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7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7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76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76 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下列加下划线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觊 (j)觎 胴 (fng) 体 恫 (dng)吓 纨 绔 (k)子弟B.忤 (ch)逆 扒 (p)窃 伉 (kng)俪 垂 涎 (xin)三尺C.不 审 (ch) 谄 (chn)媚 隽 (jun)永 稗 (bi)官野史D.刹 (ch)那 篡 (cun)改 狙 (z)击 岿 (ku)然不动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
2、一句是:(分数:2.00)A.此事的处理要恰如其分,当心过尤不及。B.物质条件好了,但仍要厉行节约,反对奢靡。C.老王仍在犹疑,不肯将计划合盘托出。D.他城府很深有话从不直接了当地说。4.下列加下划线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一文不 名 (占有) 贪得无 厌 (厌烦) 奇货可 居 (囤积)B.文 (掩饰)过饰非 一衣 带 (连带)水 通宵达 旦 (清晨)C.原形 毕 (最终)露 不 速 (邀请)之客 贪赃 枉 (歪曲)法D.令人 发 (头发)指 负 (依仗)隅顽抗 怨天 尤 (归咎)人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
3、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C.在客观事实面前,谁也无法否认他的确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D.老王看到了领导的批示,才使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分数:2.00)A.去年夏季,安徽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B.据电台报道,治理整顿以来,三分之一不合格娱乐场所被关闭。C.他是刚到这里来工作的大学生,很多人还不了解。D.两个公司的员工都来了,这两个公司的领导也来了。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
4、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长征的伟大意义。B.蜡烛一生虽然短暂,却把毕生心血化为光明来照亮别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颂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愁多易老。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对敌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8.下面的诗词名句,如果依照宴会送行、握手道别、别后思念、再度相见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分数:2.
5、00)A.B.C.D.9.给青年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是他的书信体小说。(分数:2.00)A.浮士德B.少年维特之烦恼C.新爱洛伊丝D.诗与真10.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分数:2.00)A.史记B.通典C.资治通鉴D.通鉴纪事本末11.下列国家中,其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是:(分数:2.00)A.加拿大B.印度C.法国D.澳大利亚12.“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地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是:(分数:2.00)A.报纸转载其他报刊上刊登的文章。B.甲为撰写博士论文,复印乙已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
6、献。C.某辅导班因市场上没有某教材,为学生复印该教材 30 份。D.某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内容,没有注明出处。1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中不包括:(分数:2.00)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14.在下列税种中,属于资源税种的是:(分数:2.00)A.营业税B.所得税C.房产税D.城镇土地使用税15.管理者在做以下工作时,一般需遵循的正确程序是:分析评价各方案确定决策目标选择满意的方案并实施认识和分析问题拟订备选方案(分数:2.00)A.B.C.D.16.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力缺陷,发生散光后,光无法聚焦,其形成原因是:(分数:2.00)A.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度
7、不均匀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弯曲度变小D.视网膜与晶状体间的距离过长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贪污腐败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违背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经过大家的劝解。他心中的不快不久便而释。虽是好友,但吵过几次架后,感情也就慢慢地了。(分数:2.00)A.不齿 焕然 淡泊B.不耻 焕然 淡薄C.不耻 焕然 淡泊D.不齿 焕然 淡薄19.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是画家,无疑我会努力把我心灵活跃时的幻象描绘出来,画
8、笔不是我能使唤的工具。我有的只是字句和韵律,我也没有学会用她们写出力作。,就像第一次用画箱的年轻人那样,我整天用我青春的色彩涂抹缤纷的幻想。(分数:2.00)A.即使 尽管 而且 固然B.如果 但是 甚至 固然C.如果 但是 而且 可是D.即使 尽管 甚至 可是20.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段话。“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堂皇的口号,不是一曲浪漫的旋律。它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分数:2.00)A.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B.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C.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
9、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D.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2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标点符号。 换言之电子媒介系统正在长驱直入围绕书写文化创立的媒介系统显露出溃退的迹象许多文化人士已经在公开场合重提这样的论断书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分数:2.00)A.:。,B.,。:C.,。,D.:,。:22.依据对仗原则,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一句。掬水月在手,。(分数:2.00)A.山色有无中B.人迹板桥霜C.弄花香满衣D.竹露滴清响23.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正确的词语。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情怀
10、。像这样苛捐杂税有增无已,长此下去,了。这地方果然山明水秀、。(分数:2.00)A.民胞物与 民不堪命 民康物阜B.民不堪命 民胞物与 民康物阜C.民康物阜 民胞物与 民不堪命D.民胞物与 民康物阜 民不堪命24.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二十四岁时创作的描写爱情的书信体小说,曾对我国“五四”新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分数:2.00)A.阴谋与爱情B.浮士德C.红与黑D.少年维特之烦恼25.秦观浣溪沙词:“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宝帘闲挂小银钩。”以轻灵笔调写幽怨,融情人景,含蓄蕴藉。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正确的一句。(分数:2.00)A.但觉新来懒
11、上楼B.无边丝雨细如愁C.有情芍药含春泪D.愁如丝雨几时休26.在下列诗歌的空格中,依次填人花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李纲:“尽道幽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笤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里,化消息雨声中。”林逋:“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花辙入诗。雪后园林才半数,水边篱落忽横枝。”李商隐:“不辞路鸠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花吹断月中香。”(分数:2.00)A.兰、杏、梅、桂B.兰、梅、菊、杏C.桂、杏、梅、兰D.菊、梅、兰、桂27.“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重要军事思想皆出自。(分数:2.00)A.孙子B.吴子C.孙膑兵
12、法D.六韬28.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二手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买者知道得多。但现象不属于信息不对称。(分数:2.00)A.以次充好B.虚假广告C.价格欺诈D.价格垄断29.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分数:2.00)A.小肠B.胃C.食道D.结肠30.内海位于一个大陆内部或两个大陆之间,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邻海相通。例如,我国的属于内海。(分数:2.00)A.黄海B.渤海C.南海D.东海31.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的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不是生物多样
