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1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15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自考-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出自_ A.商君书画策 B.周礼秋官 C.尚书吕刑 D.左传昭公六年(分数:1.00)A.B.C.D.2.冠婚之礼是指_ A.吉礼 B.宾礼 C.军礼 D.嘉礼(分数:1.00)A.B.C.D.3.中国古代赎刑的制度化始于_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分数:1.00)A.B.C.D.4.西周的中央最高司法机关为_ A.司寇 B.司刑 C.司刺 D.士师(分数:1.00)A.B.C.D.5.中国古代
2、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_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代(分数:1.00)A.B.C.D.6.下列立法原则中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的是_ A.亲亲尊尊 B.法随时变 C.约法省刑 D.法令由一统(分数:1.00)A.B.C.D.7.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_ 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州告 D.诣阙告诉(分数:1.00)A.B.C.D.8.傍章是关于_ A.朝规礼仪的规定 B.宫廷警卫的规定 C.户口家庭的规定 D.仓库牲畜的规定(分数:1.00)A.B.C.D.9.中国古代的录囚制度始于_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3、分数:1.00)A.B.C.D.10.“宫刑”彻底被废止是在_ A.汉朝 B.北魏 C.北齐 D.唐朝(分数:1.00)A.B.C.D.11.由于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_ A.“礼法合一” B.“一准乎礼” C.“以礼服人” D.“以法护礼”(分数:1.00)A.B.C.D.12.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1.00)A.B.C.D.13.“谓谋危社稷”是指_ A.谋大逆 B.恶逆 C.谋反 D.谋叛(分数:1.00)A.B.C.D.14._是中国古代民商事以及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朝代。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分数:1
4、.00)A.B.C.D.15.宋初法律规定,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的条件之一是:丈夫外出_ A.一年不归 B.二年不归 C.三年不归 D.四年不归(分数:1.00)A.B.C.D.1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的第一次立法是_ A.大扎撒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条画五章(分数:1.00)A.B.C.D.17.明朝的中央监察机关是_ A.御史台 B.大理寺 C.都察院 D.提刑按察使司(分数:1.00)A.B.C.D.18.清代在三法司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_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理藩院(分数:1.00)A.B.C.D.19.太平天国早期的纲领性文件是_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
5、制度 C.十款天条 D.太平条规(分数:1.00)A.B.C.D.20.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晚期由_所提议制定的一部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革命纲领。 A.洪秀全 B.石达开 C.陈玉成 D.洪仁王于(分数:1.00)A.B.C.D.21.“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修律原则,产生于_ A.唐代 B.清末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分数:1.00)A.B.C.D.22.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上共分为_ A.二编 B.三编 C.四编 D.五编(分数:1.00)A.B.C.D.23.近代“审检合署”开创于_ A.清朝早期 B.晚清时期 C.民国时期 D.人民民主专政时期(分数:1.00)A.B.C.D
6、.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_ A.责任内阁制 B.中央集权制 C.君主立宪制 D.总统制(分数:1.00)A.B.C.D.25.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男女可以同校的是_ A.中等学校 B.高等学校 C.初等学校 D.初等小学(分数:1.00)A.B.C.D.26.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北洋政府刑事特别法的是_ A.暂行新刑律 B.徒刑改遣条例 C.中华民国刑法 D.国家总动员法(分数:1.00)A.B.C.D.27.以下不属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单行的刑事特别法的是_ A.惩治盗匪法 B.海军刑事条例 C.户籍法 D.私盐治罪法(分数:1.00)A.B.C.
