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docx
《2016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市九年级下学期第 二 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泥 泞 ( nng) 炽 热( ch ) 执 拗 ( ni) 睚 眦 必报( c) B.恬 静( tin) 木 讷 ( n) 创 伤( chung) 中流 砥 柱( d ) C.簇 新( C ) 解 剖 ( pu ) 供 给 ( j) 强 词夺理 ( qing) D.恻 隐( c ) 拙 劣( zhu ) 伫 立( zh ) 饮 鸩 止渴( ji)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 A 项, 睚眦必报( z),
2、B 项, 木讷( n), D 项, 饮鸩止渴( zhn)。 答案 : C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断壁残垣 别出心裁 小心翼翼 吹毛求疵 B.契而不舍 惨无人道 言不由忠 一泄千里 C.眼花缭乱 礼上往来 壮志难酬 一愁莫展 D.再接再励 谈笑风生 通霄达旦 前扑后继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 A 项, 没有错字, B 项, 契而不舍 锲而不舍 , 言不由忠 言不由衷 , 一泄千里 一泻千里, D 项, 再接再励 再接再厉 , 通霄达旦 通宵达旦 , 前扑后继 前仆后继。 答案 :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赵本山的许多幽默小品令人 忍
3、俊不禁 。 B.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 鳞次栉比 的汽车川流不息。 C.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 家喻户晓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D.丽江以风景秀丽、民俗独特、物产丰富而 闻名遐迩 。 解析: 本题考查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B 项,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答案 : B 4.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
4、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 书的大门的钥匙。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和衔接能力。 揣摩句意之间的内在逻辑。首先提出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然后阅读,如何阅读。 答案 : A 5.依次填入下列 各 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5、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 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 2)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 _的情景。 ( 3)在休斯顿火箭队 _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A.传播 时间 效劳 B.传递 瞬间 效力 C.传播 瞬间 效劳 D.传递 时间 效力 解析: 本题考查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传播”指的是广泛传送,散布;“传递”是指递过去,辗转递送,一个接一个地送过去。“社会正能量”应该是“传递”。“瞬间”形容刹那间,时间很快;“时间”是指两个时刻的间隔。“效力”使用范围广,可以用于人、
6、 集团或某种 事业等;“效劳”一般只用于人或集团。 答案 : B( 2 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扬,几乎无人不识,他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配音,他塑造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B.近来,都匀市立交桥的建成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C.推行使用有偿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 用塑料袋。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香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解析: 本题考查 辨析或修改病句。 A 项 搭配不当,改为“他塑造的唐老鸭形象深入人心 。 ”。B 项 “缓解”与“问题”属动宾不搭配,改“问题”为“矛盾”; C 项 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
7、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答案 : D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B.“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解析: 本题考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 项 不是问句,句末改为句号。 B 项, “我说:”改为冒号。 D 项 “黄昏”后的句号应在后引号的外边。 答案 :
8、C( 3 分) 8.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 ) A.“我冒了 严寒 ,回到 相隔 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 故乡 去。”(加横线的词语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 B.“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句中的“麻木”和“恣睢”都是贬义词。) C.“如果脱离实际,这个方案就是一纸空文,无法解决问题。”(是假设复句。) D.“大雁归来”、“云南的歌会”、“中国石拱桥”(都是偏正短语。)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语文语法常识。 D 项, “大雁归来” 是主谓短语。 答案 : D 9.下列关于名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我
9、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C.列夫 托尔斯泰给巴特勒的信作者分别是奥地利的茨威格和法国的雨果。 D.冰心在繁星 春水中,关注着母爱、童真、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 文学常识 的识记能力 。 B 项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答案 : B( 3 分) 10.下列文言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非梧桐不 止 (栖息) 但当涉猎,见 往事 耳(指历史) B.其一 犬 坐于前 (像狗一样) 略无 阙 处(通“缺”,中断) C.中 间 力拉
10、崩倒之声(间隔 ) 而计其长曾不 盈 寸(满) D.雾凇 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不 汲汲 于富贵(心情急迫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C 项,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 答案 : C 二、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 11.理解性默写 。 ( 10 分)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 十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_, _。 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_,_。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_, 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激烈和顺利的句子是: _, _。 孟浩然望洞
11、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_,_。 解析: 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名著阅读 。 ( 8 分) ( 1)( 4 分)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 示例:刘备 借荆州 有借无还 孔明 拳打镇关西 寄人篱下 鲁达 挥泪斩马谡 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 进贾府 打抱不平 林黛玉 背媳妇 顾全大局 解析: 阅读 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
12、解,深入思考。 答案: ( 2)( 2 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_的开篇词,其作者是 _ 解析: 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 答案: 三国演义 罗贯中 ( 3)( 2 分)西方有一部小说,记述了这样的故事:出身于商人之家的主人公,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每次都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他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 28 年孤独的时光 。 这部小说是 _, 主人公名字叫 _ 解析:
13、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 答案 :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 三、阅读( 38 分) (一)赏析明月几时有, 回答问题 ( 7 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 2 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 词前小序的 内容主要包括 写
14、作的时间及原因 等内容。 答案: 交待写作的时间及原因 。 14.( 1 分)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 _。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名句的理解能力。 答案: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15.( 2 分)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不同的另一种词风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解析: 本题考查 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 答案: 婉约 : 李清照 柳永。 16.( 2 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词语的运用和表达情感上都很出色,请简要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 语言 的 鉴赏 能力 。 可以从 “转”“低”“照” 等词语入手分析。 答案: 本句运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贵州省 黔南 都匀市 九年级 学期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试题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