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5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1.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 A.0 B.10 C.40 D.10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熔点和凝固点。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沸水的温度是 100 。 答案: A 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C 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2、) 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常识。 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 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 D、 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符合题意。 答案: D 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答案: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核外有电子
3、带负电,二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原子整体呈中性。原子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答案: B 5.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 费力杠杆的是 ( ) A. 起子 B. 镊子 C. 钢丝钳 D. 订书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在使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答案: B 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 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4、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动态分析。 由图 S 断开时, 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1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S 闭合后, R1被短接,只有 R2接入电路。 由此, S 闭合后, R1被短接后两端电压为 0,通过的电流为 0,所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所以 A 正确, BCD 错误。 答案: A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 2 秒,甲运动 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 米,在图所示的 a、 b、 c 三
5、条图线中,乙 的 st 图 ( ) A.一定是图线 a B.一定是图线 b C.可能是图线 b D.可能是图线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速度与物体运动。 由题,甲比乙先运动 2 秒,甲运动 6s,所以乙运动时间 t=4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m,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 s=s 甲 +2m=6m+2m=8m,也可能是 s=s甲 2m=6m 2m=4m, 由 v= , 乙的速度可能是 v= = =2m/s,也可能是 v= = =1m/s。 由图线 a,当 s=8m 时, t=4s,所以图线 a 表示的速度 va= =2m/s; 由图线 b,当 s=6m 时, t=5.5s,所以图线 b 表示的
6、速度 vb= 1.09m/s ; 由图线 c,当 s=6m 时, t=6s,所以图线 c 表示的速度 vc= =1m/s。 由此可知, a、 c 都有可能是乙的 s t 的图线,所以 AB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D 8.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 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 P 乙 和压力 F 甲 、 F 乙 的关系是 ( ) A.P 甲 P 乙 ,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 F 甲 F 乙 C.P 甲 P 乙 , F 甲 F 乙 D.P 甲 P 乙
7、, F 甲 F 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压强大小比较。 (1)切去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切去部分小于乙切去部分,所以在切之前,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即 F 甲 F 乙 ; (2)由图知,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切去后,压力相等,由 p= 可知,甲的压强较小; 没切前,甲的压力相比乙更小,由压强公式可知,甲的压强更小, p 甲 p 乙 。 由上分析知,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 。 答案: B 二、填空题 9.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器是 _表,当标有 “220V 11W” 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 _伏,通过的电流为 _
8、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家庭中测量所用电能多少的仪器是电能表; 由灯泡的铭牌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电压为 220V,额定功率为 11W, 由 P=UI 可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 = =0.05A。 答案:电能; 220; 0.05。 10. 5 月 31 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 9 秒 99 的成绩,成 为首位跑进 10 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 _,动能_(后两空均填 “ 增大 ” 、 “ 不变 ” 或 “ 减小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动能和势
9、能的大小变化。 (1)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由于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 (3)影响动能的因素是速度和质量,由于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故动能减小; 答案:运动状态; 不变;减小。 11.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_的 (选填 “ 运动 ” 或静止 “) ,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 _现象 (选填 “ 反射 ” 或 “ 折射 ”) ;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及其选择;光的反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轿车行驶过程中,路边的树木与轿车的位置发
10、生了改变,所以树是运动的; 司机从后视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 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答案:运动;反射;做功。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 伏, 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6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_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_焦,该导体的电阻为 _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量及其计算;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功的计算。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I= = =0.6A, 电流做的功: W=UIt=UQ=6V6C=36J 。 由 I= 可得,导体的电阻: R= = =10 。 答案: 0.6; 36; 10。
11、13.水深 2 米处水的压强为 _帕,重为 10 牛,体积为 510 4m3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牛,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_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1)水深 2 米处水的压强为: p=gh=1.010 3kg/m310N/kg2m=20000Pa ; (2)体积为 510 4m3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 排 = 液 gV 排=1.010 3kg/m3510 4m310N/kg=5N ; (3)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 F 合 =G F 浮 =10N 5N=5N; 答案: 20000; 5; 5。 14
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故障发生的电阻 R1、 R2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2后,小灯 _(选填 “ 一定发光 ” 或 “ 可能发光 ”) 在原路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 A 与 R1位置互换后,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若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电路有短路处,若是 R2短路造成,若用完好的灯泡替换 R2,便排除了短路问题,灯泡便会发光; 若只有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R2断路,用小灯泡代替 R2后
13、,小灯泡能够发光; 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同时变大,则 R1短路,用灯泡代替后,小灯泡能够发光。 由上分析知,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2后,小灯一定发光; 分析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 R2两端的电压,若将电流 表 A与 R1位置互换后,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原来 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原来与电压表并联的 R2断路,或 R1短路或 R2断路且 R1短路。 答案: 一定发光; R 2断路 (或 R1短路或 R2断路且 R1短路 )。 15.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 同学利用木块 A,砝码 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
14、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 A 上增加砝码 B 以改变 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 (a)、 (b)和 (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 A 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1=v3 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 (a)和 (b)两图可知: _; 比较 (a)和 (c)两图可知: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a) 和 (b)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速度不同, v1 v2, F1=F2,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
15、关; (a) 和 (c)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不同,且压力越大,拉力越大,即摩擦力越大,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答案: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作图题 16.如图重为 6 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力示意图。 设标度为 3N,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上,从中心开始,沿竖 直向下的方向画两段等长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 答案: 如下图。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上海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