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1及答案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自考-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35.00)1.战国策一书的作者是_ A.商鞅 B.范武子 C.赵盾 D.刘向(分数:1.00)A.B.C.D.2.成文法的最早公布在_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分数:1.00)A.B.C.D.3.楚国在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有_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分数:1.00)A.B.C.D.4.春秋时期,楚国制定的犹如近世的窝藏法的是_ A.破庐法 B.常法 C.仆区法 D.茆门法(分数:1.00)A.B.C.D.5.春秋时期楚国的“仆区之法”产
2、生于_ A.武王时期 B.文王时期 C.庄王时期 D.平王时期(分数:1.00)A.B.C.D.6.公元前 513 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_ A.范武子 B.赵盾 C.赵鞅 D.邓析(分数:1.00)A.B.C.D.7.春秋时期晋国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_ A.常法 B.被庐之法 C.国宪 D.刑书(分数:1.00)A.B.C.D.8.约公元前 633 年,晋文公称霸时制定的法律为_ A.仆区法 B.茆门法 C.被庐之法 D.常法(分数:1.00)A.B.C.D.9.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_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代(分数:1.00)A.
3、B.C.D.10.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私造的法律称为_ A.竹刑 B.九刑 C.吕刑 D.法经(分数:1.00)A.B.C.D.11.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先例的是_ A.子产 B.邓析 C.赵盾 D.刘向(分数:1.00)A.B.C.D.12.春秋末期,撰写“竹刑”的是_ A.子产 B.赵鞅 C.邓析 D.范武子(分数:1.00)A.B.C.D.13.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_ A.赵鞅 B.赵盾 C.荀寅 D.子产(分数:1.00)A.B.C.D.14.春秋末期,反对郑国“铸刑书于鼎”者是_ A.邓析 B.孔子 C.叔向 D.荀寅(分数:1.00)A.B.C.D.15.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
4、文法的国家是_ A.郑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分数:1.00)A.B.C.D.16.春秋时提出“国将亡,必多制”的是_ A.孔子 B.叔向 C.子产 D.邓析(分数:1.00)A.B.C.D.17.下列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是_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分数:1.00)A.B.C.D.18.先秦时期,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是_ A.李悝 B.商鞅 C.韩非子 D.吴起(分数:1.00)A.B.C.D.19.法家认为法的主要作用是_ A.定分止争 B.防止犯罪 C.威慑犯罪 D.打击犯罪(分数:1.00)A.B.C.D.20.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是_ A.儒家 B.墨家 C.
5、道家 D.法家(分数:1.00)A.B.C.D.2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的主张成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法律思想。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分数:1.00)A.B.C.D.22.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时多采用的思想是_ A.儒家的 B.墨家的 C.法家的 D.道家的(分数:1.00)A.B.C.D.23.提出“以刑去刑”这一观点的是_ A.李悝 B.商鞅 C.韩非子 D.吴起(分数:1.00)A.B.C.D.24.战国时期提出“尽地力之教”的是_ A.吴起 B.商鞅 C.李悝 D.荀寅(分数:1.00)A.B.C.D.25.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_ A.“害
6、良” B.“窃货” C.强奸 D.“诈伪”(分数:1.00)A.B.C.D.26.法经的篇目有_ A.4 篇 B.5 篇 C.6 篇 D.7 篇(分数:1.00)A.B.C.D.27.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_ A.秦律 B.法经 C.仆区法 D.朱刑(分数:1.00)A.B.C.D.28.法经中类似于近代刑法典总则的篇目是_ A.杂法 B.捕法 C.具法 D.囚法(分数:1.00)A.B.C.D.29.“以剥夺旧贵族的特权为主,兼及其他”的变法发生在_ A.秦孝公三年 B.楚怀王二年 C.魏文侯时期 D.秦孝公十二年(分数:1.00)A.B.C.D.30.自商鞅变法之后,中
7、国古代的法典都称为_ A.法 B.刑 C.律 D.典(分数:1.00)A.B.C.D.31.“法必明,令必行”出自_ A.法经 B.秦律 C.商君书 D.晋书(分数:1.00)A.B.C.D.32.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变法者是_ A.孔子 B.叔向 C.李悝 D.商鞅(分数:1.00)A.B.C.D.33.战国时期提出“什伍连坐”的是_ A.吴起 B.商鞅 C.韩非 D.李悝(分数:1.00)A.B.C.D.34.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_ A.封诊式 B.具法 C.分户令 D.连坐法(分数:1.00)A.B.C.D.35.向秦孝公建议“刑无等级”的是_ A
8、.李悝 B.屈原 C.商鞅 D.吴起(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1,分数:22.00)36.春秋中晚期,诸侯国为保证财产收入,在改革田制方面的措施有_ A.“相地而衰征” B.“作爰田” C.“初税亩” D.“开井田” E.“做私田”(分数:2.00)A.B.C.D.E.37.春秋时期,楚国的制定法有_ A.仆区法 B.盗法 C.茆门法 D.“被庐之法” E.“常法”(分数:2.00)A.B.C.D.E.38.春秋时期晋国制定的法律包括_ A.仆区之法 B.常法 C.被庐之法 D.范武子之法 E.竹刑(分数:2.00)A.B.C.D.E.39.儒家法律思想
9、的核心可以归纳为_ A.“礼治” B.“法治” C.“君治” D.“德治” E.“人治”(分数:2.00)A.B.C.D.E.40.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包括_ A.厉行法治 B.轻徭薄赋 C.约法省刑 D.法律公开 E.轻罪重罚(分数:2.00)A.B.C.D.E.41.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新政的主要内容有_ A.尽地力之教 B.善平籴 C.制定法经 D.实行重刑 E.改法为律(分数:2.00)A.B.C.D.E.42.法经六篇包括_ A.盗法 B.贼法 C.常法 D.杂法 E.具法(分数:2.00)A.B.C.D.E.43.在法经中,正律包括_ A.杂律 B.盗法 C.贼法 D.囚法
