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四)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四)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四)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四)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54.00)1.简述感觉的分类。 (分数:3.00)_2.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分数:3.00)_3.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分数:3.00)_4.简述韦伯定律。 (分数:3.00)_5.简述视觉产生的机制。 (分数:3.00)_6.简述色觉理论的两种学说。 (分数:3.00)_7.基本的听觉现象有哪些? (分数:3.00)_8.简述知觉的分类。 (分数:3.00)_9.简述知觉的特性。 (分数:3.00)_10.简述格式塔原则。 (分数:3.00)_11.简述知觉恒常性
2、的种类。 (分数:3.00)_1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 (分数:3.00)_13.简述时间知觉的形式。 (分数:3.00)_14.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分数:3.00)_15.简述形成时间知觉的线索。 (分数:3.00)_16.简述社会认知的过程。 (分数:3.00)_17.社会认知过程中,如何对搜集到的信息加以选择? (分数:3.00)_18.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 (分数:3.00)_二、论述题(总题数:9,分数:46.00)19.试述听觉理论。 (分数:4.00)_当我们观看足球比赛时,往往把身穿相同颜色和款式服装的运动员归为同一个球队,而不会把身着不同服装
3、的运动员归为同一球队。 试述:(分数:8.00)(1).这种现象说明了知觉的哪一种特性?(分数:4.00)_(2).阐述这一知觉特性形成的规律。(分数:4.00)_20.一个人离我们越远,他在视网膜上成像越小,可是我们还认为他的身高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 (分数:4.00)_21.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 (分数:4.00)_小张大学毕业,刚分到公司上班。这些天来,他除了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细心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他发现:孙秘书热情大方,李主任认真严肃,小刘幽默诙谐 试述:(分数:8.00)(1).小张这种
4、通过对他人进行观察逐渐形成完整印象的心理过程属于哪种类型的知觉?心理学中对其是如何界定的?(分数:4.00)_(2).这类知觉有哪些独特性?(分数:4.00)_22.结合实际谈一谈社会认知是怎样形成的? (分数:5.00)_23.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以貌取人,或者根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籍贯等去推测与判断他人的性格、能力等等,以至发生错误。 试根据这些现象分析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分数:4.00)_24.试述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分数:5.00)_25.试述影响社会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如何避免社会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 (分数:4.00)_心理学-感觉与
5、知觉(四)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54.00)1.简述感觉的分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和内部感觉。远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和听觉,它们提供位于身体以外具有一定距离处的事物的信息。近距离感觉提供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的有关信息,包括味觉、嗅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的信息来自身体内部,机体觉告诉我们内部各器官所处状态;肌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关于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2.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分数:3.00)_
6、正确答案:()解析:(1)收集信息;(2)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机构称感受器;(3)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4)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3.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2)为了产生感觉,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数量;随着刺激的强度增大,感觉也在加强,即感受性也在加强; (3)刺激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会破坏感受系统的正常活动
7、,太强或太弱的刺激量,并不能被人觉察。4.简述韦伯定律。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 19 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5.简述视觉产生的机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眼睛。眼睛的构造。网膜上的感光细胞。(2)色觉理论。三原色说。拮抗理论。6.简述色觉理论的两种学说。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三原色说与拮抗理论为色觉理论的两种学说。三原色说是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
8、提出的,也称杨一黑理论。他们提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敏感。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原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拮抗理论也称四色说。黑林提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拮抗原理也能解释颜色互补现象。7.基本的听觉现象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声音的属性,声音具有三个属性,即音强、音高和音色;(2)听觉的适应与疲劳,听觉适应有选择性,即仅对作用于耳的那一频率的声音发生适应,对其他未作用的声音并不产生适应现象。如果声音
9、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便称作听觉疲劳;(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就产生混合音。但若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听到以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8.简述知觉的分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又可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10、、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解决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社会知觉是关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9.简述知觉的特性。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根据当前需要,把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知觉事物过程中需要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10.简述格式塔原则。 (分数:3.00)_正确答
11、案:()解析:(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合良好图形的原则。11.简述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大小恒常性:当物体向远处或近处移动时,人们能把事物知觉成大小不变的整体。 (2)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 (3)颜色恒常性: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件物品反射到人们眼中的光有
12、很大的变化,但它们颜色看起来好像没有变。1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大小:如果认为两个物品大小接近时,产生网像较大的就被知觉解释为较近;(2)视野中的高度:在视野中远处物品通常位置较高;(3)遮挡:视野中远物是被近物遮挡的,部分被遮挡就成为一个很好的深度线索;(4)线性透视:平行的铁轨向远处延伸时,会趋向于相交,因此两条直线越趋向接近,就表示距离越远;(5)纹理变化:近处物体纹理清晰、细节分明,移向远处时逐渐模糊,难以分开,因而纹理变化也是距离线索;(6)光照与阴影:日常生活中光线多自高处向下照射,因而阴影与光照的位置也成了深度知觉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心理学 感觉 知觉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