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数:2.00)_2.简析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认识(分数:2.00)_3.报刊的四种理论(分数:2.00)_4.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有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5.传播学四大先驱(分数:2.00)_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6.“在特定的一系列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得到较少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这
2、两方面则相应的下降”。 “受到某些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自麦奎尔等著大众传播模式论 问题:上面在阐释哪个理论?它的提出者是谁?如何评价这个理论?请结合中国传媒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实践加以说明。(分数:2.00)_7.案例 1:各地级市区都设有电视中转站,以保证中央电视台的辐射范围,广电总局三令五申,禁止中转站插播自己的广告,省级的广播电视厅还专门召开了各中转站站长会议,研究解决的办法,对违反上级指示的地方提出通报批评,但就在被批评的人员中,在中场休息时,还电令自己的中转站要对插播广告照播不误。 案例 2: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跨国文化
3、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 95的国际文化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 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好莱坞影视文化、西方汉堡快餐文化更是充斥全球的角角落落。 问题:如何看待案例 l?从大众传播的视角分析案例 2。对比两则案例,简要分析中国媒介管理规制中的主要问题。(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8.试结合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论述新闻媒介的伦理问题。(分数:2.00)_9.如何用媒介融合的视角解读网络时代媒体的内容生产问题。(分数:2.00)_2012 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4、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具有许多社会功能。 第一,获取信息。传媒用信息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人便是这网中永难逃离的生物。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的一切活动都与周围的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在什么时代,人类都需要从大众媒介或其他信息渠道获得维持心理平衡和生存需要的信息。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都有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一旦没有了这种传播,社会的生命就停止了。 第二,社会化途径。每个个体都要学习参与社会以适应社会需要,一个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就是所谓社会化
5、过程的一部分。社会化就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以使自己为社会接纳,社会通过社会化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在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媒介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方式的展现,承载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第三,知识教育。从广义上说,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开阔人们视野,丰富人们阅历的过程;从狭义上来讲,知识教育的作用是指信息的传播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比如最新的发现、发明,新的理论观点的提出,古文化精髓的介绍等等,都是在不断扩张人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素质修养,传播的知识教育作用因此而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第四,舆论监督与引导。舆
6、论监督是大众传播媒介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从形式上看,这种舆论监督具有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广泛性、监督方式的公开性、监督手段的评介性和监督效应的及时性四个特征,舆论监督的特征使得它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功能。舆论监督的开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心,调动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把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管理好。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更加需要成熟的社会舆论,正确的舆论导向,传媒对公众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第五,文化传承与交流。人类文明成果的积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世世代代的传播活动。20 世纪以来,大众传媒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新的传播方式把发生在“地球村”任何一个角落
7、的重大事件,瞬间传播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人类在同一时问享受同一个重要信息,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具有了真正的意义。 第六,调节身心。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和紧张,他们需要寻求一种身心的方式和解压,而传媒能够使人们把潜在能量引向社会无害的游戏状态,让人们在情感的宣泄中获得补偿。)解析:2.简析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认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深度报道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事实背后真相的报道方式。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指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对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效果声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揭示事实背后的
8、真相的报道方式。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第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说理方式,要注意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 第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长于“纪录”过程,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 第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更应注重画面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说服力; 第四,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要遵循节目规律,服从栏目需要; 根据不同的标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第一,按照节目形式,可分为独立报道和组合报道; 第二,按照报道手法,可分为解释分析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第三,按照体裁的特征,可分为评述性报道和专题式报道; 第四,按照题材特点,可分为政治深度报道,经济深度报道,社会新闻类深度报道等等。 广播电视
9、深度报道的优势: 第一,使受众认同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 第二,可以对信息进行充分梳理和整合; 第三,使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解析:3.报刊的四种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威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西伯特和西奥多.彼得森于 1956 年出版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出来的。 (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也称权威主义理论)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极权主义制度下的产物,现在仍有其残余。其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集权主义的媒介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0、 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媒介规范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的权利而不必经过政府的特别许可; 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新闻出版不应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限制
11、; 在涉及意见、观点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应当同样得到保证。 现代自由主义理论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原则,二是“自我修正”原则。 自由主义理论促进了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但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为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个别传播大国在国际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 1947 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自由与负责任的报刊一书,提出媒介必须对社会负有责
12、任。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要的原理原则有以下几点: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共产主义理论 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是施拉姆在冷战时期对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理论的一种指称。带有“学术政治化”的倾向。他认为这种新闻理论本质上与旧的集权主义和纳粹集权主义相同,
13、认为具有“工具性”。 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可能的。 值得肯定的是能自由地说出他们相信的真理。 反对国家的自由是不容许的。 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解析:4.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有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口语媒介时代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但是,作为音声
14、符号的口语是有其局限性的: 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2)文字媒介时代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
15、、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文字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与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局限性在于: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
16、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3)印刷媒介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如今,印刷媒介已高度普及,给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等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电子媒介时代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 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
17、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解析:5.传播学四大先驱
18、(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传播学四大先驱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拉斯韦尔,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 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 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过研究。在 1948 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五 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
19、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卢因与“把关人”研究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人”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 霍夫兰,是美国心理学教授。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
20、“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霍夫兰的代表作有:传播与说服、人的个性与可劝服性、大众传播实验论文集。 (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学科的尊重。)解析: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6.“在特定的一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2 江西师范大学 新闻 传播 硕士 专业 综合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38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