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3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3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2008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2.简述元朝中央及地方官制。(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简述元代民族政策以及影响。(苏州大学 2014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4.论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5.试析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清华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6
2、.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几个方面。论述南宋经济的发展。(2011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7.1113 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叙述之。(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8.简述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大学 2018 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9.简述明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苏州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0.试论张居正改革。(南京农业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1.论述明代的宦官专政。(浙江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2.试比较汉唐明宦
3、官擅权的异同。(清华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3.试述清朝前期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厦门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4.试述明清内阁制度的变迁。(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5.简述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黑龙江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6.清前期在边疆地区施行的不同于内地行省的统治措施。(四川大学 2014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7.简述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南京大学 2001 年综合卷真题)(分数:2.00)_18.简述清初恢复、
4、发展生产的措施及效果。(厦门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9.试论两税法和摊丁入亩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0.论述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浙江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1.简述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2.简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3.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武汉大学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
5、2.00)_24.论述自 16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2012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25.论述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 年前)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2014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26.论述宋至明清的民族关系。(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7.论述乾嘉学派出现的背景及其在史学方面的代表性成就。(2017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3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7,分数:54.00)
6、1.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2008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主要内容。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此外还有高丽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二)历史意义。元代的行省制,从政
7、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另外,在一些边远地方设立行省,如甘肃行省、云南行省、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代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解析:2.简述元朝中央及地方官制。(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中央官制。元朝中央最主要的机构有三,即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1)元朝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
8、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2)1263 年,设立枢密院,总理全国的军事。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衔,枢密院的二员枢密副使掌握军务。后来又增设同知枢密院事等官员。(3)御史台(又称内台、中台、宪台等)掌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其下为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下,有殿中司和察院。前者的主要任务是纠察百官,后者是作为朝廷的耳目,行刺举之事。 (二)地方官制。(1)元代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
9、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2)元朝在路、府、州、县都设置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3)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
10、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解析:3.简述元代民族政策以及影响。(苏州大学 2014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元代的民族政策。元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
11、等级。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汉人、南人只能充当副职。如地方上的官吏,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形成定例。 (二)影响。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是蒙古族统治集团以征服者自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的具体体现。这种做法造成严重的民族隔阂和矛盾,导
12、致被压迫民族的强烈反抗。整个元代,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最终使得蒙古族统治者无法长治久安。)解析:4.论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背景。从北宋中期起,儒学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对以贞观年间钦定的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旧说产生怀疑,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包括各种儒家学派在内的宋学。宋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1)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宋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特别尖锐,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家经典中去寻找
13、新的答案和新的思想武器,以挽救社会危机。(2)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释、道两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并对儒学产生了渗透。这为宋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3)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对书籍的传布和文化的普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广大平民子弟加入到读书人的队伍中去,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4)科举改革的影响。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抨击,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当时的经义考试,既可承袭旧说,又可自为立说,这对以理解经义内涵为主的新儒学的产生是一个有力的推
14、动。 (二)代表人物。(1)程颢、程颐。程颢、程颐是后来宋学中成为主流派的理学的先驱。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之理也就是万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维护封建的纲常等级,也就是维护天理。程颐将人性的两个层次命名为天理、人欲,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论理气心性,又必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依归,将自然、道德合二为一。程颢的观点和程颐有一些差别,认为人心具有良知良能。(2)朱熹。朱熹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其学主要承自程颐,也吸收了周敦颐、张载等人的观点,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他认
15、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原,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和阶级矛盾。(3)陆九渊。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因而有心学之称。陆九渊把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并承袭和发挥了“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 (三)官方地位的确立。理学实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南宋理宗朝时期。淳祐元年
16、(1251 年),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正式肯定从二程到朱熹是孔孟以来道统的真正继承人,使程朱理学成为继孔孟以来的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解析:5.试析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清华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城市发展。(1)北宋时期。城市贸易开始打破了坊、市和昼夜的界限。市内还出现了“瓦子”(或称“瓦舍”“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戏剧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是娱乐的中心。北宋除广州外,又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今浙江嘉兴)五地设市舶司,使外贸规模成倍扩大。 (2)南宋时
17、期。南宋都城临安府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商业极其繁荣。榷场贸易则主要存在于宋与金、宋与西南各族之间,由官府管理,征收榷税。广州、泉州、明州仍是重要的通商口岸,特别是泉州,已取代广州,成为最大的外贸基地。另外,在临安、温州、秀州等地也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 (二)商业发展。(1)北宋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流通额迅速增加。为了解决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的问题,真宗时,在政府许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了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市场上流通,叫作“交子”。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仁宗年间,设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 36 万贯铁钱为本金,定期限额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
18、,改交子为“钱引”。 (2)南宋时期。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南宋货币铸造供不应求,政府便大量印制纸币。当时流行的纸币有钱引和会子两种。钱引流通于四川地区,取代了北宋时使用的四川交子。会子分东南会子、淮交、湖会三种。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在杭州设立会子务。发行的会子通行东南各路,称东南会子。两淮发行的会子是为淮交、湖会,先在湖北通行,后扩大到京西和广南。)解析:6.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几个方面。论述南宋经济的发展。(2011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扩大和改善耕地;圩田大量增加,粮食亩产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19、占城稻的栽种进一步推广;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大。 (二)手工业。制瓷业和丝织业超过北方;棉纺织业初步发展;造纸和雕版印刷技术提高;造船业迅速发展。 (三)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空前繁盛;瓷器开始成为主要输出品;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广州等城市形成外国商人聚居区(蕃坊)。 (四)南宋流行的纸币有钱引和会子两种。钱引流通于四川地区,取代了北宋时使用的四川交子。会子分东南会子、淮交、湖会三种。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政府在杭州设立会子务,专门负责会子的印制、发行和管理。)解析:7.1113 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叙述之。(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古代史 历年 汇编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