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_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分数:1.00)A.B.C.D.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_ A.批判精神 B.革命精神 C.创造精神 D.实践精神(分数:1.00)A.B.C.D.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_ A.唯物主
2、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分数:1.00)A.B.C.D.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_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分数:1.00)A.B.C.D.5.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_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分数:1.00)A.B.C
3、.D.6.芹菜、韭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_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分数:1.00)A.B.C.D.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_ A.社会规律具有自觉性,自然规律具有盲目性 B.社会规律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是不稳定的,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分数:1.00)A.B.C.D.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根本观点告诉我们_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社会生活 B.必须事事学习直接经验 C.无需学习间接经验 D.一个人的知识大量
4、来自直接经验(分数:1.00)A.B.C.D.9.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_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分数:1.00)A.B.C.D.10.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_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 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分数:1.00)A.B.C.D.11.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
5、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分数:1.00)A.B.C.D.12.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_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 C.阶层意识和阶级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分数:1.00)A.B.C.D.13.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_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自然科学 D.科学技术(分数:1.00)A.B.C.D.14.技术社会形态是指_ A.根据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社会形态 B.根据政治制度性质
6、划分的社会形态 C.根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划分的社会形态 D.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划分的社会形态(分数:1.00)A.B.C.D.15.划分阶级的惟一标准是_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分数:1.00)A.B.C.D.16.党的根本宗旨是_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数:1.00)A.B.C.D.17.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_ 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剩余劳动 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分数:1.00)A.B.C.
7、D.18.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_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分数:1.00)A.B.C.D.19.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_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分数:1.00)A.B.C.D.20.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_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分数:1.00)A.B.C.D.21.一个产业资本家投资 1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 c:v 为 4:1,m=100%,一年可周转 2 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是_ A.2 万元,
8、100% B.2 万元,200% C.4 万元,100% D.4 万元,200%(分数:1.00)A.B.C.D.22.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_ A.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所费总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不变总资本的比率(分数:1.00)A.B.C.D.23.商业资本的职能是_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通过商品销售,补偿用于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分数:1.00)A.B.C.D.24.股份公司本质上是_ 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
9、成为资产者 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分数:1.00)A.B.C.D.25.一块土地每年可得级差地租 500 元,绝对地租 200 元,其他租金 100 元,银行利息率是 5%,这块土地的理论价格是_ A.1.6 万元 B.1.4 万元 C.1 万元 D.800(分数:1.00)A.B.C.D.26.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_ 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 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分数:1.00)A.B.C.D.27.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_ A.经济实力 B.政治实力 C.军事实力 D.外交实力(分数:1.00)A.B
10、.C.D.28.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_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资本主义 C.最终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分数:1.00)A.B.C.D.29.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_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分数:1.00)A.B.C.D.30.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_为前提的。 A.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B.社会化大生产 C.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D.生产高度发展(分数:1.00)A.B.C.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典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
11、和错误,表现在_ A.抽象人本主义及理性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 B.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成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C.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符合人性的、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 D.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分数:2.00)A.B.C.D.3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的特点的有_ A.实践具有思想性,是思维范围内的活动 B.实践具有客观性,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分数:2.00)A.B.C.D.3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_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12、 C.意识活动具有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 D.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分数:2.00)A.B.C.D.34.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_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分数:2.00)A.B.C.D.35.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_ A.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
13、制度的更替(分数:2.00)A.B.C.D.3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有_ A.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 C.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 D.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分数:2.00)A.B.C.D.37.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_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分数:2.00)A.B.C.D.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_ A.经济增长 B.币值稳定 C.充分就业 D.收支平衡(分数:2.00)A.B.C.D.39.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 A.科学社会主义 B.辩证唯物主
14、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共产主义理论(分数:2.00)A.B.C.D.40.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_ A.工农分工 B.城乡分工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D.工商分工(分数:2.00)A.B.C.D.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分数:6.00)_42.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分数:6.00)_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分数:6.00)_44.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数:6.00)_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15、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分数:6.0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原因和结果统一关系的原理及其辩证关系的意义。(分数:10.00)_47.试述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分数:10.00)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题-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_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分数:1.00)A
16、.B. C.D.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_ A.批判精神 B.革命精神 C.创造精神 D.实践精神(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_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方面
17、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_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5.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
18、违背了_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本题题干中描述的情形正是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反映,请考生在领会的层次上学习和掌握此知识点。6.芹菜、韭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_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
19、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的理解,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请考生理解性地学习和掌握此知识点。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_ A.社会规律具有自觉性,自然规律具有盲目性 B.社会规律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是不稳定的,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
20、活动实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根本观点告诉我们_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社会生活 B.必须事事学习直接经验 C.无需学习间接经验 D.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来自直接经验(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理解,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请考生理解性地学习和掌握此知识点。9.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_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21、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10.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_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 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11.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