10、E.捕法(分数:2.00)A.B.C.D.E.44.李悝法经六篇中,列于前面的两篇是_ A.具法 B.杂法 C.盗法 D.贼法 E.囚法(分数:2.00)A.B.C.D.E.45.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对县以下基层政权进行改革,集小乡邑聚为县,置_ A.长 B.令 C.丞 D.守 E.尉(分数:2.00)A.B.C.D.E.46.商鞅颁布“连坐法”,实行的连坐制度主要包括_ A.同居连坐 B.什伍连坐 C.军事连坐 D.职务连坐 E.公族连坐(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15.00)竹刑_李悝_减律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8.00)5
11、0.简述春秋时期成文法公布的意义。(分数:5.00)_51.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分数:6.00)_52.简述法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分数:6.00)_53.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54.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分数:5.00)_中国法制史自考-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5,分数:35.00)1.战国策一书的作者是_ A.商鞅 B.范武子 C.赵盾 D.刘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西汉末年的刘向,将公元前 476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2.成文法的
12、最早公布在_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律在春秋时期的变革,最突出的表现是成文法的公布,法由秘密法状态转为到法的公开。3.楚国在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有_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楚国在春秋时期有两次立法活动。第一次立法活动是在楚文王时期,第二次立法活动是在楚庄王时期。4.春秋时期,楚国制定的犹如近世的窝藏法的是_ A.破庐法 B.常法 C.仆区法 D.茆门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仆区法的内容包括对隐匿盗窃所得之器物该如何处理的有关规定。可见
13、,仆区法是有关隐匿逃亡之人及窝藏赃物的法律。5.春秋时期楚国的“仆区之法”产生于_ A.武王时期 B.文王时期 C.庄王时期 D.平王时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现有史料,楚国在春秋时期有两次立法活动。第一次是在楚文王时期,约公元前 689年至公元前 677 年,楚文王制定仆区法。第二次立法活动是在楚庄王时期,时间为约公元前 613 年至公元前 591 年,制定了茆门法。6.公元前 513 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_ A.范武子 B.赵盾 C.赵鞅 D.邓析(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公元前 513 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赵盾所作的法典铸
14、在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切莫和“铸刑书”相混淆。约公元前 536 年,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史称“铸刑书”。7.春秋时期晋国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_ A.常法 B.被庐之法 C.国宪 D.刑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赵盾为晋国执政时,制定“常法”。8.约公元前 633 年,晋文公称霸时制定的法律为_ A.仆区法 B.茆门法 C.被庐之法 D.常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春秋时期各国开始了立法活动,其中仆区法和茆门法是楚国的立法,常法是晋国约在公元前 621 年由赵盾制定的,只有被庐之法是晋文公时制定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文公是
15、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9.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_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子产“铸刑书”意味着过去一直被神秘化的法律变成了公开的法律。10.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私造的法律称为_ A.竹刑 B.九刑 C.吕刑 D.法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邓析不满于子产对周礼仅采取改良做法,对子产的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他私自编写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写在竹简上,历史上称为“竹刑”,由此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的先例。11.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先例的
16、是_ A.子产 B.邓析 C.赵盾 D.刘向(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邓析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史称“竹刑”,由此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的先例。12.春秋末期,撰写“竹刑”的是_ A.子产 B.赵鞅 C.邓析 D.范武子(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邓析不满于子产对周礼仅采取改良做法,对子产的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他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写在竹简上,历史上称为“竹刑”,由此开创了私家法学著述的先例。13.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_ A.赵鞅 B.赵盾 C.荀寅 D.子产(分数:1.00)A.B.C.D. 解析:
17、解析 春秋后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将成文法公之于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后来其他国家如晋国也将法律公之于众。14.春秋末期,反对郑国“铸刑书于鼎”者是_ A.邓析 B.孔子 C.叔向 D.荀寅(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春秋后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将成文法公之于世。晋国的叔向特地写信给子产,表达其三层意思;(1)先王时期法是不公开的;(2)法律公开会使老百姓弃礼而征于书,凡事都要争个明白;(3)子产这样做是要亡国的。15.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_ A.郑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春秋后期,郑国子产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 法制史 自考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