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19 年 5 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分数:2.00)A.柏克赫司特B.杜威C.孟禄D.华虚朋3.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4.根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方针,教育的最高境
2、界是 ( )。(分数:2.00)A.美感教育B.军国民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5.( )提出“教育独立说”。(分数:2.00)A.蔡元培B.杜威C.梁启超D.杨贤江6.民国初年颁布的一系列政令,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这就是( )。(分数:2.00)A.千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1927 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分数:2.00)A.法国B.德国C.日本D.美国8.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分数:2.00)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C.
3、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0.经正女学的创设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声。(分数:2.00)_11.在梁启超看来,教育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他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并始终坚持“民智”即“民权”的主张。(分数:2.00)_12.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所以教育在革命成功之前可有可无。(分数:2.00)_13.“庚款兴学”是帝国主义的善意行为。(分数:2.00)_14.蔡元培倡导的“教育独立”是指教育经费的独立。(分数:2.00)_15.1922 年
4、“新学制”改革的核心是高等教育阶段。(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6.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点。(分数:2.00)_17.概述大同书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18.简述严复“三育论”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19.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构架。(分数:2.00)_20.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分数:2.00)_21.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分数:2.00)_22.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度的措施有哪些?(分数:2.00)_23.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有哪些?(分数:2.00)
5、_24.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是什么?(分数:2.00)_25.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分数:2.00)_26.概述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观念有哪些转变?(分数:2.00)_27.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平民教育运动中的两种倾向及其共同点。(分数:2.00)_28.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分数:2.00)_29.蔡元培在北大实施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分数:2.00)_30.简述“科学教育思潮”的有关内容。(分数:2.00)_3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2.00)_32.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数:2.0
6、0)_33.简述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34.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分数:2.00)_35.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6.必答题(分数:2.00)_37.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以及废除科举的历史影响。 “窃惟奉旨兴办学堂,已及两年有余,而至今各省学堂仍未能多设者,经费难筹累之也。公款有限。全赖民间筹捐。然经费所以不能捐集者,由科举未停,天下士林调朝廷之意并未专重学堂也。然则科举若不变通裁减,则人情不免观望,绅富孰肯筹捐,经费断不能筹,学堂断不能多。入
7、学堂者恃有科举一途为退步,既不肯专心向学,且不肯恪守学规。况科举文字,每多剽窃;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止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彼此相衡,难易迥别,人情莫不避难而就易,此已早在圣明昭鉴之中。当此时势临危,非人莫济,除兴学堂外,更无养才济时之术。若长此因循,坐糜岁月,国事急矣,何以支持。” 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 “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旧习,讥我首鼠两端。群怀不信之心,未改轻侮之意,转瞬日俄和议一定,中国大局益危,斯时必有殊常之举动,方是化群疑而消积愤。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
8、,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送,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兵农工商,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妇人孺子,亦不使逸处而兴教于家庭。无地无学,无人不学,以此致富奚不富,以此图强奚不强。” 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分数:2.00)_38.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9、(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19 年 5 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分数:2.00)A.柏克赫司特B.杜威 C.孟禄D.华虚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因民国初年蔡元培的介绍而与中国教育界见面,其后逐渐对中国教育产生影响。1919 年 5
10、 月,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驻留两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遂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杜威教育学说的一些基本命题,如“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一时充斥各种报纸杂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教育救国的愿望,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B。3.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思
11、想和教育改革也异常活跃,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潮有: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际主义教育思潮。考生不仅要知道这些思潮的名字,更要掌握这些思潮的具体内容,并能加以评述。因此,本题选 C。4.根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方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 ( )。(分数:2.00)A.美感教育B.军国民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 年初,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蔡元
12、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本题选 D。5.( )提出“教育独立说”。(分数:2.00)A.蔡元培 B.杜威C.梁启超D.杨贤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独立”的思想。“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 20 年代。1922 年 3
1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教育独立思潮中的重要篇章。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大致可以归结为: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固定的款项,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作他用;建立独立的教育会计制度。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由懂教育的专业人士主持;教育总长不得因政局的变动而频繁变动。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保持稳定,不受政治的干扰,并能自由地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独立。不必依从于某种信仰
14、或观念。因此,本题选 A。6.民国初年颁布的一系列政令,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这就是( )。(分数:2.00)A.千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解析:解析:本题是各学制的一个综合性考查。1902 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于 1904 年(光绪二十九年)1 月 13 日由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民国成立后,最终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形成了民国新学制草案。9 月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民
15、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阴历壬子年,故称该系统框架为“壬子学制”。“壬子学制”公布后,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法令规程,其中法令部分多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通过。这些法令法规,使“壬子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有些与“壬子学制”略有出入,但无碍“壬子学制”的结构框架。这些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 19121913 年学制。1922 年 9 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会议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提出的学制系统改革稍作修改,又交同年 10 月在济南召开的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征询意见,最终于 11 月 1 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 19
16、22 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此,本题选 C。7.1927 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分数:2.00)A.法国B.德国C.日本D.美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912 年初,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因此,本题选 D。8.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分数:2.00)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C.教育实行
17、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一考点。1925 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是年 5 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1 月 16 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和执行可以说是收回教育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因此,本题选 A。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0.经正女学的创设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一表述是错误的。 经正女学,又称“中国女学堂”,在梁启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教育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