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7年福建省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福建省中考真题化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福建省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30 分 ) 1.(3分 )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解析: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 。 答案: A 2.(3分 )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 ) A.铁 B.碘 C.钙 D.锌 解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 答案 项错误 。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答案 项错误 。 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 答案 项正确 。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C 3.(3分 )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A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3 B.+3 C. 2 D.+2 解析: 氧元素显 2 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x+( 2) 3=0,则 x=+3价 。 答案: B 4.(3分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唾液 (pH约 6.6 7.1) B.胃酸 (pH约 0.8 1.5) C.胆汁 (p
3、H约 6.8 7.4) D.血液 (pH约 7.35 7.45) 解析: A、唾液的 pH是 6.6 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 。 答案 项错误; B、胃液的 pH是 0.8 1.5,酸性很强 , 答案 项正确; C、胆汁的 pH是 6.8 7.4,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 , 答 案 项错误; D、血液的 pH是 7.35 7.45,呈弱碱性 ,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B 5.(3分 )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B.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C.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 D.铁钉与水、氧气充分
4、接触,且有氯化钠这种盐的存在,加快了铁钉的锈蚀速率 。 答案: D 6.(3分 )欲配制 10.0%的 NaCl溶液 50g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 A. 取固体 B. 称固体 C. 量取水 D. 写标签 解析: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 左物右码 ”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 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容是氯化钠溶液、 10.0%
5、,正确 。 答案: D 7.(3分 )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属于有机物 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解析: A、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而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金刚石不属于有机物,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B、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具有可燃性,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C、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具有可燃性,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聚集日光,能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使金刚石发
6、生燃烧,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答案: A 8.(3 分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 )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解析: 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 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
7、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错误 。 答案: A 9.(3分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1 时, 25g甲充分溶解于 100g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t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 t2 时降温到 t1 ,可析出晶体 解析: A、 t1 时,甲的溶解度为 25g, 25g 甲充分溶解于 100g 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正确; B、 t2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
8、结晶的方法提纯甲,错误;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将甲的饱和溶液从 t2 时降温到 t1 ,可析出晶体,正确 。 答案: C 10.(3 分 )常温下,往盛放适量 M 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 N 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横坐标 x表示 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 y 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 (见表 ).下列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 M N y A 水 氧化钙 溶液的温度 B 水 氢氧化钠 溶液的 pH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解析: 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会
9、升高,不合题意; B.向水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大,则溶液的碱性越来越强, pH 逐渐增大,不合题意; 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不合题意;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会发生如下反应: CuSO4+Fe=Cu+FeSO4。 56 64 可见随着铁粉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减小,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减小,故正确 。 答案: D 二、解答题 (共 6小题,满分 45分 ) 11.(5分 )近期,央视对 “ 用棉花代替肉松饼 ” 的消息进行辟谣 .资料表明:肉松使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
10、维 。 (1)棉花属于 (填 “ 天然 ” 或 “ 合成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解析: 棉花属于天然存在的物质,不属于人工合成的,所以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答案 :天然 (2)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 解析: 肉松是使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富含蛋白质 。 答案 :蛋白质 (3)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解析: 棉花灼烧时会发出烧纸的气味,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 气味 。 答案 :肉松 (4)制作肉松饼使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铵 (NH4HCO3).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解析: 碳酸氢铵中氢、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福建省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