6.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分数:2.00)A.正气不足B.正邪斗争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阴阳失调7.七情首先影响(分数:2.00)A.肝气
3、B.心神C.脾气D.肺津8.“惊则气乱”,则(分数:2.00)A.精神萎靡,气短乏力B.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C.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D.心悸,惊恐不安9.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属于(分数:2.00)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10.提出病因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的是(分数:2.00)A.张仲景B.黄帝内经C.巢元方D.陈无择11.内经中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分数:2.00)A.脏B.腑C.上D.下12.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分数:2.00)A.脉凝泣而变色B.筋急而爪枯C.肉胝皱而唇揭D.骨痛而发落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
4、12.00)A热 B寒 C风 D火(分数:4.00)(1).头痛、项强、鼻塞、咽痒、咳嗽的病邪是(分数:2.00)A.B.C.D.(2).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是邪(分数:2.00)A.B.C.D.A怒则气上 B悲则气消 C惊则气乱 D恐则气下(分数:4.00)(1).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可由哪种状态所致(分数:2.00)A.B.C.D.(2).以上哪项引起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分数:2.00)A.B.C.D.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暑邪(分数:4.00)(1).其性收引的邪气是(分数:2.00)A.B.C.D.(2).其性升散的邪气是(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
5、1,分数:22.00)13.下列属于湿邪致病特点的是(分数:2.00)A.善行而数变B.重浊C.易阻遏气机,损失阳气D.易袭阴位14.七情的致病特点是(分数:2.00)A.直接伤及内脏B.影响脏腑气机C.情志强烈波动时,可使原有病情加重或恶化D.多发情志病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多食咸则皮槁而毛拔B.多食苦则脉凝泣而变色C.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D.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16.形成瘀血的原因是(分数:2.00)A.三焦气化失司B.气虚、气滞C.血热、血寒D.思虑过度17.因痰而引起的病变有(分数:2.00)A.癫狂B.瘰疬C.积聚D.阴疽18.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下列正确的是(分数
6、:2.00)A.外感性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19.下列属于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分数:2.00)A.为阴邪,易伤阳气B.为阴邪,其性凝滞C.为阴邪,其性收引D.为阴邪,其性重浊20.下列属于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分数:2.00)A.为阳邪,其性升散B.耗气伤津C.为阳邪,善行而数变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21.下列属于暑与热共见的表现为(分数:2.00)A.耗气B.热象C.疮疡D.伤津22.痰饮的,病理属性是(分数:2.00)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23.热邪、暑邪皆有的致病特点是(分数:2.00)A.均为阳邪B.均易出血C.耗气伤津D.临床均可见高热、大渴、
7、大汗、脉洪大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痰饮的致病特点为(分数:2.00)A.阻滞气血运行 B.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C.影响血脉运行D.影响新血生成解析:解析:痰饮致病特点为: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阻于经络、脏腑,妨碍气血运行,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 (2)影响水液代谢:主要是影响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 (3)易于蒙蔽心神:痰蒙心窍或痰火扰神,出现头晕目眩,痴呆癫狂,神昏谵妄。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饮随气流行全
8、身各处,并容易兼邪致病,病证繁。2.下列哪项是结石的形成原因(分数:2.00)A.饮食不当B.情志内伤C.药物服用不当D.以上均是 解析:解析:结石形成的原因是: (1)饮食不当:偏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肝胆,久而为胆结石;空腹吃柿子、生枣,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出现胃结石;饮用硬水等易出现肾结石。 (2)情志内伤:情志失调,肝胆气郁,胆汁蕴结,日久煎熬,形成结石。 (3)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使脏腑功能失调,药物沉积而形成结石。 (4)体质差异:先天禀赋差异,以至某些物质的代谢失常,形成结石体质。3.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病邪的致病特点(分数:2.00)A.发病急骤,病情危笃B.传染性
9、强,易于流行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侵袭肌表,常兼他邪 解析:解析: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可通过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播。致病特点为: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常见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无论男女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具有特异性,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同一种疠气致病,无问大小,病状相似。4.下列哪项是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
10、论的内容(分数:2.00)A.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B.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C.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D.外所因一一六淫;内所因一一七情;不内外因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 解析:解析: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病因的论述是: (1)外感六淫为外因。 (2)七情内伤为内因。 (3)不内外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 A 题为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B 为内经所述,C 是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观点。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B.情志过激、持续不断,则脏腑精气阴阳失调、首先
11、伤心神,再伤他脏,发为情志病C.七情损伤相应之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D.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解析:解析: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当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刺激,超越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导致机体脏腑精气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对情志刺激的调节适应能力低下,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因病起于内,故称七情内伤。6.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分数:2.00)A.正气不足 B.正邪斗争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阴阳失调解析:解析: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
12、,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7.七情首先影响(分数:2.00)A.肝气B.心神 C.脾气D.肺津解析:解析: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8.“惊则气乱”,则(分数:2.00)A.精神萎靡,气短乏力B.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C.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D.心悸,惊恐不安解析:解析: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 (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
13、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 (2)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3)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 (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 (5)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 (6)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9.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属于(分数:2.00)A.喜则气缓 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解析:解析: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 (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 (2)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医 综合 基础理论 病因 发病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