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3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3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34及答案解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自考-3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1,分数:100.00)1.“热审”制度始于_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分数:1.00)A.B.C.D.2.清朝最重要的法律形式是_ A.律 B.例 C.会典 D.诰(分数:1.00)A.B.C.D.3.清朝第一部法典是_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 C.大清律集解附例 D.钦定大清会典(分数:1.00)A.B.C.D.4.清朝立法从简单因袭明律到结合本朝实际立法的开始是_ A.大清律集解附例的制定 B.现行则例的修订 C.大清律集解 D.大清律例(分数:1.00)A.
2、B.C.D.5.清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_ A.律、令、格、式 B.律、令、大诰、条例、会典 C.敕、令、格、式 D.律、事例、会典、条例、则例(分数:1.00)A.B.C.D.6.刑部现行则例颁行于清朝的_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问 D.乾隆年问(分数:1.00)A.B.C.D.7.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后一部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是_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附例 C.大清律集解 D.大清新刑律(分数:1.00)A.B.C.D.8.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_ A.原例 B.钦定例 C.则例 D.增例(分数:1.00)A.B.C.D.9.清雍正年间颁布
3、的清朝第二部律典是_ A.大清会典 B.大清律集解附例 C.大清律集解 D.大清律例(分数:1.00)A.B.C.D.10.清雍正时具有最高效力的例是_ A.钦定例 B.增例 C.原例 D.则例(分数:1.00)A.B.C.D.11.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是_ A.唐六典 B.元典章 C.大明会典 D.大清会典(分数:1.00)A.B.C.D.12.清朝最主要的立法活动是_ A.修律 B.编敕 C.修例 D.修会典(分数:1.00)A.B.C.D.13.专指单行刑事法规,大部分编人大清律例附于某一门律条之后的法律形式在清朝称为_ A.条例 B.成例 C.事例 D.则例(分数:1.00)A.
4、B.C.D.14.清朝朝廷处理各类政务的先例以及皇帝发布的上谕及批准的大臣奏议谓之_ A.条例 B.则例 C.事例 D.成例(分数:1.00)A.B.C.D.15.清朝由中央政府各部门就本部门行政事务编制,交由皇帝批准生效的单行法规称为_ A.则例 B.条例 C.事例 D.会典(分数:1.00)A.B.C.D.16.一般经过律例馆“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修例活动,才编入大清律例的是_ A.条例 B.事例 C.则例 D.判例(分数:1.00)A.B.C.D.17.清朝中央政府颁布的关于西藏的基本法是_ A.西藏通制 B.理藩院则例 C.西藏章程 D.大清律制(分数:1.00)A.B.C.D.
5、18.笞杖刑按照“折四除零”的原则折减的是_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分数:1.00)A.B.C.D.19.我国古代民族立法的代表性法律是_ A.理藩院则例 B.西藏通制 C.回例 D.番律(分数:1.00)A.B.C.D.20.为清代所独创,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是_ A.徒刑 B.流刑 C.发遣 D.迁徙(分数:1.00)A.B.C.D.21.清代对“江洋大盗”等重大犯罪适用_ A.鞭刑 B.剖心 C.枭首 D.具五刑(分数:1.00)A.B.C.D.22.清初主要是作为优待旗人犯罪的替代刑,以代替徒、流、发遣等刑罚的是_ A.笞 B.杖 C.鞭 D.枷号(分数:1.00)A.B
6、.C.D.23.将斩、绞死罪分为“立决”和“监候”两类的朝代是_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24.清朝将罪犯发配至边疆给驻防的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罚,称为_ A.充军 B.发遣 C.刺字 D.枷号(分数:2.00)A.B.C.D.25.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可以_定罪。 A.谋叛 B.内乱 C.谋大逆 D.大不敬(分数:2.00)A.B.C.D.26.“明史案”发生于清代的_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分数:2.00)A.B.C.D.27.大清律例规定“以价易出,约限回赎”者,称为_ A.卖 B.典 C.买 D.赎(分数:
7、2.00)A.B.C.D.28.不动产的典当制度正式载入律例是_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29.清律明确规定了典的回赎期限,其中旗人将田产典给汉民的回赎期限为_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分数:2.00)A.B.C.D.30.清朝规定对于旗人之间不动产的典当回赎年限为_ A.五年 B.十年 C.八年 D.三年(分数:2.00)A.B.C.D.31.清朝法律规定汉民之间典当田产,回赎期限为_ A.十年 B.二十年 C.三十年 D.四十年(分数:2.00)A.B.C.D.32.依法朝乾隆年间法律规定,独子也可作为他人的继子,此种情
8、况下其亲生父母的遗产由_ A.与其血缘最近亲属继承 B.独子继承 C.由官府收归国有 D.归宗族所有(分数:2.00)A.B.C.D.33.“独子兼祧”制度产生于_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34.军机处始设立于_ A.康熙朝 B.雍正朝 C.乾隆朝 D.光绪朝(分数:2.00)A.B.C.D.35.清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_ A.内阁 B.军机处 C.都察院 D.宗人府(分数:2.00)A.B.C.D.36.清朝的职官选任制度中被称为正途的是_ A.捐纳 B.门荫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分数:2.00)A.B.C.D.37.清代的“四格”为考
9、核官吏的标准,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_ A.守 B.政 C.才 D.年(分数:2.00)A.B.C.D.38.清朝对外官的考绩被称为_ A.京察 B.上计 C.大计 D.历纸(分数:2.00)A.B.C.D.39.清朝为了提高效能,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_ A.清吏司 B.按察司 C.科道 D.审刑司(分数:2.00)A.B.C.D.40.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是_ A.都察院 B.大理院 C.军机处 D.内阁(分数:2.00)A.B.C.D.41.清代考核官吏的“四格”项目中,行政官吏对政务的勤勉程度及政绩称为_ A.守 B.政 C.才 D.年(分数:2.00)A.B.
