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北京市丰台区 九年级 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基础 运用(共 25 分) 1.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 问 题。(共 8 分) 春分这天,乡村里的人们用游戏的方式证明着这一节气所象征的阴阳调和:大人们开开心心地聚在一起,轮流到桌前,尝试着把一只只鸡蛋竖立起来。 皇宫里对这一意思的表达要庄严堂皇得多。皇宫里有个铜质的漏刻(见 下 图),漏壶里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里滴在下面的箭壶中。缓慢上升的水面,慢慢从壶盖的孔中托出一根带有刻度的箭杆,箭壶盖上立着一个表情严肃的铜人,箭杆的刻度经过铜人双手环抱之处,即为此时的时刻。春分这一天,箭杆上的刻度上下长短一样,表示日夜各为十二小时。这一天起,北
2、半球开始昼长夜短。这个日子,对皇帝而言至关重要。他虔诚地率领全部的妃嫔去叩拜高禖之神,并献上牛、羊、豕,以最隆重的太牢之礼祭祀。在禖神之前,那些怀孕的嫔妃将得到礼酒和弓箭。 漏刻 (局部图) 春分还象征着公平。皇帝宣布每年的这一天对一切度 量 衡进行检核。据说,许多制秤的匠人会选这一天开工,以示公心做事,无愧天地。如此说来,古人将秤又叫做“权衡”,实在颇有深意。 ( 1)下列加点字与文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 项是( ) ( 2 分) A.量 杯 B.重 量 C.量 体温 D.量 角器 解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量”。 度量衡: d ling hng;量杯 ling bi;重量 zhng ling;
3、量体温 ling;量角器 ling。 答案: B ( 2)下列对汉字笔顺笔画判断有误的一 项是( ) ( 2 分) A.“方”的第四笔是横折钩 B.“豕”的第三笔是弯钩 C.“匠”的第六笔是竖折 D.“这”的第六笔是横折折撇 解析: 方的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 因此 “方”的第 三 笔是横折钩 。 答案: A ( 3)“礻”是“示”作偏旁的变形,“示”是“神”的本字。偏旁为“礻”的字,一般与神有关。根据该内容及上下文来推断,下列对“高禖之神”解说正确的一 项是( ) ( 2 分) A.掌管生死的神 B.掌管钱财的神 C.掌管生育的神 D.掌管容貌的神 解析: 结合材料内容推测即可得出。
4、答案: C ( 4)下列关于春分的说法,上文没有提及的一 项是( ) ( 2 分) A.春分到,蛋儿俏 B.春分雨脚落声微 C.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D.春分一到昼夜平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写到雨。 答案: B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问 题。(共 3 分) 欧阳询与颜真卿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们与赵孟頫、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劲健,点画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字形呈长方形态势,字距、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颜真卿的楷书结构阔大端正,笔画横细竖粗,竖画弯如满月,捺画丰满厚重,有耿直刚强的君子之风,笔力浑厚开阔,气势庄严雄劲。 ( 1)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欧阳询
5、楷书的一 项是( ) ( 1 分)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字形呈长方形态势,字距、行距都较大”根据这条信息即可推测出选 D。 答案: D ( 2)选 择上面楷书作品中的一种模仿,将“爱国创新”四个字书写在下面 。( 2 分) 解析: 正确写出四个字,书写工整有模仿 。 答案: 略 3.下列各组成语均出自战国策的一 项是( ) ( 1 分) A.门庭若市 狡兔三窟 白虹贯日 B.一鼓作气 舍生取义 揭竿而起 C.温故知新 逝者如斯 初出茅庐 D.任重道远 水落石出 闻鸡起舞 解析: 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的:“令初下
6、,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案: A 4.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 1 分) A.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B.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C.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D.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解析: B 指的是中秋节 。 答案: B 5.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问 题。(共 5 分) ( 1)对下面古诗理解有误的一 项是( ) ( 2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
7、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此诗为诗人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诗歌描绘了早春西湖明媚的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首联中的“云脚低”应理解为“白云低垂,仿佛与湖水相连”,描绘出西湖静态的美。 C.颈联中的“迷人眼”和“没马蹄”,体现出早春的西湖百花齐放,春草丰茂的特点。 D.尾联中的“行不足”应理解为“走不够”,既写出西湖景色美不胜收,又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解析: “迷人眼”和“没马蹄”只是体现出早草的茂盛并没有描写花。 答案: C ( 2)小刚同学在学习这首诗时提出了自
8、己的看法,他认为“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中的“暖树”一词用的不好,因为树是没有冷暖之分的,改成“高树”更符合实际情况。你同意小刚的意见吗?说说你的理由。( 3 分) 解析: 结合诗句内容直接进行分析即可,要注意诗歌中描写的是早春。 答案: 不同意小刚的意见,诗中的“暖树”意思是向阳的树,早春时节天气还有些寒意,鸟儿们争着要飞到向阳的树上。“争暖树”和“啄春泥”在对仗和和音韵上也更和谐。 6.根据提示,将下面的空缺填写完整。 (共 7 分)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征蓬出汉塞, _。 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请你写出下面两首诗中表达诗人勇气和决心的诗句。 _, _。(文
9、天祥过零丁洋) _, _。 (王安石登飞来峰) 解析:本题考查 古诗文默写 , 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问 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10、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 告子下) 【乙】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 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节选自吕氏春秋 不苟论) 注 : 郢:古代楚国都城。声问不知,修行不闻: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说义:陈说道理。方术:所持方
