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 )的伟大教育家。(A)法国(B)美国(C)德意志(D)捷克2 以下作品哪一个不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 )(A)初级读本(B) 世界图解(C) 母育学校(D)大教育论3 夸美纽斯生活的环境是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时期,新旧思想的矛盾在他的思想中表现为( )(A)其思想既有民主主义,又有人道主义(B)其思想既有民主性,又有宗教性(C)其思想摇摆不定,自相矛盾(D)其思想既有宗教性,又有反宗教性4 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观有两面性,其中民主主
2、义的一面体现在( )(A)现实性目的,认为宗教是为来世做准备(B)宗教性目的,认为宗教是为来世做准备(C)现实性目的,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D)宗教性目的,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5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 )(A)使天赋得到发展(B)改造社会、国家(C)使人身心健康(D)“使人得救 ”6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存在两个重要教育原则是( )(A)直观性、巩固性(B)顺应自然、直观性(C)顺应自然、泛智(D)泛智、直观性7 夸美纽斯“ 泛智” 教育思想是指 ( )(A)教育内容泛化(B)教育对象泛化(C)教育方法泛化(D)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泛化8
3、 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 )(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欲(C)量力性(D)发展性9 夸美纽斯在道德教育中纳人的一个新概念是( )(A)爱国教育(B)公德教育(C)劳动教育(D)绅士教育10 以下这些教育史上的创举,不是由夸美纽斯提出来的是( )(A)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B)第一个提出分班教学(C)第一次提出统一的学校体系(D)第一个提出较完整的教学原则11 卢梭的教育思想都反映在( )(A)论教育(B) 爱弥儿(C) 十日谈(D)泛智学校12 卢梭是( ) 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这种思想是以( )为理论基础的。(A)神学主义、唯心主义(B)实用主义、心理学(C)自然主义、白板
4、论(D)自然主义、性善论 13 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反封建的程度特别强,其原因是( )(A)生于小资产阶级新兴时期,受环境影响(B)出生于小生产者家庭,代表下层人民,资产阶级革命意识强(C)受到伏尔泰的启发、教导,投身革命(D)生活经历特别坎坷,所以反社会性很强14 卢梭将教育分为哪三种?( )(A)自然教育、人为教育、神的教育(B)自然教育、人为教育、国家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的教育(D)自然教育、神的教育、自我教育 15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是一种( )(A)消极教育(B)道家教育(C)积极教育(D)“白板说 ”16 以下哪一点不是卢梭的“自然人” 的特征?( )(A)不受传统
5、束缚(B)自食其力(C)热爱大自然(D)身心健康17 卢梭认为,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人生阶段是( )(A)婴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18 裴斯泰洛齐是( ) 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A)自然主义(B)经验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19 裴斯泰洛齐是( ) 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A)瑞士(B)瑞典(C)德国(D)法国20 以下各项哪一个不是裴斯泰洛齐一生中的教育实践?( )(A)创办“儿童之家 ”(B)创办 “新庄” 教农民技术(C)创办斯坦茨孤儿院(D)创办布格多夫小学 21 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A)忏悔录(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林哈德与葛杜德(D)少年维特之
6、烦恼22 ( )是第一个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 的思想家。(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福禄贝尔(D)卢梭23 裴斯泰洛齐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 )构成的,这是学习的开始。(A)统觉团(B)要素(C)回忆(D)恩物24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道德教育的要素是( )(A)对母亲的爱(B)感觉、观察力(C)乐于助人(D)博爱、仁义 25 从要素教育思想出发,裴斯泰洛齐认为智育应当通过哪些课程来进行?( )(A)算术、几何、语文(B)政治、历史、神学(C)逻辑、辩证、历史(D)算术、几何、音乐2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但是是西方教
7、育史上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B)裴斯泰洛齐一生有无数教育实践,一直就有意识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斯坦茨孤儿院” 明确地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结合,标志着裴斯泰洛齐有意识地将教学与劳动结合了起来(D)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关系的新要求27 赫尔巴特是( ) 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28 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并建成一门科学的思想家是( )(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C)蒙台梭利(D)赫尔巴特二、简答题29 什么是教育性教学原则?30 简要介绍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31
8、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32 夸美纽斯提出了哪些主要的教学原则?必答题33 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34 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35 试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7 【正确
9、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10、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二、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愚蠢的人是
11、不可能有德行的。因而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受一般教育。因而,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对于如何做到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赫尔巴特认为,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 多方面的兴趣 ”。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往往把教学和德育分开,规定各自不同的任务,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德育获得坚实基础。但是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道德教育,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 【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0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的课
12、程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张: 第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1)经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但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分散、杂乱),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反映在教材中则为直观教材。 (2)兴趣:兴趣存在于经验之中,因此,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它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 (3)兴趣课程体系。 赫尔巴特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和审美的;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兴趣。各种经验、兴趣对应应设的课程如下
13、表所示:第二个基本主张是根据统觉的研究得出的。 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从这里推理出,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步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 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 相关” 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相关”就是指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 就是指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历史和数学)。 第三个主张则是课程应与儿童的发展相呼应。 文化纪元理论是儿童与课程维度设计选择课程的基础。文化纪元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感觉在人的认识中起主导地位
14、,以后,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的想象力在诗与神话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最后,当理性发展起来时,人类就进入到成年。不同时代的文化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水平。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1 【正确答案】 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现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 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 “专心 ”,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所谓“ 审思” ,是指把一个又一个 “专心活动”统一起来。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
15、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 4 个连续的阶段:第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 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第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 ”。其兴趣阶段发展到 “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第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 静止的审思 ”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
16、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第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 。其兴趣点在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2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2)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3)巩固性原则。(4)量力性原则。(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必答题33 【正确答案】 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
17、科。由于夸美纽斯所生活的环境是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时期,新旧思想对他都有强烈的影响。这种新旧思想的矛盾也反映在他的世界观中,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谴责大国欺负小国,对穷人表达深刻同情;还有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重视人的现实生活,接受了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基督教派的领袖,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他既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又认为圣经是认识的源泉。夸美纽斯的这种思想的两面性也反映在他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上:一方面,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夸美纽斯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为达到“永生” ,现世的生活只是永生的准备,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教性
18、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现实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这种现实性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育目的观,都体现出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肯定。在他看来,教育首先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一见解是有意义的,但是他把教育当作“人类得救 ”的主要手段,则又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教育如此重要,因而进行正确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必须遵守的两大重要原则,即教育必须顺应自然原则,以及教育的“泛智” 原则。
19、首先,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 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认为旧学校的根本错误是它违背了“自然 ”。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的特点。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 ,即客观规律。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其次,“泛智 ”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
20、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泛智” ,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指出在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 。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这两条教育的大原则是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重要贡献,对后人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外国 近代 教育史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