7、D.28.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审判实行_ A.四级三审制 B.四级四审制 C.三级三审制 D.三级二审制(分数:1.00)A.B.C.D.29.从体制上讲,根据地时期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和农业社会的特点,司法机关大都实行审判机关和司法机关的_ A.合一制 B.分立制 C.领导制 D.审判制(分数:1.00)A.B.C.D.30.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_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后(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中国法起源的主要特征包括_ A.法律以氏族血缘为纽带 B.法律内容上以刑事法制为主 C.法律具
8、有早熟性 D.法律内容上以民事法制为主 E.法律不具有早熟性(分数:2.00)A.B.C.D.E.32.汉朝统治者为巩固中央集权政治,设立的罪名有_ A.首匿 B.通行饮食 C.见知故纵 D.左官 E.犯跸(分数:2.00)A.B.C.D.E.33.清朝的地方行政机关分为_ A.省 B.道 C.府 D.县 E.郡(分数:2.00)A.B.C.D.E.34.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包括_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E.钦定宪法大纲(分数:2.00)A.B.C.D.E.35.为了确保国民党对国家
9、的全面控制,南京国民政府在制度上的保障措施有_ A.国民党独揽统治权 B.国民党隶属于政府 C.国民党指派政府成员 D.国民党对政府负责 E.政府对国民党负责(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9.00)36.均田制(分数:3.00)_理雪_38.坚壁财物(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1.00)39.简述法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分数:7.00)_40.简述清朝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分数:7.00)_41.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特点。(分数:7.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42.试述宋朝的官吏管理制
10、度及诉讼审判制度。(分数:15.00)_43.试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中国法制史自考-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出自_ A.商君书画策 B.周礼秋官 C.尚书吕刑 D.左传昭公六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出自于商君书画策。2.冠婚之礼是指_ A.吉礼 B.宾礼 C.军礼 D.嘉礼(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
11、宾礼、军礼及嘉礼五方面,总称“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主要是丧葬之礼;宾礼,即宾客之礼;军礼,即军队之礼;嘉礼,主要是冠婚之礼。3.中国古代赎刑的制度化始于_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赎刑在夏朝已经出现,西周时制度化了,并被后来的中国社会所沿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4.西周的中央最高司法机关为_ A.司寇 B.司刑 C.司刺 D.士师(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西周在央设司寇,也有称为“大司寇”的,是中央最高司法机关,“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5.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
12、开,这一转折发生于_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子产“铸刑书”意味着过去一直被神秘化的法律变成了公开的法律。6.下列立法原则中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的是_ A.亲亲尊尊 B.法随时变 C.约法省刑 D.法令由一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秦朝继承秦国商鞅变法的改革成果,坚持先秦法家“法治”、“重刑”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事皆决于法、法令由一统和轻罪重刑等几个方面。A、B、C 三项均为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7.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_ 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州告 D
13、.诣阙告诉(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秦律将告发案件分“公室告”与“非公室告”两种。“公室告”,是指告发他人的杀伤和盗窃行为,百姓对此类案件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非公室告”百姓不得告发,官府也不得受理。8.傍章是关于_ A.朝规礼仪的规定 B.宫廷警卫的规定 C.户口家庭的规定 D.仓库牲畜的规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除萧何制定九章律外,西汉初期立法活动还包括以下方面:韩信、张苍参与立法,分别制定“军法”与“章程”;叔孙通就九章之律“所不及”者加以补充,制定傍章十八篇,主要内容为朝觐、宗庙、婚丧等方面的礼仪制度及法律规定。9.中国古代的录囚制度
14、始于_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录囚制度始于西汉。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犯人的复核审问,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以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10.“宫刑”彻底被废止是在_ A.汉朝 B.北魏 C.北齐 D.唐朝(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宫刑是一种残酷且不人道的刑罚,亦是一种残损人的身体的肉刑。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时未涉及宫刑,宫刑在当时是作为减死之刑存在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魏晋和南朝都没有宫刑,北魏与东魏有宫刑的记载。魏晋时,曾有多次有关肉刑的恢复与废止的争议。西魏文帝、北齐后
15、主,均下诏应处宫刑的改为收为官奴,宫刑作为一种刑罚正式被废除。11.由于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_ A.“礼法合一” B.“一准乎礼” C.“以礼服人” D.“以法护礼”(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以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为指导,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还用法维护礼,君权、父权和夫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此话不假。12.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唐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和典等。令是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13.“谓谋危社稷”是指_ A.谋大逆 B.
16、恶逆 C.谋反 D.谋叛(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谋反是一种图谋、参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犯罪行为。即“谓谋危社稷”。谋大逆是一种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犯罪行为。即“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谋叛是一种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即“谓背国从伪”。恶逆是一种殴打、谋杀尊亲属等的犯罪行为。14._是中国古代民商事以及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朝代。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传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加上宋朝财政危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宋朝重视加强对司法实践
17、中民事权利的保护,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出规定,是宋朝成为中国古代民商事及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朝代。15.宋初法律规定,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的条件之一是:丈夫外出_ A.一年不归 B.二年不归 C.三年不归 D.四年不归(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宋初法律在离婚问题上,注重妻子的离婚权利。规定丈夫出外三年不归,六年不通信息,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1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的第一次立法是_ A.大扎撒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条画五章(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以后,听取大臣的建议,尽快制定法律颁布新令。不久,制定了条画五章并颁布。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 法制史 自考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