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关系学自考题-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关系学自考题-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关系学自考题-2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关系学自考题-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 )A个人 B公众C组织 D群众(分数:1.00)A.B.C.D.2.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是( )A社会舆论状态 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危 D社会关系状态(分数:1.00)A.B.C.D.3.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发端于( )A马斯洛时期 B巴纳姆时期C艾维李时期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分数:1.00)A.B.C.D.4.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 )A组织 B领导C部门 D社会公众
2、(分数:1.00)A.B.C.D.5.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A1948 年 B1955 年C1975 年 D1978 年(分数:1.00)A.B.C.D.6.在公共关系人员培养中,比较正规而又有效的途径是( )A函授教育 B大专培训班C大学本科教育 D公共关系培训班(分数:1.00)A.B.C.D.7.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属于( )A个体公众 B临时公众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分数:1.00)A.B.C.D.8.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是( )A内部公众 B顾客公众C政府公众 D媒介公众(分数:1.00)A.B.C.D.9.“刻板印象”又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作用C
3、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分数:1.00)A.B.C.D.10.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 )A高级需要 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 D长远需要(分数:1.00)A.B.C.D.11.大规模舆论的导火线是( )A社会问题 B社会冲突C社会事件 D社会运动(分数:1.00)A.B.C.D.12.从众行为的主观原因是( )A团体压力 B不愿意被孤立C权威命令 D他人劝说(分数:1.00)A.B.C.D.13.议题设置论最杰出的研究者是(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 D麦库姆斯(分数:1.00)A.B.C.D.14.具有显著的互动性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杂志C因特网 D广
4、播、电视(分数:1.00)A.B.C.D.15.一企业有一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这个时候它应该选择的公共关系行为方式是( )A建设型公共关系 B维系型公共关系C进攻型公共关系 D征询型公共关系(分数:1.00)A.B.C.D.16.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是( )A倒金字塔的优点 B顺时结构的优点C并列结构的优点 D逆时结构的优点(分数:1.00)A.B.C.D.17.确保信息、媒体的一致性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 )A认知整合 B形象整合C功能整合 D协调整合(分数:1.00)A.B.C.D.18.赞助活动的最大特色是( )A刺激消费 B利他性C公益性 D高效性(分数:1.00)A.B.C.
5、D.19.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A实际的社会形象 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分数:1.00)A.B.C.D.20.能将企业识别的基本精神差异性充分表达出来的是( )AMIS BVISCBIS DCI(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意义在于使公共关系( )(分数:2.00)A.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B.从盲目转变为有计划C.从自发转变为自觉D.从零散转变为系统E.从纯经验转变为科学22.按不同的经营方式,公共关系公司可以划分为( )(分数:2.00)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C.
6、合作型公司D.独立型公司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23.公众的特点包括( )(分数:2.00)A.群体性B.共同性C.相关性D.多样性E.变化性24.流言内容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分数:2.00)A.产生B.一般化C.强调D.同化E.扩散25.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 )(分数:2.00)A.疏导B.沟通C.选择D.抑制E.过滤26.根据受众对象不同,报刊可分为( )(分数:2.00)A.综合性报刊B.专门性报刊C.组织报刊D.社会报刊E.大众报刊27.宣传型公共关系的特征是( )(分数:2.00)A.主导性强B.时效性强C.传播面广D.推广组织形象的效果快E.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28.确定广
7、告主题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分数:2.00)A.引人注目B.独特个性C.浅显易懂D.整体统一E.经济实惠29.组织形象构思与策划的成功取决于( )(分数:2.00)A.心理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B.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C.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D.计划与预算的协调与平衡E.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30.斯蒂文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将危机过程划分为( )(分数:2.00)A.危机潜在期B.危机突发期C.危机蔓延期D.危机控制期E.危机解决期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31.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5.00)_32.简述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原则。(
8、分数:5.00)_33.简述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分数:5.00)_34.简述口语传播的优缺点。(分数:5.00)_35.简述赞助的作用。(分数:5.00)_36.在公共关系危机传播过程中,如何把好“传者关”?(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37.试述公共关系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分数:10.00)_38.试述广告策划的内容。(分数:10.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39.某公司准备搞一次开业十周年庆典活动,总经理要求公共关系部拿出一个既经济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新闻报道方案。公共关系部经理立即召集公共关系部全体人员开会讨论报道方案。小张主
9、张用报纸报道,既全面又省钱;小赵认为还是电视广告生动直观效果好,两人展开争论,公共关系部经理也陷于沉思如果你是公共关系部经理,如何确定报道方案并说明理由。(分数:10.00)_公共关系学自考题-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 )A个人 B公众C组织 D群众(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在 2009 年 10 月真题第一大题第 1 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要点透析 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而相关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选项 A、B、D 均属于
10、公共关系的相关公众。2.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是( )A社会舆论状态 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危 D社会关系状态(分数:1.00)A.B.C.D. 解析:3.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发端于( )A马斯洛时期 B巴纳姆时期C艾维李时期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分数:1.00)A.B.C. D.解析:4.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 )A组织 B领导C部门 D社会公众(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在 2006 年 10 月真题第一大题笫 8 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关系部门在企业外部经营中的地位。要点透析 公共关
11、系部门介于组织与公众之间,对内代表公众,对外代表组织,通过传播活动保持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双向沟通。5.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A1948 年 B1955 年C1975 年 D1978 年(分数:1.00)A.B. C.D.解析:6.在公共关系人员培养中,比较正规而又有效的途径是( )A函授教育 B大专培训班C大学本科教育 D公共关系培训班(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在 2005 年 10 月真题第一大题第 8 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要点透析 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大学本科教育、大专培训班、函授教育、公共关系培训班、全员公共关系
12、培训、见习培训等,其中,大学本科教育是比较正规而有效地培养合格人才的途径。7.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属于( )A个体公众 B临时公众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分数:1.00)A.B.C.D. 解析:8.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是( )A内部公众 B顾客公众C政府公众 D媒介公众(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媒介公众。要点透析 媒介公众是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9.“刻板印象”又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作用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在 2010 年
13、 10 月真题第一大题第 9 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中的定型作用。要点透析 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作用,其中,定型作用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10.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 )A高级需要 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 D长远需要(分数:1.00)A.B.C. D.解析:11.大规模舆论的导火线是( )A社会问题 B社会冲突C社会事件 D社会运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舆论形态中的社会事件。要点透析 舆论主要有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运动四种形态,其中,
14、社会事件由于具有超常的重要性而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大规模舆论的导火线。12.从众行为的主观原因是( )A团体压力 B不愿意被孤立C权威命令 D他人劝说(分数:1.00)A.B. C.D.解析:13.议题设置论最杰出的研究者是(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 D麦库姆斯(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议题设置论。要点透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选项 A 是“5W”模式的提出者,故排除;选项 B 是两级传播论的提出者,故排除;选项 C 是把关人理论的提出者,故排除。14.具有显著的互动性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杂志C因特网 D广播、电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公共 关系学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