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5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 黑龙江牡丹江市 中考真题语文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答题卡上的田字格呢。 向美而生,向善而行。 解析:本题是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这个知识点的考查。 答案: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嘹 亮 lio 祈 祷 q 缄 默 jin 忍俊不 禁 jn B.畅 谈 chng 炽 热 zh 伦 理 ln 潜 心贯注 qin C.澎 湃 png 嬉 闹 x 娴 熟 xin 乐此不 疲 p D.步 履 l 剔 透 t 哺 育 p 惟妙惟 肖 xio 解析: A “祈”读 q,“禁”读 jn; B“炽”读 ch
2、,“伦”读 ln; D“哺”读 b,“肖”读 xio。 答案: C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绮 丽 真 谛 梦 寐 一拍 即 合 B.测 隐 磐 石 睿 智 苍 海桑田 C.萌 发 伫 立 蜿 蜒 因地 制 宜 D.和 煦 葱 茏 骊 歌 浩瀚无 垠 解析: B 组中“测”为“恻”,“恻隐”意为“同情”;“苍”为“沧”,“沧海桑田”指变化巨大。 答案: B 4.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汉字听写大会”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书写水平,还加深了大家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修改: 解析: 本句属于“锻炼”与“水平”动宾搭配不当。 答案: 修改:将“锻炼”改为“提高”或将“水平”
3、改为“能力”。 5.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深夜,我们渴望黎明;孤独,我们渴望陪伴; , 。 解析: 注意例句中“深夜”与“孤独”两词一表环境一表心情,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仿写,注意前后句子要连贯。 答案: 示例一:伤心,我们渴望安慰。 示例二:失败,我们渴望成功。 6.请用一句话概况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5 字以内,含标点) 牡丹江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 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校园里总能传出朗朗读书声 ,全市中小 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魅 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解析: 抓住
4、第一句中的表述中心事件的关键词来概括即可。 答案: 示例一:教育局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示例二:我市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示例三: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7.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 。(诗经秦风)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的名句是: , 。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 。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
5、中面对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感叹: , 。 解析:此题是对名篇名句默写的考查。 答案: (1)白露为霜。 (2)随风直到夜郎西。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感时花溅泪。 (5)先天下之忧而忧。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或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名著阅读 “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以上文字中的“他”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他”是 中的人物,作者是 。作品中三位伟人经历的共同点是:
6、 解析: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欢乐颂”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答案: 名人传 罗曼 罗兰 实例:经历种种磨难,创造不朽的杰作。(意思对即可)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近期,牡丹江市非遗专家委员会公示了我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四排非遗传承人名单。某中学为增强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意识,开展了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9.阅读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所占百分比调查表,提取主要信息。 类别 民间 文学 民间 舞蹈 民间 美术 传统 医药 民间 音乐 民间手 工技艺 传统 戏剧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民俗 所占 百分比 12.1% 6.1% 1
7、5.2% 12.1% 6.1% 18.2% 3.0% 3.0% 24.2% 主要信息: _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从数据上来判断有关项目所反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比例的情况,概括作答。 答案: 示例一: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类所占百分比最高。 实例二: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所占百分比最低。 10.假如你是活动的策划人,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条 最恰当 的宣传标语。 A.共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B.争做文明少年,关心点滴小时 C.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生产能力 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
8、爱黑土文化 (2)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解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 (1)D (2)示例:主题班会、黑板报、图片展、制作有关宣传片等。 11.学校将邀请满族道德风尚习俗传承人郭先生来做讲座,小明作为校学生会主席,打电话给郭先生,他应该怎样说呢? 解析: 本题是口语表达题,要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答案: 本题根据对方的身份“满族道德风尚习俗传承人”使用适合的称谓。 示例:郭先生(叔叔),您好。我是某中学学生会主席小明,我们学校想请您为同学们做有关满族道德风尚习俗的讲座,可以吗?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范
9、式守信,回答 12-15 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 ,与汝南 张劭 (sh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 归乡里。式 谓 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 过 尊亲。”乃共克 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 母,请设馔 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 其日,巨卿果到,升堂 拜饮,尽欢而别。(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 注释:太学:京城最高学府。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告:告假。过:拜访。克:约定。白:告诉。馔 (zhun):饭食。升堂:登上大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式 谓 元伯曰: 至 其日: 解
10、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 文中的含义。 答案: 谓:对说;告诉 至: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解析: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具”“白”“设”“馔”“候”,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答案: 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解析: 对于古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首先要读懂文章,了解情节,在情节中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的内容从身份、性格、品行方面分析其形象特点。 答案: 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解析: 根据作者所叙述的事例,结合人物形象的分
11、析,理解文意,抓住“信用”这一点内容来结合实际谈感想即可。 答案: 示例: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学习中,答应帮组同学讲解难题,无论自己的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 (二)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 16-19 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沈碧 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 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
12、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 、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 “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是 10 的 40 次方。 “正”字计数法的使用,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是由服务员领座,善写计数的服务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
13、上。由于时间紧,怕误记,为了稽核总数,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这种方法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 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 鉴,广泛应用起来。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 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 绝大多数 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
14、了。 “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 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 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正”字计数不仅字形方正简洁,还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 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知识窗 有删改) 16.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答案: 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17.第段画
15、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解析: 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列数字,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正”代表了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18.第段中加点词语“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 解析: 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答案: 不能删掉,“绝大多数”从数量上限制,表明了大部分人生来就有十根手指,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去掉后就表明所有的人生来就有十根手指,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绝大多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结合全文,谈谈“正”字计数法的优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 示例: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与庙堂之上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黑龙江 牡丹江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