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2016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 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涟 漪 ( y) 炽 热( ch) 颤 栗( chn) 顾 名思义( g) B.投奔( bng) 气 氛 ( fn) 绸 缪 ( mu) 骇 人听闻( hi) C.攫取( ju) 偌 大( ru) 赦 免( sh) 一劳永 逸 ( y) D.女工( gng) 龟 裂( jn) 叨 扰( do) 既往不 咎 ( ji) 解析 : A 应写作“颤栗( zhn)”, B 应写作“气氛(
2、fn)”; D 应写作“既往不咎( ji)”。故选 C。 答案 :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倏忽 阔绰 剎费苦心 川流不息 B.蕴怒 踌躇 陈词烂调 猝不及防 C.箴言 戏谑 并行不背 长吁短叹 D.阑珊 挤兑 头晕目眩 甜言蜜语 解析: A 应写作煞费苦心; B 应写作陈词滥调; C 应写作并行不悖。故选 D。 答案 : D 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 语无伦次 的发言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实勤奋,不能 好高骛远 。 C.如今的豫州新城,交通四通八达
3、,高楼 鳞次栉比 ,人民安居乐业。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 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解析:语无伦次: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含贬义。故选 A。 答案 : A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中学生喜欢网络小说,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 16 万字左右的书。 D.玉溪通过加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和起点的方式,使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发展。 解析: A 句的语
4、病是两面对一面,取得 “是否”。 C 句词语赘余,去掉“大约”或 “左右”。D 句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答案 : B 5.给下 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强大。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我们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了我们。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 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
5、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比如此题排列语序应考虑句语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如果有关联词语应首先注意它们之间的搭配,如:该句中的“如果”“那么”。第句和第句构成因果关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第句应放在第句前边。故选 B。 答案 : B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 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是编年体史书;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C.济南的冬天
6、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D.吴承恩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揭露的是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小说中有“三打白骨精” “雪夜上梁山”等精彩情节。 解析: D.“三打白骨精”是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故 D 错误。 答案 : D 7.根据提示填空( 8 分) ( 1)溯洄从之, _。 ( 2) _,愁云惨淡万里凝。 ( 3)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 _。 ( 4)商女不知亡国恨, _。 ( 5)落红不是无情物, _。 ( 6)在古诗文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_, _。
7、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 案: ( 1)道阻且跻(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化作春泥更护花 ( 6)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 8-10 题,共 8 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问 题。 材料一: 2016 首届中国传统文化春晚在京举办 春色满园孝行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丽丽女士说:“我们将力求秉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时尚与公益的升华 ,为全国人民奉献一道公益,孝爱,唯美,经典,时尚,真情的艺术盛宴。 让广大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培育和践行社
8、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材料二:传统文化一直是 2016 年“两会”关键词,繁体字、曲艺继承、书法课、国学培养经常出现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中。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今年两会继续关注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他建议关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培养,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学习繁体字、多听多唱京剧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 年心田。 材料三: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珠联璧合:中 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推出的又一备受关注的文化类节目,于 2016 年 2 月 12 日首播。首播收视率达 1.11%,全国排名第 4 位,首重播累计收看人次 2100 万,
9、超越同时段综艺节目,微博话题阅读量达 1300 多万,位列微博综艺榜第二位,播出期间参与互动观众 120 万,引爆全民追看诗词的文化热像。 材料四:研究中国文化的刘教授认为,当代是移动媒体的时代,离开互联网和自媒体,是与时代脱节的。但互联网是传播载体,传统文化是内容,如现在的图说三字经,节日的 介绍和拜年贺节,都取得了很好的 传播效果。 8.有外国朋友到你校访问,请你向他们介绍一项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节日。( 3 分) 解析:识记文化常识。 答案: 示例:京剧,昆曲,国画,熊猫,泥人,冰糖葫芦,秦始皇兵马俑,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中医,太极拳,故宫,春节,舞狮舞龙,旗袍,汉服,端午节,元宵,花
10、灯 。 9.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 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的探究能力。 答案:( 1)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 2)有识之士提出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和发展方式要与时代相结合。 ( 3)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珠联璧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意对即可) (二)汉字书写 10.根据拼音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2 分) 风 光 y n 相 得 y zhng 解析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答案 : 风光旖旎;相得益彰 三、阅读( 42 分) (一)品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
11、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这首诗的颔联用了典故,试分析并说说作者借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解析:了解典故的主要内容。进而学会分析该典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
12、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 23 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 2 分) 解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 答案: 这里,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对人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豪迈的胸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问 题。( 12 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1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 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
14、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解释下面 划线 词的意思。( 2 分) 百废 具 兴 具: _。 至若春和 景 明 景: _。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具:同“俱”,全,皆 。 景:日光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 4 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_。 居庙堂
15、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_。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译文: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译文: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15.本文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旷达情怀和政治抱负,为什么还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洞庭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 2 分) 解析: 因为他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且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的心情都受周围景致而影响,以显示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人之述备矣,作者从另一角度出发,大量描写洞庭湖,意从侧面衬托出岳阳楼的美境,进而引出不以物喜不
16、以己悲的人生态度 .,本文的重点不是在写景,而是借景抒发一己情怀,抒发自己贬官的愤懑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而洞庭湖上的风景四季之变化恰好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大段的洞庭湖景物描写就成为必然了。 答案: 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是为了突 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 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作铺垫。 16.“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 4 分) 解析: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答案: “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作
17、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与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下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应题目。( 10 分) 厄尔尼诺事件与气候异常变化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有“圣婴”的意思。一百多年前,人们用它来表示发生在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岸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最早记录厄尔尼诺现象是 1795 年,当时人们发现,在圣诞节前后,秘鲁沿岸的海水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升高,不仅给附近各国渔业带来严重灾害,而且还带来洪水暴发。从此,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中东太平洋海表气温出现异常增温(即其海表温度距平值大于零度),其增温幅度大于 0.5,且维持 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第一 学区 九年级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