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9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9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96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96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分数:2.00)A.B.C.D.2.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分数:2.00)A.B.C.D.3.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分数:2.00)A.B.C.D.4.选择与安排中
2、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的条件是( )A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B首尾呼应C要有头有尾 D有贯穿的主旨(分数:2.00)A.B.C.D.5.“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C谏逐客书 D郑伯克段于鄢(分数:2.00)A.B.C.D.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C对比 D象征(分数:2.00)A.B.C.D.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C演绎法 D对比法(分数:2.00)A.B.C.D.8.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
3、是(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分数:2.00)A.B.C.D.9.在下列作品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B杜甫的蜀相C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D王维的山居秋暝(分数:2.00)A.B.C.D.10.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典故(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将登太行雪满山C忽复乘舟梦日边 D多歧路,今安在(分数:2.00)A.B.C.D.11.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C王维 D白居易(分数:2.00)A.B.C.D.12.炉中煤一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C托物
4、言志 D隐喻手法(分数:2.00)A.B.C.D.13.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A豪放词 B田园词C婉约词 D风雅词(分数:2.00)A.B.C.D.14.下列曲词中,概括天净沙秋思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分数:2.00)A.B.C.D.15.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红楼梦 D儒林外史(分数:2.00)A.B.C.D.16.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论据中,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先王以为东
5、蒙主(分数:2.00)A.B.C.D.17.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车错毂兮短兵接C旌蔽日兮敌若云 D矢交坠兮士争先(分数:2.00)A.B.C.D.18.徐志摩曾于 1923年与人发起成立( )A创造社 B新月社C语丝社 D湖畔诗社(分数:2.00)A.B.C.D.19.莫泊桑出生在( )A军官家庭 B没落贵族家庭C教师家庭 D商人家庭(分数:2.00)A.B.C.D.20.“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中的“坐”意思是( )A坐下来 B定罪C因为 D副词,表示无缘无故(分数:2.00)A.B.C.D.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韩愈张中丞传
6、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分数:9.99)(1).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分数:3.33)_(2).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分数:3.33)_(3).这段话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数:3.33)_阅读诗经氓第五、六章,然后回答题。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
7、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分数:9.99)(1).从这两章诗可看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3.33)_(2).本诗是否可称为“弃妇诗”?(分数:3.33)_(3).女主人公嫁到氓家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分数:3.33)_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分数:9.99)(1).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分数:3.33)_(2)
8、.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分数:3.33)_(3).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分数:9.99)(1).七斤的飞黄腾达是怎么表现的?(分数:3.33)_(2).七斤知道的“时事”是什么?这种时
9、事是否迷信、荒诞?(分数:3.33)_(3).作者说他在鲁镇“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是何意思?有无讽刺成分?(分数:3.33)_阅读再别康桥首、尾两节诗,然后回答题。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分数:9.99)(1).谈谈两节诗之间相互呼应的联系。(分数:3.33)_(2).两节诗在句数、字数、重复、变化几方面有什么关系?(分数:3.33)_(3).首节末句是“作别西天的云彩”,尾节末句是“不带走一片云彩”,两句在情感、心境上有何不同?(分数:3.33)_阅读季羡林八十述怀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10、我是不是也在做着春的梦呢?我想是的。我现在也处在严寒中,我也梦着春天的到来。我相信英国诗人雪莱的两句话:“既然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梦想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想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想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分数:9.99)(1).这段话表达了“我”的什么心情?(分数:3.33)_(2).作者引述雪莱的话有何寓意?(分数:3.33)_(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分数:3.33)_作文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清流活源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
11、章,不少于 800字。(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96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修辞。第一个“分宜”是双重借代,表层是用严嵩的籍贯借代严嵩,另一层是用现实中顾秉谦与严嵩同是奸臣的特点借代奸臣(顾秉谦)。第二个“分宜”,是用舞台上角色的特点(严嵩的籍贯)借代舞台上演员
12、扮演的奸臣(严嵩)。2.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庄子秋水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故事。“河伯”是“黄河之神”,“北海若”是“北海之神”。3.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阅读理解情况。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是对中国旧社会旧文明,即“固有的精神文明”进行抨击。4.选择与安排中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的条件是( )A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B首尾呼应C要有头有尾 D有贯穿
13、的主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层次清楚,二是轻重分明。5.“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C谏逐客书 D郑伯克段于鄢(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文重点句子的掌握情况。“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说的一句话。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C对比 D象征(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
14、“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归纳法C演绎法 D对比法(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论证方法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论证方法一般有四种: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和论证方法;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和论证方法;比较论证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和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是用讲故事、打比方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8.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C
15、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侧面描写是被描写的对象不出场,而是通过其他有关的人事或景物来渲染和烘托,从而达到表现特定对象的目的。A、B、D 项都属于正面描写,C项通过耕者、锄者归来后互相抱怨耽误了干活,只是因为贪看罗敷,以此来衬托罗敷的美丽,属侧面描写。9.在下列作品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B杜甫的蜀相C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D王维的山居秋暝(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在表现形式上,诗经、楚辞、乐府等属于古体,形式相对自由;绝句、律诗等属于近体,在押韵、平仄
16、、对仗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知道五言律诗是五言八句,很容易就能选出只有 D项是正确的。本题也可用排除法。A 项是五言古诗,B、C 项是七言律诗,只有 D项是五言律诗。10.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典故(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将登太行雪满山C忽复乘舟梦日边 D多歧路,今安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伊尹见商汤之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这里用来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因此应选择 C项“忽复乘舟梦日边”。11.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C王维 D白居易(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96 答案 解析 DOC
