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两句话出自(分数:2.00)A.教育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3.文化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的共同之处是(分数:2.00)A.都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B.都主张教育研究采用精神科学的方法C.都主张教育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方
2、法D.都主张教育研究采用实践批判的方法4.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分数:2.00)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5.关于古代教育的特征,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具有阶级性C.教育具有等级性D.教育内容丰富6.20世纪 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人力资本理论7.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分数:
3、2.00)A.管理层面的现代化B.人员层面的现代化C.观念层面的现代化D.教育组织形式层面的现代化8.“揠苗助长”式的教育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分数:2.00)A.阶段性和顺序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平衡性和差异性D.整体性和稳定性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分数:2.00)A.决定作用B.制约作用C.主导作用D.辅导作用10.关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正确的是(分数:2.00)A.教育目的是培养目标的依据B.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基础C.教育目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D.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11.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法
4、律法规是(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2.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分数:2.00)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C.合作与竞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13.“打开 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指的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14.“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范围,而且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否则不能引起儿童学习的动机,也就不能有自发的活动。”这种观点属于(分数:2.00)A.结构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课程
5、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15.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主要共同之处在于(分数:2.00)A.都强调学生的活动B.都反对学科中心C.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D.都以学生为中心16.强调精选材料,教给学生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模式是(分数:2.00)A.程序教学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发现教学模式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17.教师教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然后再由他们中的优秀学生去教年幼的或者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分组教学18.课堂小测验是一种(分数:2.00)A.诊断性评价B.形
6、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9.“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自我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20.明确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及共同的责任感”的法律、法规或文件是(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国际标准职业分类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1.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的学生享有的权利是(分数:2.00)A.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B.按国家有关规
7、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C.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D.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2.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3.德育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德育中各要素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分数:2.00)_25.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26.简述课程评价的功能。(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阅读下列材料,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
8、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材料中 “新规定”的意义。 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 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0遍甚至 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不但没下降,还
9、大有提高。(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两句话出自(分数:2.00)A.教育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1806 年,赫尔巴特的普通
10、教育学问世,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因此,赫尔巴特也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此书中,赫尔巴特把道德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C。3.文化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的共同之处是(分数:2.00)A.都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B.都主张教育研究采用精神科学的方法C.都主张教育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方法 D.都主张教育研究采用实践批判的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 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文化教育学主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目的是
11、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批判教育学主张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再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教育现象不是中立和客观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文化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都反对教育研究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C。4.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分数:2.00)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定义方法的掌握程度。美国教育哲学家谢
12、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教育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谢弗勒有关定义方式的区分为人们研究纷繁多样的教育定义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D。5.关于古代教育的特征,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具有阶级性C.教育具有等级性D.教育内容丰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
13、主要特征的了解。古代社会的教育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教育具有阶级性,出现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等。因此,正确答案为 A。6.20世纪 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人力资本理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关系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有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劳动力市场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
14、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遗传素质不存在差别,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断言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形成都是教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才智差异也仅仅是教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在 20世纪 70年代初期出现的,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筛选假设理论简称筛选理论,又称文凭理论,是 20世纪 70年代初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该理论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
15、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提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于 20世纪 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这种投资对个人而言,可以提高个人所得,对社会而言,可以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社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0 世纪 60年代以来,正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许多国家推行了“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D。7.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
16、层面的现代化和(分数:2.00)A.管理层面的现代化B.人员层面的现代化C.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D.教育组织形式层面的现代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与挑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加以分类,可以分为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因此,正确答案为 C。8.“揠苗助长”式的教育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分数:2.00)A.阶段性和顺序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平衡性和差异性D.整
17、体性和稳定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揠苗助长”超越了人的发展的阶段,试图提前和加速人的发展,违反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A。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分数
18、:2.00)A.决定作用B.制约作用C.主导作用 D.辅导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旨在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所起作用的掌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A 是主要干扰项,认为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C。10.关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正确的是(分数:
19、2.00)A.教育目的是培养目标的依据 B.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基础C.教育目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D.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A。11.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法律法规是(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国
20、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不同时期关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几个重要的教育文件的把握情况。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A。12.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分数:2.00)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C.合作与竞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
21、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分工等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D。13.“打开 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指的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 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有关终身教育的常识的把握程度。自 2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