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答案解析(总分:5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1.00)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社会和谐C.公平正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为指导。(分数:1.00)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3.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材料体现的
2、哲学道理主要是( )(分数:1.00)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分数:1.00)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 )(分数:1.00)A.教育B.就业C.经济D.党6.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环节。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是( )(分数:1.00)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B.事物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之中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分数:1.00)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8.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分数:1.00)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9.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分数:1.00)A.党B.政府C.制度D.法律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分数:1.00)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4、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和谐社会C.大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观念D.努力打造节约型社会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1.社会和谐( )(分数:2.00)A.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C.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D.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分数:2.00)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B.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
5、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1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 2020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分数:2.00)A.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B.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C.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D.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是
6、( )(分数:2.00)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6.社会和谐是( )(分数:2.0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分数:2.00)A.必须
7、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分数:2.00)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19.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分数:2.00)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0.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 )(分数:2.00)A.富强B.民主C.
8、文明D.和谐三、B分析题/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5 年 2 月 19 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按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9、谐社会的目标是什么?(分数:5.00)_(2).怎样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分数:5.00)_四、新增考点突破阅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 12006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其中一项主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材料 2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
10、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民日报21305 年 02 月 20 日第一版材料 3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
11、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请结合材料回答:(分数:9.99)(1).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呢?(分数:3.33)_(2).为什么说形成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分数:3.33)_(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是什么?怎样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分数:3.33)_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
12、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分数:10.00)(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分数:5.00)_(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
13、系。(分数:5.00)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答案解析(总分:5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1.00)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社会和谐 C.公平正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析:解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为指导。(分数:1.00)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解析:解析 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14、3.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分数:1.00)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解析:解析 上述的行为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作出的,显然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分数:1.00)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C.正确的思想舆
15、论导向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解析: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 )(分数:1.00)A.教育B.就业C.经济D.党 解析:解析 我们和谐社会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故答案选 D。6.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环节。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是( )(分数:1.00)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B.事物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之中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解析 根据“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环节”中“
16、关键环节”这四个字,显然体现了抓重点、抓主流的思想。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分数:1.00)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走共同富裕道路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解析:8.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分数:1.00)A.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解析:9.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分数:1.00)A.党B.政府C.制度 D.法律解析:解析 本题属记忆性考点,语出十六届六中全会。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分数: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