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及答案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及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57,分数:101.00)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但主要是发展对外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文化关系 D.科技关系(分数:2.00)A.B.C.D.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分数:2.00)A.B.C.D.3.20 世纪 50 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
2、三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陈云 D.邓子恢(分数:2.00)A.B.C.D.4.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团结批语团结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数:2.00)A.B.C.D.5.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团结批评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分数:2.00)A.B.C.D.6.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反偷工减料 C.反腐败、反贪污、反官僚主义 D.反贪污
3、、反行贿、反浪费(分数:2.00)A.B.C.D.7.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分数:2.00)A.B.C.D.8.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对敌人实行专政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D.加强法制建设(分数:2.00)A.B.C.D.9.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分数:2.00)A.B.C.D.10.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A.改革 B.开
4、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分数:2.00)A.B.C.D.11.改革的性质是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分数:2.00)A.B.C.D.12.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分数:2.00)A.B.C.D.13.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 D.设立经济特
5、区(分数:2.00)A.B.C.D.14.“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分数:2.00)A.B.C.D.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分数:2.00)A.B.C.D.16.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 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
6、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 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分数:2.00)A.B.C.D.17.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 D.设立深圳特区(分数:2.00)A.B.C.D.1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分数:2.00)A.B.C.D.19.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A.请进来 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分数:2.00)A.B.C.D.20.“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A.到境外去旅游 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C.到
7、境外去学习 D.到境外去贸易(分数:2.00)A.B.C.D.21.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特点是 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快速发展 D.社会和谐(分数:2.00)A.B.C.D.22.经济特区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 D.一国两制(分数:2.00)A.B.C.D.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 B.资金短缺 C.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D.科技落后(分数:2.00)A.B.C.D.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 A.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B.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
8、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分数:2.00)A.B.C.D.2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 A.股份制 B.集体所有制 C.全民所有制 D.公有制(分数:2.00)A.B.C.D.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是 A.按资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需分配(分数:2.00)A.B.C.D.2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A.公有制经济 B.私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外资经济(分数:2.00)A.B.C.D.2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私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
9、国有经济(分数:2.00)A.B.C.D.29.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体现了 A.效率的原则 B.公平的原则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分数:2.00)A.B.C.D.30.股份制性质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 A.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为资本主义服务 B.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C.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谁掌握控股权(分数:2.00)A.B.C.D.3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政党 D.居民(分数:2.00)A.B.C.D.32.现阶段我国实施社会保障
10、水平的基本目标是 A.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小康水平(分数:2.00)A.B.C.D.33.党的十五大在分配方式上第一次肯定了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分配方式(分数:2.00)A.B.C.D.34.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救济 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分数:2.00)A.B.C.D.35.在市场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的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优胜劣汰机制(分数:2.00)A.B.C.D.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
11、动 B.国家制定完整的法律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分数:2.00)A.B.C.D.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资本主义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 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分数:2.00)A.B.C.D.3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分数:2.00)A.B.C.D.39.在社会主义
12、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 A.行政力量的支持 B.产业结构调整 C.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D.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分数:2.00)A.B.C.D.40.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指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分数:2.00)A.B.C.D.4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效率优先,兼顾公
13、平(分数:2.00)A.B.C.D.4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分数:2.00)A.B.C.D.43.十七大提出的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导方针是 A.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效率与公平并重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分数:2.00)A.B.C.D.44.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14、分数:1.00)A.B.C.D.45.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A.人才 B.技术 C.对外开放 D.体制创新(分数:1.00)A.B.C.D.46.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是 A.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B.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关系 C.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D.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分数:1.00)A.B.C.D.47.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生活宽裕是 A.根本目的 B.主要手段 C.根本方法 D.前提条件(分数:1.00)A.B.C.D.4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 A.完善市场体制 B.健全基础设施 C.形成保障体系 D.培养新农民(分数:1.
15、00)A.B.C.D.49.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是 A.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分数:1.00)A.B.C.D.50.新世纪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 A.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B.改善农民生活 C.扩大农民消费 D.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分数:1.00)A.B.C.D.51.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B.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C.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D.增加农民收入(分数:1.00)A.B.C.D.52.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16、到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指标是_。 A.比 2000 年翻一番 B.比 2008 年翻一番 C.比 2007 年翻一番 D.比 2010 年翻一番(分数:1.00)A.B.C.D.5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绿色经济 C.强调国民幸福指标 D.发展知识经济(分数:2.00)A.B.C.D.54.健全市场机制要建立主要由_的价格形成机制。 A.计划决定价格 B.市场形成价格 C.市场与政府共同形成价格 D.物价部门制定价格(分数:1.00)A.B.C.D.5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完善的
17、宏观调控体系 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完善的法律、法规(分数:1.00)A.B.C.D.56.计划和市场是 A.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 B.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准 C.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 D.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分数:1.00)A.B.C.D.57.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是 A.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 C.旧的社会分工依然存在 D.生产资料公有制(分数:1.00)A.B.C.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答案解析(总分:101.00,做题时间
18、: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57,分数:101.00)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但主要是发展对外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文化关系 D.科技关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也是文化的一种)三者关系中,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政治、文化及科技的发展状况。所以对外开放中最主要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分数:2.00)A. B.C.D
19、.解析:3.20 世纪 50 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陈云 D.邓子恢(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在经济上的成果,上述四人都作了不同方面的理论探索,而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提出者。所以,C 正确。4.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团结批语团结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方针。其中,A团结批
20、语团结是在政治思想领域的方针;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发展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的正确方针;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其他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的正确方针;D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是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的方针。所以,B 正确。5.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团结批评团结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分数:2.00)A.B. C.D.解析:6.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反偷工减料 C.反腐败、反贪污、反官僚主义 D.反贪污、反行贿、反浪费(分数:2.00)A. B
21、.C.D.解析:7.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五四运动后,我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属于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更高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 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的,所以 C 正确。8.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对敌人实行专政 B.正确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