10、C.D.42.清朝为了加强皇权,将六科给事中归并于_ A.六部 B.御史台 C.都察院 D.刑部(分数:2.00)A.B.C.D.43.清朝为实行海禁,规定对外贸易必须通过官方指定的垄断代理商“洋行”来进行,这些洋行被统称为_ A.十三行 B.理藩院 C.市舶司 D.商馆(分数:2.00)A.B.C.D.44.禁海令首次颁行于清初的_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分数:2.00)A.B.C.D.45.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来华可以停泊的港口是_ A.广州 B.福建 C.浙江 D.江南(分数:2.00)A.B.C.D.46.清朝前期尽管在沿海设立若干海关,但乾隆时正式规
11、定“一口通商”的海关是_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连云港(分数:2.00)A.B.C.D.47.清朝中后期虽然宣布开海,但又规定了_制度。 A.五口通商 B.朝贡贸易 C.禁烟 D.一口通商(分数:2.00)A.B.C.D.48.在清朝,审理满族贵族案件的司法机关是_ A.内务府 B.宗人府 C.刑部 D.大理寺(分数:2.00)A.B.C.D.49.清代在三法司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_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理藩院(分数:2.00)A.B.C.D.50.清代复核案件,平反冤狱的中央司法机关是_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军机处(分数:2.00)A.B.C.D
12、.51.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_ A.理藩院 B.宗人府 C.内务府 D.军机处(分数:2.00)A.B.C.D.52.清代京师地区审理满族普通旗人案件的司法机关是_ A.宗人府 B.理藩院 C.步军统领衙门 D.理刑司(分数:2.00)A.B.C.D.53.既是清代司法审判活动中的一项大典,也是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的制度是_ A.科举制度 B.门荫制度 C.会审制度 D.秋审制度(分数:2.00)A.B.C.D.54.标志着清代会审制度更为系统、完备化的法律是_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附例 C.秋审条款 D.大清会典(分数:2.00)A.
13、B.C.D.55.清朝时期,每年秋天审理地方上报死刑监候案件的制度称为_ A.大审 B.热审 C.秋审 D.朝审(分数:2.00)A.B.C.D.56.罪行虽然属实,但情有可原,直接予以减等发落的是_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祀(分数:2.00)A.B.C.D.57.清代经过秋审、朝审后,罪行属实,但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或为家中独子,经皇帝后,可以免死改为杖责、枷号等刑,然后释放的案件称为_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祀(分数:2.00)A.B.C.D.58.清代各级衙门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称为_ A.文员 B.文秘 C.胥吏 D.幕友(分数:2.00)A.B.
14、C.D.59.清代秋审将罪情属实,量刑适当,一般在冬至以前执行死刑的案件称为_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可疑(分数:2.00)A.B.C.D.60.清代秋审、朝审将那些案情属实、危害性较小,则暂时关押,等待下一年会审再作决定的案件称为_ A.缓决 B.情实 C.可矜 D.留养承祀(分数:2.00)A.B.C.D.61.清代幕友中管司法审判的称为_ A.刑名幕友 B.书启幕友 C.钱谷幕友 D.挂号幕友(分数:2.00)A.B.C.D.中国法制史自考-3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1,分数:100.00)1.“热审”制度始于_
15、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热审是在暑热季节到来前由朝廷官员会审在押未决囚犯的制度。始于明成祖永乐二年,规定每年小满节气后十余日,由司礼监传旨,刑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大理寺,各派出官员会同审理京城监狱在押囚犯。2.清朝最重要的法律形式是_ A.律 B.例 C.会典 D.诰(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清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例、会典,其中例的发展最为突出,种类繁多,修订频繁,成为清朝最重要的法律形式。3.清朝第一部法典是_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 C.大清律集解附例 D.钦定大清会典(分数:1.00)A.B.
16、C. D.解析:解析 清朝第一部法典是顺治三年的大清律集解附例;康熙年间制定了刑部现行则例;雍正三年制定了大清律集解;乾隆年间制定了大清律例。4.清朝立法从简单因袭明律到结合本朝实际立法的开始是_ A.大清律集解附例的制定 B.现行则例的修订 C.大清律集解 D.大清律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现行则例的修订是清朝立法从简单因袭明律到结合本朝实际立法的开始。体现了康熙的审慎立法精神,而且其立法活动为后代法律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5.清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_ A.律、令、格、式 B.律、令、大诰、条例、会典 C.敕、令、格、式 D.律、事例、会典、条例、则例(分数:1.00)
17、A.B.C.D. 解析:解析 清朝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例、会典,其中例的发展最为突出,种类繁多,修订频繁,成为清朝最重要的法律形式,种类包括条例、事例与则例等。6.刑部现行则例颁行于清朝的_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问 D.乾隆年问(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清朝律的制定和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颁布于康熙朝时的刑部现行则例即为其中之一。7.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后一部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是_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附例 C.大清律集解 D.大清新刑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乾隆五年(1740),清朝颁布第三部法典大清律例,是为清律的
18、定型,总计 1049条。篇目仍依明律,分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大清律例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8.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_ A.原例 B.钦定例 C.则例 D.增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雍正三年律,即大清律集解,不仅规范律文,而且条例附于律,将条例分为原、增、钦定三类。顺治律中的条例为“原例”,康熙年间所颁条例编为“增例”,雍正本朝新颁行的例则定名为“钦定例”,并在凡例中规定了它们的适用顺序,即“刑官遇事引断,由钦定例而增例、而原例、而正律”。9.清雍正年间颁布的清朝第二部律典是_ A.大清会典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 法制史 自考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