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刑法学自考题-9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刑法学自考题-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刑法学自考题-9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刑法学自考题-9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_ A.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B.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C.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有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 D.习惯法和判例不得作为刑罚的渊源(分数:1.00)A.B.C.D.2.我国刑法第 13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指_ A.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犯罪,
2、但不追究刑事责任 D.免除处罚(分数:1.00)A.B.C.D.3.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的行为属于_ A.对象错误 B.打击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分数:1.00)A.B.C.D.4.被害人甲在盗窃犯乙即将逃离犯罪现场的片刻,来不及通过司法机关挽回损失,使用暴力等手段迅速从乙手中夺回了财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 A.甲的行为是违法的 B.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 C.甲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为 D.甲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分数:1.00)A.B.C.D.5.李
3、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萌生报复之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房,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窗外似有人声,知道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的行为属于_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分数:1.00)A.B.C.D.6.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_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分数:1.00)A.B.C.D.7.下列刑罚权中,原则上由检察机关行使,但国家也将部分轻微犯罪的此项权力赋予被害人的是_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行刑权(
4、分数:1.00)A.B.C.D.8.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 1988年 7月 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 7月 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_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D.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分数:1.00)A.B.C.D.9.赵某因共同盗窃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人民法院量刑时考虑到赵某有积极退赃和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 3年。缓刑考验期满之后不久,司法机关查获赵某
5、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 5000余元的财物。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理?_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分数:1.00)A.B.C.D.10.下列犯罪的规定属于简单罪状的是_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 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 C.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D.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分数:1.00)A.B.C.
6、D.11.投敌叛变后又向敌人提供情报或者参加间谍组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情形,处理方式是_ A.这种情形属于投敌叛变罪本身的内容 B.这种情形构成数罪 C.这种情形应认定为牵连犯 D.这种情形属于想象竞合犯(分数:1.00)A.B.C.D.12.梁某为防止自己瓜地里的瓜被盗,在瓜地的周围拉上电网,天黑时便通上高压电,一日晚,将来偷瓜的高某父子电死。梁某的行为构成_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正当防卫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数:1.00)A.B.C.D.13.某小学校长某甲,对本校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危房的校舍不加任何加固处理,也不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致使校
7、舍在使用中突然倒塌,造成死亡 5人,重伤 10余人的严重后果,某甲已构成_ A.玩忽职守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D.过失杀人罪(分数:1.00)A.B.C.D.14.金融凭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不包括_ A.支票 B.银行存单 C.委托收款凭证 D.汇款凭证(分数:1.00)A.B.C.D.15.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_ A.证人 B.批评人 C.申诉人 D.控告人(分数:1.00)A.B.C.D.16.赵某因对其父单位的领导李某处理其父违法乱纪的行为不满,蓄意进行报复,先后 5次用砖头砸碎李某家的门窗,以泄私愤,其中一次砸毁李某家价值 10000余元的大屏幕
8、彩电一台,赵某的行为构成_ A.报复陷害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寻衅滋事罪(分数:1.00)A.B.C.D.17.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采用暴力导致执行人员重伤的,不以本罪论处 B.犯罪主体不包括应当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者的亲属 C.“判决、裁定”不包括刑事判决、裁定 D.本罪不能由单位构成(分数:1.00)A.B.C.D.18.下列关于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构成特征说法正确的是_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军事利益和军人的安全 B.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C.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D.主
9、观方面是过失(分数:1.00)A.B.C.D.19.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单位构成的是_ A.行贿罪 B.对公司、企业、单位人员行贿罪 C.对单位行贿罪 D.单位行贿罪(分数:1.00)A.B.C.D.20.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与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犯罪主体均为_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D.角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数:1.00)A.B.C.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原则、制度中,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的有_ A.有罪类推制度 B.重法溯及既往原则 C.扩张解释 D.限制解释 E.类推解释
10、(分数:2.00)A.B.C.D.E.22.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般要件有_ A.达到刑事法定年龄 B.具有辨认控制能力 C.某些犯罪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 D.生理上没有明显缺陷 E.没有喝醉酒(分数:2.00)A.B.C.D.E.23.对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_ A.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 B.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C.过失不可能构成教唆犯 D.对于教唆犯可以定为教唆罪 E.对于间接教唆应当从重处罚(分数:2.00)A.B.C.D.E.24.适用假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 A.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服刑达到一定期限
