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苏格拉底方法(分数:2.00)_2.美德即知识(分数:2.00)_3.城市学校(分数:2.00)_4.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分数:2.00)_5.柏林大学(分数:2.00)_6.教育漫话(分数:2.00)_恩物_8.昆西教学法(分数:2.00)_9.教育即生长(分数:2.00)_10.改造主义教育(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11.阐述苏格拉底方法与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分数:2.
2、00)_12.评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办学特色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分数:2.00)_13.论述 19 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分数:2.00)_14.分析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分数:2.00)_15.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的?(分数:2.00)_16.试分析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并说明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7.简述古风时代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18.简述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特点。(分数:2.00)_19.简述中世纪世俗封建主教
3、育的情况。(分数:2.00)_20.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21.简述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的教育主张。(分数:2.00)_22.简述费里教育法的内容。(分数:2.00)_23.简述苏俄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分数:2.00)_24.简述夸美纽斯的“泛智”原则。(分数:2.00)_25.简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思想。(分数:2.00)_26.简述福禄培尔的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分数:2.00)_27.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分数:2.00)_28.简述杜威关于思维与教学方法的内容。(分数:2.00)_29.简述凯洛夫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分数:2.00)_考研教育
4、硕士(Ed.M)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苏格拉底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5、。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该方法也有局限,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于幼年儿童。)解析:2.美德即知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德即知识”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人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即美德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具有完善
6、道德的人。因此,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但“美德即知识”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解析:3.城市学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城市学校是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而产生的,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其种类有行会学校、商会学校(也称基尔特学校)。城市学校在领导权上,大多属于行会和商会。后期,城市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在内容上,以读、写、算及商业、手工业相关的世俗知识为主
7、。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大多为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所以,城市学校属于世俗性质。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解析:4.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其目的是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师资匮乏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
8、量下降,因此,它最终被人们抛弃。)解析:5.柏林大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柏林大学在 1809 年由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洪堡负责筹建,为了使它成为德国科学和艺术的中心,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教授和学生有研究和学习的自由;聘请既有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教授;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柏林大学既促进了德国教育的发展,也为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典范,例如我国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解析:6.教育漫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漫话是 1693 年出版的一本教育著作,作者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
9、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解析:恩物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福禄培尔建立了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作业等。所谓恩物,是福禄培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其中真正的恩物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 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的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序的整体。)解析:8.
10、昆西教学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昆西教学法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帕克在昆西市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第二,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雏形的民主政洽,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第三,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第四,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解析:9.教育即生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即生长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的主要内容之一。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天性,他提出,“教
11、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但是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他认为儿童充分生长便是民主主义的要求。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解析:10.改造主义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改造主义教育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布拉梅尔德是其代表人物。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教学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
12、的教育。)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11.阐述苏格拉底方法与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苏格拉底方法。 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
13、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孔子认为不论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3)二者异同。 相同点: 两
14、种教育方法的目的都是启发学生思维。反对灌输知识,直接把既定的答案告诉学生,希望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思考,自己推理出答案。 都采用了互动式交谈。不论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一系列对话,教师在对话中去启发学生,在交谈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启示。 讨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伦理问题。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注重道德的人,他们探讨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终极答案,又值得人们去思考的哲学类问题和道德类问题。 不同点: 问答次序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别。在西方,教育是从心中引出已有知识;而在中国,教育是从外部输入,就外部的信息进入人们的视野后,才引导思考。 教育顺序不同,苏格拉底
15、强调从特殊到一般,孔子强调从一般到特殊。 教学目的不同,苏格拉底强调探索新知,孔子强调温故知新。)解析:12.评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办学特色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世纪大学是新兴市民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后,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传授。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第一,城市发展的需要。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
16、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同时王权与教会的斗争更加激烈,市民之间的商业诉讼也不断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法律知识,此外疾病的防治需要医药知识。 第二,东方文化的影响。十字军东征使许多已经销声匿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经典著作被重新发现,与穆斯林的经典著作、科技一同被带到西欧,与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学科一起,开创了中世纪后期的学术复兴,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其中中世纪大学最为引人注意。 (2)中世纪大学的主要办学特色。 教育目的: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领导体制: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
17、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完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 课程设置:大学的课程开始并不固定,后趋向统一,应社会需求分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 教学方法: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辩论也都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脱离实际。 自治: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就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即学校的事务基本由学校自行管理。中世纪大学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权,比如大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EDM 综合 外国 教育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