13、性所包括的内容。(分数:2.00)A.遗传方式多样B.生物种类繁多C.个体数量巨大D.生态系统复杂32.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采用网架结构,但并非简单地把结构暴露在外,从体育场里面看,结构的外表面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如同中国的纸窗”。这种设计不需要为体育场再另外加上像玻璃幕墙那样的表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使用这种半透明材料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接射进来的,而是通过,使光线更加柔和,解决了强烈光影带来的麻烦。(分数:2.00)A.光的折射B.光的漫反射C.光的衍射D.光的干涉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5,分数:50.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4、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10.00)_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已经吃过转基因食品了。” (1)你可能不相信。(2)但事实上,我们吃的豆油很多是由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提炼的,(3)我们平时喝的啤酒所用的菌种(酵母)也很有可能经过基因改良。(4)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转基因食品已经在我们体内穿肠而过了。 其实如今人类享有的任何一种生物,或多或少都已经经过“基因修整”。但是,过去的千百年来,人们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 利用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抗菌能力强。但是,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
15、传基因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消除的所谓遗传基因污染,最终祸害人类自身。 一般在市面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并没有威胁,因为大部分此类食品只是改变了食品的营养结构,例如提高蛋白质含量。真正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开发的转基因食品对我们是有益的。 当然,这只是就短期而言。如果以一百万年为思考范围,人会不会因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品而引起生理结构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人类又有怎样的意义?以“蝴蝶效应”为类比: 纽约一只蝴蝶颤动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 恐龙的灭绝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品中一条基因的改变。 “应该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不仅仅出于安全的考虑。”专家说,“如果消费者吃了转
16、基因食品,至少应该让他知情。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在于产量高、营养丰富,对于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尤其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且用常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变食品营养结构的可能性远远不及生物技术。可以说 21 世纪唯一有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就是生物技术。 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看,转基因食品未必是我们的福祉。整个生物界都是优胜劣汰进化而来,转基因食品利用的技术却不一定符合进化论原则,也许会破坏几十亿年以来的生态平衡。从进化论角度看,生态平衡中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有可能在进化的尺度上放大成足以毁灭物种的大风暴。 20 世纪以来除了核技术之外,转基因
17、是最有争议的科学技术之一。它是人类埋下的自我毁灭的定时百万年的炸弹?抑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海滩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体内就自动生成了营养素?希望是后者。相信随着人类对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存的问题会逐步解决。(分数:10.00)(1).对“转基因”、“基因修整”、“遗传基因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转基因”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B.“基因修整”指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C.“遗传基因污染”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有害影响。D.“转基因”是“基因修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可能造成“遗传基因污
18、染”。(2).与“纽约一只蝴蝶颤动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一句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分数:2.00)A.人可能会因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品而引起生理结构的改变。B.恐龙的灭绝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品中一条基因的改变。C.生态平衡中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有可能在进化的尺度上放大成足以毁灭物种的大风暴。D.在不久的将来,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我们在海滩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体内就自动生成了营养素。(3).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益处或危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转基因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抗菌能力强,对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好消息。B.转基因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对生态
19、环境造成了难以清除的遗传基因污染,祸害人类自身。C.用常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变食品营养结构的可能性远远不及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唯一途径。D.转基因技术不符合优胜劣汰的进化论原则,会破坏几十亿年以来的生态平衡。(4).下面的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分数:2.00)A.转基因食品益处不少,也有造成极大危害的可能,作者和大多数人一样,显得无所适从。B.如果转基因食品只是改变食品的营养结构,那么在短期内就不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C.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未贴标签,目前消费者还没有选择权。D.由于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相对贫乏,人类正面临无法解决的粮食问题。(5).文中画线的句子,
20、对其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假设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B.假设关系递进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C.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D.转折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 苦涩原味 ,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 1927 年 6 月 1 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 义无再辱 ”。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
21、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 一种文化 :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
22、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没有消散。为此, 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 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分数:10.00)(1).从全文来看,第一段中“苦涩原味”一语,强调了
23、“这次历史变更”的完成要在文化上经历一个的过程。(分数:2.00)A.讨论、改良、融合B.斗争、反复、失望C.冲突、撕裂、毁灭D.艰巨、痛苦、漫长(2).对王国维遗嘱中“义无再辱”一句解读得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在道义上不愿再看到清王朝因腐朽而蒙受羞辱B.在道义上不愿再看到传统文化蒙受羞辱C.在道义上不愿再看到封建制度因灭亡而蒙受羞辱D.在道义上不愿再看到传统纲常被破坏而蒙受羞辱(3).作者说王国维死于“一种文化”。这“一种文化”是包含了多种意义的广义概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正值衰落时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B.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C.清代的政治和军事事业的破败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试卷 7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