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推断统计)-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推断统计)-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推断统计)-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推断统计)-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方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列出方差分析表的基本项目。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方差分析的结果做多重比较?(分数:2.00)_2.试概括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与步骤。(分数:2.00)_3.如何比较两样本组数据的平均数?(分数:2.00)_4.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分数:2.00)_5.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有何联系?(分数:2.00)_6.为什么说 Power1B 为统计检验功效?(分数:2.00)_7.决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计样本容量?(分
2、数:2.00)_8.请分析显著性水平对假设检验所犯错误概率大小的影响。(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9.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分数:2.00)_10.请运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各一种,对下列四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分结果进行分析,并说明选择方法的依据。甲组:26,24,29,18,12,22 乙组:8,10,9,29,8,13,17 丙组:28,30,27,7,20,30,32 丁组:10,9,12,14,15,15(分数:2.00)_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3、:15,分数:30.00)11.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分数:2.00)A.1B. 不一定等于 1C. 与 可能同时减小D. 不可能同时增大12.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分数:2.00)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要一致13.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中,总平方和可以被分解为( )。(分数:2.00)A.被试问平方和B.被试内平方和与区组平方和C.误差项平方和D.区组平方和14.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有( )。(分数:2.00)A.平均数法B.最小二乘法C.直线相关法D.散点图法15.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 )。(分数:2.00
4、)A.线性关系假设B.正态性假设C.独立性假设D.误差等分散性假设16.根据研究问题不同,卡方检验可分为( )。(分数:2.00)A.拟合度检验B.独立性检验C.同质性检验D.符号检验17.非参数检验包括( )。(分数:2.00)A.秩和检验法B.中数检验法C.符号检验法D.符号等级检验法18.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分数:2.00)A.总体正态分布B.各处理方差齐性C.总体方差已知D.各组样本容量相同19.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统计量有( )。(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C.平均差D.四分位差20.选择总体参数的点估计,依据的标准是( )。(分数:2.00)A.无偏性B.变
5、异性C.有效性D.一致性21.随机区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来源有( )。(分数:2.00)A.处理平方和B.误差平方和C.交互作用D.区组平方和22.对分层抽样正确的描述包括( )。(分数:2.00)A.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抽样方法B.避免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集中或缺少某种特性C.使各层次差异显著,同层次保持一致D.增加样本的代表性23.抽样调查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分数:2.00)A.节省人力及费用B.节省时间C.提高调查研究的时效性D.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24.抽样的方法有哪几种?( )(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两阶段随机抽样25.以下属于良好估计
6、量的标准的是( )。(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推断统计)-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方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列出方差分析表的基本项目。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方差分析的结果做多重比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综合的 F检验。 综合虚无假设与部分虚无假设。方差分析主要处理多于两个以上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问题。此时,该实验研究就是一个多组设计,需要检验的虚无假设就是“任何一对平均数”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为此,设定虚无假
7、设为,样本所归属的所有总体的平均数都相等,一般把这一假设称为“综合的虚无假设”。组间的虚无假设相应地就称为“部分虚无假设”。 方差的可分解性。方差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方差的可加性原则,确切地说,应该是方差的可分解性。作为一种统计方法,方差分析把实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若干个不同来源的分量。不同来源的变异只有当它们可加时,才能保证总变异分解的可能。具体地讲,就是将总平方和分解为几个不同来源的平方和。 (2)方差分析表: )解析:2.试概括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与步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与步骤: (1)求平方和。平方和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用“平方和”定义公
8、式;一种是使用原始数据公式;另一种是利用样本统计量进行计算。 a总平方和是所有观测值与总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总和: SS T X 2 b组间平方和: SS B c组内平方和: SS W X 2 (2)计算自由度: 总自由度 df T N 一 1 组间自由度 dt B k 一 1 组内自由度 df W k(n 一 1) (3)计算均方。组间均方的 MS B 计算是用组间平方和除以组间自由度,组内均方 MS W 是用组内平方和除以组内自由度。 (4)计算 F值。如果计算得到的组间均方比组内均方大,这就表示组间平均数之间有差异。但二者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呢?这还需要计算 F值并作检验。F (5)查 F值
9、表进行 F检验并作出决断。 (6)陈列方差分析表: )解析:3.如何比较两样本组数据的平均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比较两样本组数据的平均数也就是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此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但有总体分布和总体方差,还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两个样本是否相等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下面分几种情况来介绍: (1)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 独立样本: 相关样本: (2)总体分布正态方差未知,其样本平均数之差的分布为 t分布。 独立样本:t 相关样本: (3)两总体正态, 未知, 1 2 ,但 n 1 n 2 30,其样本平均数之差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标准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心理学 心理 统计 测量 推断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