11、 C.犯罪分子患有严重疾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关押 D.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E.不是累犯(分数:2.00)A.B.C.D.E.25.犯盗窃罪、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有_ A.行为人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 B.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C.当场以将对阻拦的群众实行报复相威胁 D.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E.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分数:2.00)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4,分数:12.00)26.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分数:
12、3.00)_27.犯罪未遂(分数:3.00)_28.特别自首(分数:3.00)_29.职务侵占罪(分数:3.00)_六、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4,分数:16.00)30.过失犯罪没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分数:4.00)A.正确B.错误3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分数:4.00)A.正确B.错误32.对所谓“大义灭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分数:4.00)A.正确B.错误33.伪证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分数:4.00)A.正确B.错误七、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18.0
13、0)34.简述自救行为的成立条件。(分数:6.00)_35.简述刑法第 70条规定的数罪并罚的特点。(分数:6.00)_36.简述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分数:6.00)_八、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4.00)37.试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分数:14.00)_九、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杨某因盗窃其单位仓库内存放的电线,被李某告状,司法机关将杨某抓获归案。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3年。2005 年 5月 6日杨刑满释放,杨一直想伺机报复李某。2006 年 10月某日,杨找到其在派出所工作的表兄马某,谎称准备和朋友上山去打猎,想借马的枪用。民警马
14、某即将自己的手枪借予杨,并给了 5发子弹,杨拿到手枪后,将子弹上膛,准备去杀害李某。在寻找李某的途中,杨遇到其小学同学侯某和张某。侯某问杨:“这么急匆匆地去干啥?”杨:“李某不是东西,害得我坐了几年牢,我找他算账去。”并掏出手枪晃了一下。侯、张立即上前劝阻杨,劝他不要干蠢事。杨不听劝阻,执意前行。张冲上去想夺下杨的手枪,在拉扯争夺中,杨不慎扣动扳机,将旁边的侯某击中。杨见状,即与张一起送侯某到医院抢救,侯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问:(分数:9.99)(1).杨某和马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分数:3.33)_(2).犯罪的形态如何?(分数:3.33)_(3).应如何处罚?(分数:3.33)_
15、刑法学自考题-9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_ A.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B.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C.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有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 D.习惯法和判例不得作为刑罚的渊源(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罪刑法定主义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有多种要求,归结起来共有两项内容,即:(1)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2)法官只能根据
16、成文法律定罪量刑。答案为 B。2.我国刑法第 13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指_ A.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犯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 D.免除处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刑法第 13条但书规定的行为,因为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或者说,社会危害性尚不足应受刑罚处罚,刑法没有将之认定为犯罪行为。答案为 B。3.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的行为属于_ A.对象错误 B.打击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
17、法律认识错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实施犯罪行为中,张某误将李某家中的牲畜当成李某加以侵害,属于打击对象认识错误。答案为 A。4.被害人甲在盗窃犯乙即将逃离犯罪现场的片刻,来不及通过司法机关挽回损失,使用暴力等手段迅速从乙手中夺回了财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 A.甲的行为是违法的 B.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 C.甲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为 D.甲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甲的行为是自救行为,属于排除犯罪事由,不是违法行为。答案为 A。5.李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萌生报复之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房,在其点着火后,即
18、听到窗外似有人声,知道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的行为属于_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对放火罪既遂的标准的认定采用“独立燃烧说”,李某已经点着火,能够独立燃烧,是为放火罪既遂。答案为 A。6.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_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刑法根据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此外,还特别规定了教唆
19、犯。答案为 D。7.下列刑罚权中,原则上由检察机关行使,但国家也将部分轻微犯罪的此项权力赋予被害人的是_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行刑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求刑权是对犯罪行为提起刑事诉讼的权力,一般由检察机关行使,部分轻微犯罪的求刑权被赋予被害人。答案为 B。8.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 1988年 7月 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 7月 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_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20、C.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D.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吴某 7月 29日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但因为超过两年的死缓考验期,只能与无期徒刑数罪并罚,而不能判处死缓。答案为 C。9.赵某因共同盗窃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人民法院量刑时考虑到赵某有积极退赃和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 3年。缓刑考验期满之后不久,司法机关查获赵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 5000余元的财物。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理?_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刑法学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