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亚稳态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亚稳态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亚稳态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亚稳态及答案解析(总分:1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8,分数:180.00)1.从内部微观结构角度简述纳米材料的特点。(分数:10.00)_2.试分析的 Ni3Al粒子尺寸对 Ni-Al合金流变应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数:10.00)_3.说明晶体结构为何不存在 5次或高于 6次的对称轴?(分数:10.00)_4.何谓准晶?如何描绘准晶态结构?(分数:10.00)_5.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激活能可用 Ozawa作图法,利用在不同的连续加热条件下测得的晶化温度 Tx和加热速率 a之间存在 的线性关系求得,已测得非晶 Fe79B16Si5合金预晶化相
2、-Fe 的 Tx如下表。求激活能。(分数:10.00)_6.何谓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简述其影响因素。(分数:10.00)_7.由于结晶的不完整性,结晶态的高聚物中晶区和非晶区总是并存的。已测得两种结晶态的聚四氟乙烯的(体积分数)结晶度和密度分别为 1=51.3%, 2=74.2%和 1=2.144g/cm3, 2=2.215g/cm3。试计算完全结晶的和完全非晶态聚四氟乙烯的密度。计算密度为 2.26g/cm3的聚四氟乙烯样品的结晶度。(分数:10.00)_8.试证明:脱溶分解的扩散系数 D为正值(正常扩散),而 Spinodal分解的扩散系数 D为负值(上坡扩散)。在这两种相变中,形成析
3、出相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分数:10.00)_9.调幅分解浓度波动方程为 ,求临界波长 c,其中 R()=- ;M 为互迁移率; 为浓度梯度造成的错配度; (E为弹性模量,v 为泊松比);K 为常数; 为波长;Z 为距离;t 为时间;(分数:10.00)_10.Cu的原子数分数为 2%的 Al-Cu合金先从 520快速冷却至 27,并保温 3h后,形成平均间距为1.510-6cm的 G.P.区。已知在 027时,Cu 在 Al中的扩散系数 D=2.310-25cm2/s,假定过程为扩散控制,试估计该合金的空位形成能及淬火空位浓度。(分数:10.00)_11.Cu的原子数分数为 4.6%的 Al
4、-Cu合金经 550固溶处理后, 相中含有 x(Cu)=2%,将其重新加热到100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析出的 相遍布整个合金体积, 相为 fcc结构,r=0.143nm, 粒子的平均间距为 5nm,计算:每 cm3合金中含有多少 相粒子?若析出 后, 相中 Cu原子可忽略不计,则每个 粒子中含有多少个 Cu原子?(分数:10.00)_12.淬火态合金在 15时效 1h,过饱和固溶体中开始析出沉淀相,如在 100时做时效处理,经 1min即开始析出。要使其在 1d内不发生析出,则淬火后应保持在什么温度?(提示:应用 Arrhellius速率方程)(分数:10.00)_13.固态相变时,设单个原子的
5、体积自由能变化为 ,单位为 J/cm3,临界转变温度 T=1000K,应变能=4J/cm 3,共格界面能 共格 =4.010-6J/cm2,非共格界面能 非共格 =4.010-5J/cm2,试计算:T=50时的临界形核功 之比; (分数:10.00)_14.亚共析钢 TTT图如图 9-14所示,按图中所示的不同冷却和等温方式热处理后,分析其形成的组织并作显微组织示意图。(分数:10.00)_15.(C)为 1.2%钢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组织,如果分别加热至 180,300和 680保温 2h,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说明其组织特征并解释之。(分数:10.00)_16.一片厚度为 h,半
6、径为 r的透镜片状马氏体体积可近似地取 r 2h,片周围应变区体积可取 ,应变区中单位体积应变能可取 (G为切变弹性模量, 为切变角)。设马氏体生长时片的直径不变,试说明当片增厚时,由于受应变能的限制,片厚不能超过最大值 hmax,并存在下列关系:Fr 2= (分数:10.00)_17.根据 Bain机制,奥氏体(A)转变成马氏体(M)时,面心立方晶胞转变为体心正方晶胞,并沿(x 3)M方向收缩 18%,而沿(x 1)M和(x 2)M方向分别膨胀 12%,如图 9-17所示。已知 fcc的 a=0.3548nm。求钢中 AM 的相对体积变化。由于体积变化而引起的长度方向上的变化又为多少?若钢的
7、 E=200GPa,则需要多大拉应力才能使钢产生所得的长度变化。(分数:10.00)_18.某厂采用 9Mn2V钢制造塑料模具,要求硬度为 5863HRC。采用 790油淬后 200220回火,使用时经常发生脆断。后来改用 790加热后在 260280的硝盐槽中等温 4h后空冷,硬度虽然降低至50HRC,但寿命大大提高,试分析其原因。(分数:10.00)_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的亚稳态答案解析(总分:1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8,分数:180.00)1.从内部微观结构角度简述纳米材料的特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
8、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性能有突变的材料。按维数分,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分为 3类:(1)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寸均处在纳米尺度,如纳米粉体材料;(2)一维,指在空间有二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3)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由于纳米微粒的超细尺寸,它与光波波长、中子波长、平均自由程等为同一数量级,因此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穿效应,以及体积分数超过 50%晶界结构的影响使纳米材料呈现出特殊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解析:2.试分析的 Ni3Al粒子尺寸对 Ni-Al合金流变应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数:1
9、0.00)_正确答案:(此例中的 Ni3Al纳米颗粒是作为第二相分布于基体中的,故应以第二相微粒的弥散强化机制来分析之。)解析:3.说明晶体结构为何不存在 5次或高于 6次的对称轴?(分数:10.00)_正确答案:(5 次或高于 6次对称轴不能满足阵点周围环境相同的条件,不具有平移对称性,不能实现有规则周期排列的晶体结构。)解析:4.何谓准晶?如何描绘准晶态结构?(分数:10.00)_正确答案:(准晶系不具有平移对称性,然而是呈一定周期性有序排列的类似于晶态的一种原子聚集态固体。在三维空间中,它们除了具有 5次对称轴外,还有 8,10 或 12次对称轴,其衍射花样呈现出非晶体学对称性。大多数准
10、晶相是亚稳的,只能用快速凝固的方法获得。众所周知,用正三角形、正方或正六边形可做平面的周期拼砌,然而用正五边形来拼砌,不能无重叠或无任何间隙铺满整个平面。因此,准晶态结构不能如同晶体那样取一个晶胞来代表其结构,即无法通过平移操作实现周期性。目前较常用的是拼砌花砖方式的模型来表征准晶结构。例如:5 次对称的准周期结构可用边长相等、角度分别为 36和 144(窄),以及 72和 108(宽)的两种菱形,遵照特别的匹配法将其构造出来。)解析:5.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激活能可用 Ozawa作图法,利用在不同的连续加热条件下测得的晶化温度 Tx和加热速率 a之间存在 的线性关系求得,已测得非晶 Fe79B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材料科学 基础 材料 亚稳态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