11、策。耦世接俗 :随顺社会,附和世俗。期思:孙叔敖的故乡。舆:车。庄王: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又称荆庄王。 7.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 2 分) A.以 王舆迎叔敖 以 衾拥覆 B.期思 之 鄙人有孙叔敖者 辍耕 之 垄上 C.征 于 色 所恶有甚 于 死者 D.吾将 为 子游 士卒多 为 用者 解析: 以王舆迎叔敖 : 于是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以衾拥覆 : 用被子盖着 。两个“以”都是 做介词 。 答案: A 8.解释下列语句中 划线 词的意思。( 2 分) (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_ ( 2)荆王欲以为令尹 为: _ 解析: 本题考
12、查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答案: ( 1)发:起,被任用 。 ( 2)为:担任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 分) ( 1)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 _ ( 2)此沈尹茎之力也 翻译: _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翻译,注重积累和语境进行翻译。 答案: ( 1)用来使他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2)这是凭借 沈尹茎的力量。 10.【甲】文中孟子认为避免国家灭亡的条件是 _,【乙】文中强调国君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是 _。(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内容分析理解,答题时要注意筛选信息即可。 答案: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举荐贤能,任用贤能 三、名著阅读(共 9 分) 11.
13、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改善自我。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结合现实生活或者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获得的启示。( 4 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为政) 解析:运用现代汉语准确解说所选择语段含义,要结合现实或自身经历明确写出启示,注意要语
14、句通顺。 答案:结合语段含义,交代出道理即可。 略。 12.根据名著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完成 问 题。(共 5 分) ( 1)尼莫船长第一次见到阿龙纳斯、尼德 兰以及康塞尔时,装作听不懂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等语言的原因是( 2 分) A.尼莫船长认为这些不速之客打乱了自己的生活,不想结识他们。 B.尼莫船长对他们追逐、炮轰的做法感到愤怒,拒绝结识他们。 C.尼莫船长希望过自由、独 立的生活,不屑于结识他们。 D.尼莫船长处事慎重,想要多了解三人的情况再做决定。 解析:结合文学名著的内容进行分析,当时尼莫船长处事慎重,他是想要多了解三人的情况再做决定。 答案: D ( 2)下面是某同学对海底两
15、万里中几个主要人物的介绍,请你指出错误项,并加以改正。( 3 分) A.【阿龙纳斯】法国人,是巴黎自然博物馆的教授。他知识渊博,因为发表介绍海底奥秘的书而受到学术界的推崇。在跟随尼莫船长漫步海底平川时,他看到真实而美妙的海底生物激动不已。 B.【尼德 兰】加拿大人,是个勇敢的鱼叉手。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表现得很沉稳,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随和热情。他还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自以为精通博物学的分类,可实际上缺乏实践,根本分不清抹香鲸和一般鲸鱼。 C.【尼莫船长】说不清他的国籍。他会说多国语言,并且拥有大量的藏书以及各类丰富的奇珍收藏,特别是海洋生物方面的收藏极其丰富。他还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
16、计并且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 解析 :选出错误项改正符合作品内容即可 。 答案:略 四、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问 题。(共 5 分) 【材料一】 “宜居城市”为国际通用概念,指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应具备运行安全有序、生活舒适便捷、环境健康宜人、社会友好包容等共性要求。“和谐宜居城市”是在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和谐”。和谐是我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城市发展的追求,要求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和谐宜居之都”是在和谐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北京的都市特点。北京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城市,和谐宜居建设应立足于北京
17、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探索北京作为“四个中心”,在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下实现和谐宜居。 “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突出全球视野,要求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开展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国际一流”强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北京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认可度。 【材料二】 北京市统计部门调查显示, 2015 年,居民对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为 66.7 分。满意水平为“一般”的居民最多,占 43.9%; 2.4%被访者觉得“非常不满意”。调查显示,近半数居民对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满意程度较高,对生活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较低,仅为 33.1%。 【材料三】 13.阅读【
18、材料一】,概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与“宜居城市”的不同之处。( 3 分) 解析: 说明文重在考查信息的提取和筛选,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点“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宜居城市”,到原文中进行筛选即可。 答案:第一,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体现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二,体现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第三,具备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14.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说说北京距离“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还有哪些差距。( 2 分)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及实 际内容作答即可,重点要跟题干内容相契合。 答案: 轨道交通密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北京市 丰台区 九年级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