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6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6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66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66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贯穿于人生历程的始终,持续地激励和引导着个人不断前行,构成人生观核心的是( )(分数:2.00)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理想D.人生态度2.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分数:2.00)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B.为自己而奋斗的人生目的C.为家庭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目的D.为个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而奋斗的人生目的3.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
2、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个人的社会存在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C.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4.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分数:2.00)A.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B.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C.提高自身素质D.提高自身的能力5.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应当协调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协调好( )的要求。(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个人与他人的关系D.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关系6.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要
3、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下列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人必须消极地依赖自然B.人来源于自然,但又凌驾于自然之上C.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D.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7.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容。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分数:2.00)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8.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以下说法中,没有表现这种特殊性的是( )(分数:2.00)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B.道德
4、起源于人性中的欲望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9.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分数:2.00)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道德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D.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10.下列关于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是非强制性的B.可以借助国家强制力
5、C.通过说服、劝阻、示范方式起作用D.可以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11.任何道德,都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同时,通过善恶评价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否定不利于和危害其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 )(分数:2.00)A.道德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D.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1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6、分数:2.00)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C.君君臣臣,重视等级纲常D.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1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分数:2.00)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 )(分数:2.00)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15.不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7、的道德要求的是( )(分数:2.00)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B.专门利己、损公肥私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16.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分数:2.00)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17.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关于公共生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极为广阔B.公共生活通常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主
8、要领域C.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D.在公共生活中交往对象之间的社会联系更为复杂18.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 )(分数:2.00)A.社会公德B.家庭美德C.职业道德D.个人品德19.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A.规范性B.专业性C.可操作性D.非强制性2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群众D.文明礼貌21.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不包括( )(分数:2.00)A.诚实守信B.真诚负责C.文明相爱D.平等互尊22.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分数:2.00)A.奉献社会B.办事公道C.服
9、务群众D.男女平等2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是( )(分数:2.00)A.道德认识的形成B.道德情感的形成C.道德习惯的形成D.道德意志的形成24.中国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没有借鉴作用的是( )(分数:2.00)A.“坐而论道”“闭门造车”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5.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这是( )(分数:2.00)A
10、.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C.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D.知行统一的修养方法二、B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为什么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分数:2.00)_27.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28.简述公共秩序的含义及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分数:2.00)_29.在实际中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需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具体活动中注意哪些要求?(分数:2.00)_30.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分数:2.00)_三、B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分数:2.00)_
11、32.试述道德的本质。(分数:2.00)_33.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分数:2.00)_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66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贯穿于人生历程的始终,持续地激励和引导着个人不断前行,构成人生观核心的是( )(分数:2.00)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C.人生理想D.人生态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目的。古往今来,人们对人生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和主张。不同的理解和主张,构成不同的人生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贯穿于人生历程的始终,持续地激励和引导着个人不断前行。2.
12、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分数:2.00)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B.为自己而奋斗的人生目的C.为家庭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目的D.为个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而奋斗的人生目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涌现出来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当代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3.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个人的社会存
13、在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C.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解析:4.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分数:2.00)A.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B.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C.提高自身素质D.提高自身的能力解析:5.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应当协调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协调好( )的要求。(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个人与他人的关系D.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解析:6.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下列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
14、A.人必须消极地依赖自然B.人来源于自然,但又凌驾于自然之上C.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解析:7.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容。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分数:2.00)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成功交往应遵循的原则。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的差异,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遵循宽容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互相包容。8.道德对现实生活的
15、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以下说法中,没有表现这种特殊性的是( )(分数:2.00)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B.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欲望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解析:9.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分数:2.00)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道德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D.
16、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历史上出现的不同道德体系,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10.下列关于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是非强制性的B.可以借助国家强制力 C.通过说服、劝阻、示范方式起作用D.可以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解析:11.任何道德,都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同时,通过善恶评价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否定不利于和危害其经济基础的思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模拟 试卷 6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